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榆钱,到南京上学前只在初中课本《我的老师》里见过。蔡老师那“榆钱”大小的痣到底有多大,我们根本不清楚,老师也无法解释。在南京,霞儿教我认识了榆树,并第一次品尝了榆钱。
霞儿家在山西农村,说起她老家的榆树,似乎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她说家乡榆树很多,田头屋角、路边堤畔、村里村外随意的散落着。一株的独立苍劲,两三株的比邻而居,但很少看到成片的林子。这大概是因为榆树的种子有着随遇而安的天性,随风飘到哪里,就扎根到哪。几场春雨过后,便恣意发芽、生长起来。每当带着暖意的春风吹来,枝头就出现了花椒似的小圆颗粒,这就是榆钱的前身了。过几天,嫩绿得让人爱怜的榆钱就成串的缀满枝头了。霞儿说,采摘榆钱时间要把握好——早了,籽实还未饱满,太嫩;晚了,干涩且略带苦味,又不能吃了。“怎么把握?”我问。霞儿说:“你只要看到步履蹒跚的老太太挎着篮子出现在屋顶的时候,那就是恰到好处的时机了。她们不用看,只要眯起眼,轻轻吸几下鼻子,就能作出最准确的判断。你要是非好奇的问其中的缘故,她们定会撇了没牙的嘴说:‘你们哪里受过苦日子?榆钱搁早先可是咱农民的救命粮呢。’”
于是,脑海里常常浮现这样一幅画面:在恬静的黄昏,下地的人们带了一天的疲劳爬上屋顶,放眼望望为之辛勤耕耘的田野,畅快的吸了口气,然后细细瞅瞅这相伴多年的老邻居,无言地问声好。随手牵起就近的枝条,轻轻一撸,片片翠绿铺满了篮子。一股不是香味但绝对清新的气息就在空气中飘荡开去。夕阳燃遍了西天,满世界都是恬淡的红色。老榆树顿时成了一尊雕像。那姿势,像一位弯腰曲背的老人,延伸至屋顶的枝条就是抚慰人类的手臂。奉献的慷慨无私,索取的心存感激。老人眼里满含泪花,也许回想起了过去的苦;中年人长久的站立,思忖着未来的生活;唯独孩子无忧无虑,大声地笑着叫着,满把的榆钱也堵不住他们的嘴。
那一年,禁不住霞儿榆钱饭的诱惑,我随霞儿去了山西,并在霞儿家品尝了榆钱饭。我和霞儿把采下的榆钱先在水中浸泡,去掉尘土和碎叶,捞出来稍微晾一晾,然后放到盆里加上玉米面、盐和水搅拌均匀。只见翠绿在金黄里星罗棋布,仅这颜色就够让人馋的了。等锅里的水翻开了花,就上屉用温火去蒸。当乳白色的蒸气弥漫开来时,玉米面和着榆钱的清香就飘满了屋子。霞儿早已调好了佐料,于是,大人孩子就捧了碗碟狼吞虎咽起来,那味道,纯朴、自然。是任何大饭店都做不出来的……
再遇霞儿,谈起榆钱饭,她说现在榆钱饭的味道离我们是越来越远了。前些日子回老家,看到农村也象城里一样在搞规划,大街小巷,房前屋后都在硬化,门前安了护栏,种上了齐整整的冬青。哪儿还有榆树的安身之所呢?榆钱饭也只是老年人教训子女的一句口头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