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应该是做教师的一种自觉性行为,如日常生活之必需,甚至成为职业生命的一部分,所以本应该无所谓计划与否。
但如今的社会,怪相丛生,许多原本应该的事情却变得不应该,而许多不应该的事情却变得堂而皇之居于大雅之堂。开始还不以为然,时间久了,却也见怪不怪。不该做的事情自己也得违心去做,或“顾全”所谓的大局,或自嘲是“顺应”形势,或欺人,或自欺,或麻木,或权作聊以自慰。
习惯自慰者,他们的心理多多少少有些残缺。残缺的心理如同残缺的大脑,却除先天性的智障者外,大多数需要启智,需要明理,需要悟道。而启智、明理、悟道,是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读书了。这种劝人读书的方法,比之单纯的行政命令应该更有效果,让人更有自觉性。但世风日下,急功近利的人们却看不到读书的这种种好处。
用此方法,倒不如仿效古人。中国古代的圣贤们早就总结出书中自有黄金、美女,书中自有高官、厚禄等等,这也算是劝人读书最好的一种方法了。
既然读书有如此多的收益,那么为什么当今读书声不兴、读书风不盛呢?甚至包括应该溢满书香的校园,应该充满书卷气息的教师们,现在也要被强制制定什么读书计划,还要被逼是“自愿”摘抄限定字数、限定时间的读书笔记呢?
究其原因,还要归咎于当今社会的怪象作祟:轻浮急躁,急功近利,读书无用。
试想:连以教书育人为谋生手段的教师要读几本书、要读什么书、甚至要什么时间读书等等,还要上级作出硬性的规定,那么可想而知又如何以身作则地引导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呢?
这说起来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但越是常识性的东西越容易被忽略,越容易被漠视,如同教师读书要自觉一样,我们不能忘记这种最基本的精神需要:
读书,应该一个人特别是教师职业生命的一部分,不用计划,只用选择。在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中选择自己需要的,选择自己喜欢的,选择合适自己阅读的书籍,置于案头,置于床头,置于随手携带的提包中,置于随时触手可及的地方,或朗读,或默读,或品读,或吟咏,或掩卷沉思……
教育专著不可不读,如改善生活,但不可太多太频繁,三五本足够;
专业书籍不可不读,如粗茶淡饭,一日三餐不可缺少;
伦理书籍不可不读,如油盐酱醋茶,多则腻歪,少则感觉生活索然无味儿;
闲适小品类书籍也不可不读,权作杯中酒水、碟里瓜果零食,调节食欲,以飨口福;
其他如报纸、时尚杂志类书籍,随手拈来,翻阅,浏览,有兴致则看它几眼,无兴致则置之不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