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无论风景、环境、政治、社会、一句话乃至万事万物都有自身的“情”。无论是寓意的、含蓄的、还是引的。 描写时,必须把眼中看到的景象、心中的感受“感触”到描写的事物之中,把这一“感触”写出来。阅读时便使人受到“感触”的共鸣,这样的文章才算写成功,否则就成为为叙事而叙事的流水账了。
李白在观庐山瀑布时,我想,若说他写“飞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莫若说是他先“感触”到“飞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银河落九天”的豪迈心情、磅礴的气势,才留下了千古杰作《望庐山瀑布》。没有观庐山瀑布豪迈心情、磅礴气势的“感触”,也许就没有《望庐山瀑布》壮丽的诗篇。或许,这是猜测。但,试问啊?古今中外,观过庐山瀑布的文人骚客不少吧?而又有谁写出这一壮丽的诗篇?要不然,许多文人总发出感叹:文章要有感而发呢 ?只不过很少有人去了解、研究作者写作时的“感触”罢了。
林黛玉葬花时。在林黛玉心中葬的不是花,而是她自己,是她那凄凉而又孤傲的身世。曹雪芹正是以林黛玉这样的心情、眼光来“感触”的吧?直到自己全部融入林黛玉的心情之中。这就产生了黛玉即花、花即黛玉的感觉,才出现了以花寓人、以人寓花的动人场面。《葬花吟》也才会出现那神韵无穷的寓意美。或许,这就是作者“感触”带来的神奇效果吧?
我们在写一些东西时,要先有“感触”的意境才能写好,在阅读时也应以有对“某一事物”的“感触”来读一些文章,才能弄懂。当然,不用这种“感触”来阅读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文章才算是写得成功,才是好的文章。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而言,不妨多多体会“感触”的神奇效果吧?
一点浅薄体会,如能帮助作者、读者?莫大幸焉!本人学识浅陋,只是一面之词,望读者见凉。欢迎指教,共同进步。
◆谁来完成它◆
在阅读一部作品时,大部份人只注重作者的艺术成果。很少有人考虑作者在构思某章、某节、某事写作时那一特定“心情”与“感触”。很少有人去研究这种“心情”与“感触”给创作、阅读带来的领悟。“熟悉作品中的人要比作家更熟悉他自己才能写好”。这句话本身就给我们提示了一点什么?对于作者、读者而言,我们必须努力学会了解和“感触”作家创作时“那一”特定的心情。这样对于创作、读者来说也许有较大的帮助?谁来带领我们进入作者写作时那一特定的“心情”与“感触”呢?让我们也去领会那“特定”的“意境”?
◆浅析《离离原上草◆
纵观古今中外观草之人不计其数,写草之人几何?留下千古佳作的更是少之又少。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让人百读不厌,原因何在?我想作者在构思时情感早已融入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中了吧?正是诗人这一独特的领悟,才留下千古佳作《离离原上草》。这些给我们在阅读、创作中会留下什么启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