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纪录片《在一起》有感
对于一个身体健康的人来说,活着是多么容易的事,能和自己亲爱的人一起活着,那是多么幸福的事!但是,对于他们,对于那些被这个社会歧视的人,这些都是奢望!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着!
今天是周六,外面下着时断时续的大雨,天很阴很沉。与红姐一起吃早餐,一起买菜,然后各自回家。独自一人在家,打开电脑,想起昨晚看到的一个电影资讯,就打算在网上看电影消磨时间。输入电影名称,百度一下,却还只是预告片,有点失望。在“新浪大片”这个电影网上随便滚动鼠标,无意中看到有纪录片的推荐,其中一部是《在一起》。这名儿好,我喜欢。看到的宣传图片是一家三口坐在一株盛开着花儿的树下,好像是在野餐,好温馨。打开,旁边有影片简介:纪录片《在一起》由顾长卫任总导演,青年纪录片导演赵亮执导制作,真实记录了剧组通过网络聊天、全国寻访,征集选定感染者进入剧组参与拍摄的全过程。许多未露面或经过遮挡的感染者通过聊天记录或口述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的感染经历和生活现状,以及遇到的种种困扰。《在一起》围绕着三名志愿者在剧组的生活展开,展现了反歧视宣传。关于艾滋病,我知之甚少,就怀着好奇心打开来看。
刚开始,影片的画面很苍凉,白茫茫的雪地,孤孤零零地有座小房子,是不是预示着艾滋病病人看不到希望,享受不到温暖的心情?看到此,我的心就有点往下沉了。在《魔术外传》摄制组,有一些演员是艾滋病病人,对于艾滋病的叙述就从这里开始。关于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和看法,关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关于艾滋病的治疗,关于艾滋病感染者的生活,等等,就在这个剧组和剧组工作人员的调查访问中展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如花的笑脸,如果不是艾滋病感染者,他们该生活得多好!我落泪了,止不住的泪水啊,一颗一颗地落下。看到摄制组人员与一些艾滋病感染者的聊天记录和访问,从他们的叙说中,我特别能理解他们的无辜与无助。剧组有一个小演员,叫胡泽涛,是通过母婴传播感染的艾滋病,母亲已经发病去世了,他在一家红丝带医院接受治疗,他和医院里的一个生活老师(也是艾滋病感染者),同意到剧组拍摄,说如果他们的演出能够唤醒人们不再歧视艾滋病感染者,他们可以不需要遮挡。也正因为有了他们坦然的演出,才让我们能够看到艾滋病感染者的真实生活。在胡泽涛接受治疗的医院里,有很多像他那样的孩子,而且那里的医生说,还有更多的孩子因为医院小,没有能够在医院进行住院治疗,只能把药带回家里。那些孩子看上去都很活泼很聪明,惹人喜爱。他们没有发病时,与正常的孩子并没有什么两样,一样的笑脸,一样的笑声。我以为那些孩子不知道自己的病,但从摄制组与孩子们的交谈中,我才知道,孩子们早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病,活泼的外表下有一颗敏感的心。一个小女孩回答着摄制组的访问,在问到她知道妈妈是怎么去世的时候,她突然带着哭腔说:“你别问了,再问我就要哭了!”那压抑在嘴里的哭声,听着真让人难受。那个叫刘丽萍的生活老师,说起一个叫张晨的孩子,前几天还好好的,一下子说没就没了,鲜活活的生命啊!她流着泪说,我流着泪看。
后来,摄制组拍摄的画面里多了好多的开花的树,热闹闹地开着,树上没有叶片,只有花。宣传图片上的那个画面就那样出现了。原本以为温馨的画面,突然感觉好沉重。原来,树下的三个人(不是一家三口)都是艾滋病感染者,他们坐在开花的树下谈论的不是美好的生活,而是谈论的是死亡,是死后的尊严。在他们的眼里,死亡并不可怕,他们可以像说笑话一样轻松地谈论,但对于生命得不到尊严,他们却感到深深的恐惧。谈到云南的一些艾滋病感染者死后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老夏(坐在树下的那个男人)说:“我们这些人,活着没有尊严,死了也没有尊严,真是可怕!”是啊,生活中,谁不希望自己活得有尊严?有尊严的人会被人接受,有尊严的人会受到人们最起码的尊重。
