◆ ◆文学缘,血脉情 ◆ ◆
——第十一届东南亚华文诗会剪影
作者:虞永新
东南亚华文诗人笔会自2006年在福州正式成立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届笔会,第十一届笔会定于2024年12月中旬在泰国举办。韶关五月诗社承办的第二届大会丰富多采的活动安排给东南亚华文诗人留下深刻印象,作为当届的工作人员,我曾陪同部分诗人进行了赣南红色采风旅游,与他们一起分享旅途的乐趣;并且也曾有幸参加在贵州举办的第四届的东南亚华文诗会及在绍兴举办的第十届诗会;这次曼谷诗会也邀请了韶关五月诗社,诗社派出虞永新、粟立新、庞小红、陈秋娣四位成员参加,因而有了与东南亚诗友们再次见面的机会,实在是件十分幸运的事。
◆一、12月13日 ◆
提前一个多月就定好了机票。我们四人于12月13日凌晨出发,穿过千山万水,漂洋过海抵达泰国曼谷素万那普机场,在旅行社的安排下到达枫叶酒店。远远的,梦凌就向我们飞扑过来,喜悦的拥抱,亲切地问候,时间与距离的间隔立马消除,新朋老友见面后,梦凌反复强调说东南亚诗会与韶关五月诗社的关系就是银行卡安全绑定的关系,我们的见面是必然的、必须的;阳光之国微笑之城给了我们暖心的初见,我们沐浴着曼谷的阳光,心中一片蔚蓝。
因为诗歌,因为东南亚华文诗歌笔会,梦凌是我们五月诗社的老朋友,还是我们五月诗社的成员之一,她说: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你们是先到的,会务工作肯定是要一起干的!我们和从清迈赶来的诗人初梅二话没说,把行李放一边就开始干活,分装会议资料和主办方精心为大家准备的礼品——茉莉香国贡米,忙得不亦乐乎,期间草草地去酒店附近的小摊档用了午餐;之后各国的诗友陆续到达,我们也开始接待工作,负责会议签到的、负责分派资料的、负责收会议费的,引导办理入住手续的,梦凌这个总指挥更是忙得脚不停蹄,因为语言的问题,她要联系接机的,沟通入住的,安排用餐的,尽管累得喘不过气,她还是无比清醒睿智,用多种言语清晰有条地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游刃有余的大将风度引来无数点赞,她微笑地与每一位前来报到的诗人握手或拥抱,大声用泰语说:Sha Wa Di Ca(你好!),让来自异国他乡的诗友们倍感亲切、信任、有安全感,她反复说:“大家都是一个团队,大家庭,无须分你们”,她仿佛是一轮小太阳,让人明晃晃地感受到她如火的热情。
来自东南亚各国的诗友及嘉宾40多人参加了本次曼谷举办的十一届华文诗人笔会,因为到达的航班时间各不相同,虽然多集中在下午,从早上到深夜也有的,欢迎晚宴的时间一缓再缓,人员也是分了好几批,负责带人去餐厅用餐的人走了好几趟,粟立新、庞小红、陈秋娣都把脚走不动了;梦凌鼓励大家要坚守阵地,是的,对于爱诗歌的人来讲,有诗歌的地方,就有阵地。当我们累得倒床就睡时,梦凌还继续在酒店大堂等候1点多的来自印尼的袁霓会长。诗会的第三天,她终于还把声音也弄丢了,沙哑着嗓子继续给大家讲解泰国的历史。
难以想象的是,我居然也背着这次大会的会议费,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兜逛了好几天!直到我把会议费与梦凌结交后,才大喘了一口气轻松起来,想着万一在言语不通的城市里走丢了,带着这笔钱危险度应该极高吧(说笑)。
