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和学生一起学习了《柳笛和榆钱》这篇课文。
孩子们羡慕文中孩童能用柳笛吹奏春天的歌,我则羡慕文中孩童惬意地坐在树上吃新鲜的榆钱时欢愉的心情:“清晨,露水还浸润着榆钱的时候,它们亮晶晶、绿莹莹的,真像一串串晶莹的玉荚。折下一枝,像吃糖葫芦一样吃下去,那滋味真美妙!第一片如果入口欲化,第二片一定稍稍提醒你仔细咀嚼。第三第四片呢,你能尝到露水与榆钱混合后的甜美,尝到土地的芬芳。手中的榆钱吃完了,你会把目光停留在更高更密的榆树枝上,然后想方设法爬上墙头,骑着树杈,在枝叶的遮蔽下吃个够。”美丽的榆钱,甜美的榆钱,则个让我不羡慕?
周一那天,同事的家婆送我一把刚觅来的野菜(荠菜)。嫩绿的叶子,白色的根还带着泥土。一看到那野菜,我就仿佛看到了餐桌上绿叶白碟,闻到了沁人肺腑的清香,那是心仪已久的味道啊!我赶忙谢谢老人家。我只是在一次聊天的时候,无意中说起春天的野菜可鲜了,很喜欢,老人就记住了。真是有心啊!晚上,家里的餐桌上就有了野菜,小宝吃得那个香啊,好像所有的佳肴都比不上一碟野菜了。
我爱野菜,古人亦然。宋代诗人陆游写过一首《食野菜》:
野蔌山蔬次第尝,超然气压太官羊。
放翁此意君知否?要配吴粳晓甑香。
春风不仅送来了绿色,还带来了特有的美食,春日食野菜亦有些历史了。从“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到“匀和豌豆揉葱白,细剪蒌蒿点韭黄”,有很多野菜在诗词里鲜嫩着。诗中提到的野蕨,那可是很多人的至爱啊!每念及此,就想起与朋友们一起踏青摘野蕨的情景,那是多么有趣有味的出游哟!
“绿稀红暗非我事,且拿野蕨作蔬盘。”(杨万里)春天的到来,就是我们盛宴的开始。三五好友,成群结队,一家老小,倾“巢”出动。春天的山野多么迷人。春风和煦,阳光融融,眼前的一切都变了样。才下过几场春雨,河水还没有涨起来,水清得可爱,几尾小鱼在水中嬉戏也历历在目,澄清碧绿的河水缓缓流去,阳光在水面跳着春之圆舞曲。树林里鸟鸣虫唱,一派生机勃勃。水清山绿,花儿点点,几多诗情几多画意。
野蕨多长在比较潮湿的地方,水边、洼地等。刚长出来的野蕨那么嫩绿,那么可爱。它们一个个顶着小脑袋,羞怯怯地钻出地面,还不太敢抬眼看这个世界呢。夫君说:“怎么像毛毛虫啊?”哼,毛毛虫有那么可爱吗?我心里想着。不过,我看了看,是有点像呢。我觉得真像一柄《葫芦兄弟》中的玉如意,似乎有着无穷的威力呢。轻轻地掐一节小野蕨,嗯,带点泥土的腥味,还有那么点点清香,表面有许多灰黑色的绒毛。看着看着,我仿佛就看见了餐桌上那盘翠绿诱人清香可口的菜蔬。大家沿着河岸而去,一路欢歌一路笑语,手里的塑料袋渐渐地就鼓起来了。不久,就可以听到有人问:谁还有袋子啊?大家突然都埋头不语了,谁都想摘多一点回去嘛。问的人见没人理,就嘟嘟囔囔起来:一群吝啬鬼!然后又继续摘蕨菜。摘多了,就在河边扯一根野藤蔓,把蕨菜捆一个结结实实,抱起来,对着大家傻笑。蕨菜摘回家里,主人大显身手,野蕨就可以在餐桌上大放异彩了:煎、炒、凉拌,等等,吃的花样五花八门,各取所爱。
《诗经》有云“翘翘错薪,言刈其蒌”,采食野菜需趁早,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眼下春意盎然,野菜也渐次葳蕤,我们不妨走进野外,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品尝那些最本真、最纯朴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