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数十年前的学生时代,我就从《红旗飘飘》、《星火燎原》丛书、《党的女儿》等革命文艺作品中,初识赣南老区和“模范兴国”;随后在多年从事业余文艺创作生涯中,我进而从广播、影视等渠道领略了《苏区干部好作风》等兴国山歌的朴实优美的旋律。前几年一部风靡全国的电视连续剧《长征》,更把《十送红军》这首经典老歌传遍大江南北,让兴国山歌在更大范围中深入人心。这些年,受霍英东基金会、铭源基金的委托,我和粤北五月诗社的文朋诗友在从事“文教扶贫”具体工作中,有机会多次踏上兴国这块红色热土。每次到兴国,我都沉浸在浓烈的革命情绪与质朴深情的山歌海洋之中。兴国县各级党政领导、文朋诗友及老区民众,赠送给我们兴国山歌的书籍、光盘;在聚会的各种场合为我们即兴唱起一首首传统的兴国山歌。刘开连先生和兴国均村乡的文化站干部,还分别在去年6月“山海相约”系列活动期间和均村铭源希望小学落成庆典之际,为我们演唱新编的歌颂霍英东先生、感恩何铭思先生扶贫义举的兴国山歌……
“每一公里长征路上,就倒下一位兴国籍革命烈士!”几年前,我从刘开连先生口中,听到这句介绍兴国革命历史的话时,心灵就受到极大的震撼;随后数次踏上兴国这块热土,走进“将军馆时,又为兴国出了五十四位开国将军而振奋。假如说,“将军县”是兴国的一个革命标志,那么,“兴国山歌”就应该是这个举世闻名的“将军县”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翻阅罢刘开连、雷瑞华两位先生合作搜集整理的《兴国山歌选》,我更坚定了自己的这一看法。
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的根,一个民族的魂,也是一个地区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最突出、最永恒的标志。兴国山歌“唐时起,宋时兴,千古流传到如今”。千百年来,客家人在兴国这块红土地上生生不息,劳动与生活创造了丰富多彩、质朴瑰丽的唱不尽的山歌,“哎呀嘞”的心灵之音响彻潋江河畔、山野村落。而且,随着历史进程的演进,兴国山歌不断与时俱进、继承创新,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兴国革命山歌掀起史无前例的一大高潮,留下了“一首山歌三个师”的千古佳话,在苏区文化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无可替代的辉煌一页。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兴国山歌的传统得以发扬光大,激扬优美的山歌唱到了北京城,唱进了中南海。1996年,文化部把兴国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山歌之乡”。2006年6月,兴国山歌又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项目”。正如流甜、潘毓祥先生所摡括的:“兴国,因山歌而闻名于世;山歌,因兴国而倍添彩增辉!”(《兴国山歌,国之瑰宝》)
我们正处在一个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都呈现多元并存、自由选择的时代。作为流传千年的兴国山歌,正受到严峻的挑战。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市场经济格局的形成和高科技新传媒的不断涌现,作为诞生于农耕时代的兴国山歌,正逐步失去了过去那种蓬蓬勃勃的生存发展条件,也可以说面临着一种危机与困境。多年来致力于兴国山歌搜集、整理、研究和创新、推广的刘开连先生和他的文友们,对此有着清楚的认识。去年6月中下旬,霍英东基金会顾问、铭源基金主席、原东江纵队老战士何铭思先生倡议举办的“山海相约•南沙珠江文化论坛暨第二届红三角诗歌节”在广州南沙海滨新城隆重举行,作为主办单位之一的赣州市红土地文化研究会的与会代表刘开连先生,为这次盛会提供了一篇重要论文:《兴国山歌的危机与发展》,详尽细致又切合实际地分析了兴国山歌在新的历史时期不容乐观的生存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兴国山歌的一系列设想与对策,引起了与会的海内外专家学者、作家诗人的共同关注。最近,兴国县成立了红土地文化研究会,被推选为会长的刘开连先生,又为兴国山歌的继承发展作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选编出版《兴国山歌选》一书,正是其中一项引人注目的最新成果。
这一部《兴国山歌选》的出版,是极具意义的。它对于擦亮“将军县”这一独特的“文化名片”,对于在新形势下兴国山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对于新时期红三角老区乃至更大范围的文艺创作,尤其是新诗创作,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去年十一月,胡锦涛主席《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讲话》中精辟地指出:“推进先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不善于继承,没有创新的基础;不善于创新,缺乏继承的活力。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往往是最好的继承。”兴国山歌象所有民间文艺的品种一样,“是人民灵魂的忠实、率真和自发的表现形式,是人民的知己朋友,人民向他倾吐悲欢苦乐的情怀,也是人民的科学、宗教和天文知识的备忘录。”(法国学者拉法格《关于婚姻的民间歌谣与礼俗》)在不同历史阶段,其主要内容和形式都会在原有基础上产生出一些不同的形态,只有循着“异代接武,莫不参伍以相变”(刘勰《文心雕龙》)的原则,才可能永葆其艺术青春。兴国山歌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之所以能蔚为大观,彪炳史册,正是在旧的内容与形式中注入了当时革命精神的新元素。把这部《兴国山歌选》所选的传统情歌、生活歌谣与后半部分的红色歌谣对比一下,我们可以看到前人在处理继承与创新关系上所作的努力和成果。这对于我们在当今新时代发展兴国山歌,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值得借鉴与效仿。
新时期的新诗创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不可讳言的是:在诗坛多元发展的大格局中,出现了一些鼓吹割裂传统、反叛普世价值、“全盘西化、低俗化乃至“垃圾派”“下半身”写作等等怪论,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大量“诗歌垃圾”,败坏了诗歌的尊严与荣誉,让诗歌这一高雅艺术离人民群众越来越远,越来越边缘化,受到广大读者的唾弃。作为一个从事新诗创作多年的后来者,我翻读这部《兴国山歌选》,真是获益良多。我的感受可用俄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的一段论述来概括:“要深切地注意民间语言的美妙之处,注意歌谣、童话、圣诗、梭罗门雅歌的句子构造。你会在这些作品中看到惊人丰富的形象、精确的比喻、朴素得迷人和优美得惊人的形容词。要深切地注意民间创作,因为这是令人神志清爽的,正如山上的、地下的、甘美的清泉一样。更要密切地接近民间语言,要寻求朴素、简洁、用三言两语就创造出形象来的健壮力量。”(见《高尔基文学书简》)这些具备了“健壮力量”的朴实的山歌,可以为我们新诗写作者提供多方面的借鉴。在这里,我郑重地向追寻缪斯的众多文朋诗友推荐这一部《兴国山歌选》,希望大家都来读一读,从中获取创作的“营养元素”,为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为更多读者喜闻乐见的好作品而努力!
拉拉杂杂写了以上这些粗浅的感想,权当序言,就教于刘开连、雷瑞华先生及众多读者。
(2007年6月12日于粤北山城)
【此文是为《兴国山歌选》一书所写的序言,曾摘要发表于《赣南日报》和“赣州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