◆二、12月14日 ◆
今天是第十一届东南亚华文诗人笔会代表大会,出席人员有菲律宾代表椰子、苏荣超、阿占,印尼代表袁霓、陈德胜、何淑慧,马来西亚代表晨露、杰伦、王涛、谢伯校,缅甸代表蓝翔、王崇喜,泰国代表梦凌、苦觉,越南代表钟灵、梁焯婷、小寒,文莱代表孙德安、林源泰、狼爝,新加坡代表郭永秀、韩昕余、林友赏、伍木、张耀天、邹璐,老挝陈琳,列席人员有中国代表陈艾琳、陈秋娣、初梅、粟立新、庞小红、虞永新,中国香港代表秀实,美国代表崔淼淼。
会长孙德安在开幕式致辞时指出,这次东南亚诗歌笔会是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时刻,希望大家一起携手共进,让诗歌之光长存。随后的座谈会各国代表进行发言,分享所在国华文诗歌的发展,其中马来西亚代表王涛在分析了本国华文写作情况后说:诗歌写作是孤独的,在马来西亚用华文写作的人不多,写诗的更是少之又少,之所以需要东南亚华文诗人笔会这个平台,其实是大家守护相望抱团取暖。笔者也代表韶关五月诗社进行了发言,介绍了五月诗社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与经验。
之后是新加坡诗人郭永秀的诗电影分享,他以微型电影来诠释诗,认为诗歌并不是单独的存在,而是与其他美的方式相互组合,多元的元素构建了诗歌特色。新加坡诗人张耀天用吉他弹唱突出了诗歌走向音乐化的发展。据了解,目前新加坡华文诗歌写作在东南亚是走在前列的,在老一辈的努力推动下出现了一大批青年华文写作者。
在随后的名家分享、写评文章心得的环节,新加坡的伍木分享《东南亚华文诗歌中的生态意识》的论述框架,来自中国广东梅州市,目前在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中华研究院修读博士课程的陈艾琳分享《东南亚抗战诗歌的时代意义与美学呈现》的论述框架。最后是旅居泰国的美国作家崔淼淼分享诗画作品集《夜雨梧桐》和《泰裳之霓》的创作心得。
下午的东南亚华文诗人笔会代表大会进行换届议程,首先对东南亚华文诗人笔会的章程提出修改,进行了财务报告,随后进行换届选举,新加坡的郭永秀当选为新一届东南亚华文诗人笔会会长,泰国的梦凌和菲律宾的苏荣超当选为副会长,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新一届东南亚华文诗人笔会将继承与发扬东南亚华文诗人笔会的共同理想与精神,推动华文诗歌的繁荣。
这次大会旨在选出新的领导班子,并探讨如何在文化的多样性中找到共鸣,如何为华文诗歌的写作注入新的生命力,这是东南亚各国华文诗歌写作者共同守护与弘扬华文文化的心灵约定。大会总结提出各国应该在相互了解彼此国情的基础上,去思考走出去以及发展向何方的议题。
◆三、12月15日 ◆
为了繁荣诗歌创作,推动华文诗歌的发展,激励努力前行的诗人们,大会设立了“2024东南亚诗歌奖”,新加坡老诗人郭永秀、越南青年女诗人小寒、韶关市五月诗社老诗人桂汉标、女诗人粟立新等十多人分获各个奖项。
颁奖会在格兰德会议中心进行,获奖诗人在人生的高光时刻里分享了获奖感言,台下的诗友们为他们鼓掌喝彩,闪光灯不停歇,记录着因为华文写作有缘相聚于曼谷的诗人们及为华文诗歌写作付出努力的获奖者,微笑与喜悦在每一人的脸上绽放。