影片中有一个细节:摄制组在拍摄休息的空档,小演员胡泽涛在玩耍中扎到了刺,服装师宋凤茹毫无犹豫地拿到针,帮胡泽涛挑出刺来,刺有点深,一挑就出血了,宋凤茹就捏着孩子的手,用两个指甲尖轻轻地把刺拉出来。这是一个相当震撼的画面,因为很多人以为只要与艾滋病人的血液有那么一点接触,都会被感染,这个细节恰恰为人们释去了心里的疑惑与恐惧。艾滋病的传播有三种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与母婴传播。性传播与母婴传播人们比较容易理解,就是这血液传播,很多人都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这时,影片中插入了专家的有关解释:一般性地接触到病人的血液是不会传播的,如果自己有伤口与病人血液接触了,只要在24小时内吃药也是可以预防的。
影片一步一步深入,渐渐地走进了艾滋病人的心里,渐渐地解开了一些人对艾滋病的误解,让我们知道,艾滋病是可防可治的,不能“谈虎色变”,更不能对艾滋病人歧视,他们更需要的是人们的关怀与尊重!
小胡泽涛在一次与剧组人员的聊天中,说到了自己以前在村里受到的待遇:人们一看到他就绕道走,大家都离他远远的,没有人与他说话,更没有人与他玩。他说:“他们愈是避开我,我愈是去撵他们,他跑,我就追,我要让他也感染上,他就不会躲我了。”孩子的话里带着那么一丝丝沉重,还有一丝不易觉察的报复后的开心。这多么可怕啊!这不能怪孩子。孩子需要的就是快乐的童年快乐的伙伴,如果他失去了这些,他就对这个社会失去了爱心,心理就会扭曲。其实 ,不仅仅是孩子,每一个艾滋病人,每一个正常人,都喜欢快乐,都希望有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更希望受到人们的平等对待。正因为这样,才会有那么多人不愿意说出自己是感染者,也才会使更多人的成为感染者。在网络上,在电视上,在报纸上,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些这样的报道:在什么什么地方,有艾滋病感染者故意报复社会,用注射器抽到自己的血,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乱注射。被抓到后,问他原因,都是一样的:这个社会歧视我,不把我当人看待,我就让大家都一样!我想说,不要多怪他们,更应该责怪的是我们对他们的歧视与漠视!
一个网名叫“隐形天使”的女孩一直与摄制组人员聊天,说自己一直在找工作,但一直没找到,后来,在影片快要结束时,她告诉工作人员,自己找到了爱人,并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不会因为自己有一个艾滋病感染者母亲而受到歧视。剧组人员祝福她,我也在心里深深地表达着对她的祝福:姑娘,愿你拥有幸福的人生!
影片的最后,一个男性艾滋病感染者在街头举着一块横幅“生命需要阳光,艾滋病人需要温暖”,他希望人们能通过拥抱给自己温暖。看到有些人不敢,特别是年轻人,而一些中年人,特别是一个80岁的老人,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看到这里,我就想,如果他就站在我面前,我会毫不犹豫地拥抱他吗?我肯定,以前我不敢,但在看完这部影片后,我会好好地拥抱他,并与他并肩站在街头,让人们给他心里更多的温暖,让他不再感觉自己是被社会遗弃的人。
他们,那些艾滋病感染者,他们也有美丽的梦,也有美丽的期待。不要因为我们的歧视,让他们把自己的心紧紧包裹紧紧关闭;用我们的爱与关怀,让他们把心打开,告诉他们:亲爱的朋友,我们会与你同在!我们在一起好好活儿!
艾滋病离我们的生活不遥远,让我们好好珍爱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