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把爬树叫“上树”,就是上到树上。我小时候特别爱上树,母亲总是不明白,我的衣服扣子定得再结实,还是经常掉落。妈妈哪里知道,整天抱着树干上上下下的女儿,不光扣子掉落,还特别费裤子。怕鞋子很快磨坏,上树干脆脱掉鞋子。
我上树最多的是杏树,当然是为了摘小杏吃。从杏儿刚长成形,就开始惦记着上树吃杏。小杏儿头上一根长长的红花蕊还没有掉落,就尝了味道——吃到嘴里,全是青草味。小杏儿长到小枣核大小,中间的杏核还没有成形,嫩白的一点稀水水;再大点,杏核长出皮,包裹住果核浆,小杏依然不涩也不酸。杏子长到小指肚大小,果仁壳就开始有形,只是杏心白白的一层,再长大点,就有吃小脆骨的感觉了。杏核这时虽不苦,还是要尽量吐出来,大人说会中毒。
杏子渐渐长大,杏树的近枝干处已经无杏可摘,上树就越爬越高。好容易等到杏儿长大,青杏是不能吃的,又酸又涩,吃进肚子胃还会发烧,很难受。不过,还有别的果木可吃。上桃树上摘毛桃、找秪苹果、吃黑皮梨、小棠梨等等,果木树都不是很高,树很好上。
杨树最难上,也很少有人去爬。一次我站在杨树下边想:这么笔直的树,怎么不见有人爬上去呢?我就脱掉鞋子,往手心吐口唾沫搓搓,攒足劲往上爬。下面一人多高还挺好爬,有人为的许多疤痕、结节,越高越光滑,树身上还有一层白醭,上一步滑落半步。杨树没有侧枝,几米高处才伸出一丛丛枝条,我爬到有枝条处,伸手一拉竟折断了。杨树新叶片分泌着树汁,黏糊糊的。树的上半部枝条丛密,手抓吧,它不负重;抱着继续爬吧,又黏又支叉,抱不成;爬到这么高也没了力气,想盘腿夹着树坐着歇歇,树干太光滑;不上不下犯了难。冒着满头大汗,小心翼翼滑下树,再也不上杨树了。真的做了一回“初生牛犊”。
不太粗能抱住的桐树好上,夏天上去乘凉最好。树枝很脆,别去侧枝,上到树干分叉处,找个合适的树杈一坐,靠到树干上小恬,舒服极了。高大的树冠,浓密的绿叶,微风习习,感觉自己也像树上做窝的小鸟。
最好上的是柿子树,不会爬树的人也能上去。柿子树主干很低,侧枝又多又大,随便一跳抓住一根侧枝,纵身攀腿就上去了。在柿子树上能行走,脚踩一枝、手攀一枝,坐卧站走都不耽误。我们常在柿子树上捉迷藏,捉人的被手绢蒙上双眼,用脚探着树干、用手摸着树枝,朝有人的树枝挪过去,把人挤到树梢没处去了,就算胜利。
经常在树上玩,猴子一样攀来爬去,就有掉下树的可能。从高大的树上掉下来,会摔得重点。柿子树一般都长在堤边、地头,掉下树就是松软的土地,树枝干又低,从树上掉下来像平常事一样,没有人大惊小怪。扭住脚的、摔屁股墩儿的、摔住头的等等,都是大家互相安慰安慰,揉搓几下,就接着玩了。真有摔重了的,就劝着在树下休息,或者让回家找大人,从来没有找事的。哪里像现在城里的孩子,扭一下、摔一下,马上兴师动众,要走法律途径。
细算算,我上过不少树。桃、李、杏、枣、苹果、石榴这些果木树之外,槐树、皂角树、楸树、椿树、榆树都上过,6、7岁那两年,从春、夏到早秋,我像个脚不沾地的树娃娃,整天“长”在树上。
记得有一天,妈妈一路唤着找我,我正在树上,知道妈妈不让上树,躲到树叶后面不敢吭声。忽然看到妈妈回转身往家的方向跑去,好像受到惊吓。正庆幸没有被妈妈发现,就听妈妈扬声叫着:“娟娟,你下来,慢慢下来,回家来。”回到家怯怯地问妈妈,为什么慌慌往回跑,妈妈说,看到树下我的鞋,怕我受惊跳下来摔着。我怔住了。小小年纪,第一次知道妈妈为我担心,以后便很少上树了。
多少年来,妈妈回转身跑的样子,依然像昨天一样清晰。
2011.0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