马来西亚的杰伦受奖后感慨地说:诗生活发自内心深处,诗是真善美的统一结合,也是艺术的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五月诗人粟立新以诗集《让灵魂高贵》获诗集奖,手捧奖杯站在领奖台上表示:这不仅是一份殊荣,更是一份沉甸甸的鼓励。作为一名诗人,愿继续用心去记录东南亚这片土地上的人文风貌与时代的变迁,将更多的故事写进诗行,让诗歌成为桥梁,连接彼此之间的理解与友谊。
五月诗社老社长桂汉标老师因身体原因不能出席会议,特意发去了感谢辞:被授予2024东南亚诗歌奖的“贡献奖”,我满怀激动和感恩之情。感谢东南亚华文诗人大会这个平台给予了我和五月诗人们展示自己诗歌作品的机会,让我们的声音能够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被听到、被理解。我还要深深感谢评委和各国诗人朋友们,你们的认可,你们的陪伴,如同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更加坚信自己在诗歌之路上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
获奖是诗歌给予诗人最大的肯定与鼓励,每个获奖者发自肺腑的感言都是天籁之声。
晚上是“曼谷之夜”音乐诗会,诗会由吴小函主持。来自各国的诗人们踊跃登台,报名参加节目的人排成长长的队伍,晚会一再延时,在主持人的一再控制下才拉下帷幕,泰中文联文艺工作者和国际诗人一道演绎了一场精彩的音乐表演及诗歌朗诵会。
这次东南亚华文诗歌笔会隆重召开,多国都有新闻报道这一盛况,开幕式当天泰国27家媒体发布新闻,随后《中华日报》以“向前迈步,再创辉煌”为题报道,《星洲日报》以“马诗人杰伦王涛获奖”登报祝贺获奖者,《今日文莱》以“文学盛宴 弘扬文化”进行报道,《韶关日报》以“为华文诗歌写作注入新生命力”报导了五月诗人获2024东南亚诗歌奖的消息;而诗人们的自媒体就不用说了,每天有更新,图片、视频、文章等等,于是大家又多了交流学习的机会,越南小寒的短视频制作以时效性强、精美得到了大家的关注与点赞。
◆四、美丽的国度,激情绽放的旅程 ◆
15日上午我们去参观了最具代表性的大皇宫,在湄南河东岸,诗人们一起领略了皇殿金碧辉煌、气势磅礴的泰式建筑与玉佛寺浓郁的佛教文化特色,叹为观止。
16日一早退房出发去浏览阿育塔亚大城遗址,晚上住在芭提雅。阿育塔亚大城遗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50年,由乌通王建立,经历了34代君主,历时417年。在这段时间里,阿育塔亚王朝建造了数百座宫殿和佛寺,使其成为东南亚的文化和经济中心。然而,1767年,该城被缅甸军队攻占并焚毁,许多建筑遭到破坏,留下了大量的废墟。站在废墟上,透过残柱和断墙仿佛可以看见历历在目的惨剧,引发了诗人们的深层思考;越南诗人钟玲是快枪手,每到一处都会用思考的笔触试图揭示事物的本质,让读诗的我们也要进行一次人性与理念的肯定和反驳。
到达芭提雅已是傍晚时分,我们直接乘船出海赴东方公主号的嘉年华海天盛宴,瑰丽的晚霞、丰富的海鲜自助餐,近处杯盏交错,远处丽影绰绰,既可以观赏激情四射的表演,也可以饱览暹罗湾夜景,实乃人生一大享受,美哉!
晚上入住中天海滩迎宾酒店,才放下行李,梦凌又在群里呼大家去逛夜市,然后一群人在海边吹风,喝啤酒,举行了最原始的沙滩朗诵会,于是在这一天,诗人们对芭提雅有了更深的认识,半夜里就出炉了一批诗歌,有泰国梦凌的《芭堤雅》、缅甸蓝翔的《不夜城的早晨》、马来西亚陈美仙的《如此快乐》、缅甸號角的《芭堤雅之晨》、菲律宾阿占的《印象芭堤雅》。
17日上午,出发去格兰岛,导游说泰国属于热带雨林地区,光照强辐射大,要大家做好防晒,帽子、墨镜肯定是必备的。等大家从车上下来,都懵住了,一个两个穿着防晒衣,大口罩几乎把整个脸都遮住了,特别夸张的是中国的粟立新和越南的梁焯婷,宛如要登陆月球的装备,连头也包裹着,两双大大的蜂眼乍看都是天外来客,让大家越看越觉好笑。
在码头乘快艇前往格兰岛。格兰岛是芭堤雅海滩外最大的珊瑚岛,有蔚蓝的大海、洁白松软的沙滩、海水由浅至深如果冻般舒展,是真正的蓝天碧海、水天一色的景观。格兰岛是热门电影《杜拉拉升职记》外景地之一,岛上风光旖旎,宁静无污染,可以尽享阳光与沙滩。我们的团里只有伍木一人报名去海底潜泳,据他回来反馈,被海水淹没频临呼救的感觉他这辈子不会再做尝试了,而令他不甘的是,旁边有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却能够若无其事地在海底漫游。
回程我们去了真理寺。真理寺坐落在芭提雅海边,与其说它是一个寺庙,不如说是一件宗教艺术作品,因为这是一个完全由红木与柚木、没用一枚钉子,全是用打楔子、集舌和插销等方式结合建造而成的建筑,由于设计的复杂性持续性,且没有最终的蓝图,寺庙的创始人勒克·维里亚潘将它设想为一座不断演变的建筑,以反映永恒的宗教与哲学思想,因此建筑从未有“完工”之日。也就是说这是一座永远建不完的博物馆,走进寺庙就是走进一座木雕和建筑艺术的展览馆。
18日,我们由芭提雅回曼谷,沿途去看了泰国最有名的眼镜蛇、骑了大象、逛超市品咖啡,吃了泰国最有名的芒果糯米饭,还去逛了网红打卡点的火车夜市,看了水果西施,直至深夜。
几日的相处,各国的诗人们渐渐相识相知,一起分享行程、分享美食、分享发现,一起逛夜市、在海滩喝啤酒朗诵唱歌开月光晚会、一早去看日出去踏浪,微信好友加了一个又一个,小群也建了一个又一个,约好明年去越南,后年去马来,再或者一起去新疆看看;在车上开了演唱会、开了朗诵会,还开起了诗歌研讨会,当告别的时间到来,彼此惺惺相惜,依依不舍。
泰国诗人苦觉对笔会诗人的到来与告别分别写了《曼谷诗会》和《曼谷别友人》,一个洒脱的男子写出如此含蓄的诗句,稳妥妥的铁血柔情。这几天我经常听到他们互相称兄,我十分感动,冥冥中一种无法触及的命轮中的注定将我们关联,华文写作是一根纽带,让我们有缘相聚在曼谷。
《曼谷诗会》
文/苦觉
风和磬声和金雨花夹道欢迎
诗人们又重逢了
老了的我忘了问候还年轻你说不出话来
热情的雅集总想去暖和冬天的太阳
一只只高举起的酒杯
摇晃了红红绿绿的不夜城
《曼谷别友人》
文/苦觉
早起的磬声在唱歌
冬日的金雨花笑了
故意不去送机
存心不说再见
留个缺,不要太圆满
初八的月亮终会走向十五的晚上
这次参加曼谷诗会,大家都带了很多书,彼此相互签赠,苦觉也挥毫赠墨宝,人如字潇洒,字如人洒脱;于是,诗人们回航的行囊里,有诗有情、有书有墨宝、还有国贡米。
当我们回国将奖状与奖牌交到桂汉标老师手中时,老师非常激动,当晚就写了《南洋风暖北江潮——接受东南亚诗歌证书奖杯感怀》:蓝色证书是大海浩然的赠予,/蓝色水晶镶一片飞展的金翼;/折射着不懈追逐梦想之光/接受吧,诗的信仰高高举起!诗句中深蕴着老诗人激动和感恩之情以及老骥依然奋蹄的初心;随后又写了《南洋风暖诗城》,说到“诗的信仰让天涯共此欣喜”!
每一届大会都是一场诗歌的盛宴,各国诗人在这里交流思想、碰撞灵感,共同推动东南亚华文诗歌不断向前发展。是的,热爱是自然而然的行李,让我们本着热爱诗歌的的初衷,再启追梦之旅。
(2024年12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