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八面来风>>盛世警示:只见宝马不见教授
 
盛世警示:只见宝马不见教授
  文 / 本网通讯员

                


             ◆◆“宝马教授”:只见宝马不见教授◆◆

                    【原载2011年05月23日 《山西晚报》】

      开价值50多万元的宝马车去上课,手机号码有7个8,是3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副教授尹晓冰与同行交流时“善意提醒”:大学教师全心投入教学是种毁灭。
    客观地说,尹晓冰的观点有一定的现实基础,把大学教师分在“金字塔”的各个部分,处于底端的是仅会讲课的教师,中间的是又会讲课又会拿课题的,顶端的是“学霸”和担任行政职务者,如此说法有着相当的合理性,而“一生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学上,是毁灭自己,照亮别人”的观点更是戳穿了当下教授们不安心教学的深刻原因所在。只是这样的认识能成为所有教授的“集体选择”吗?这是一个问题。
    尹晓冰的做派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此前北京师范大学董藩教授对研究生提出的要求:40岁时达到4000万身家,否则“不要来见我”。可以说,二者都是教授对金钱拜物教崇拜的结果,前者把金钱作为自身成功的标准,后者把金钱作为学生成功的标准,如此对比,难道金钱成了当下大学和教授们的主导逻辑吗?
    这是教授“商人化”的一种折射。教授是学问和道德的标志,但现在的教授呢?难道真如人们所说的:教授只是工资上的一个级别、一个住房的分配资格,再加上一个公费医疗上的一点待遇。如果再发展到在课堂上肆意 “炫富”和“攻击”,甚至是对教学工作的应付和对金钱的无限制攫取,这样的教授“商人化”是我们所需要的吗?尽管当下一些教授的学术良知、学术道德抵制不了金钱与权力的诱惑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有必要为之沾沾自喜吗?恰恰相反的是,“宝马教授”的怪论就是沾沾自喜的体现。
    笔者以为,这是教授作为知识分子防止自身责任担当和批判社会使命的隐喻。一些教授成了权力的附庸、金钱的奴隶,整天为金钱与权力奔波,在不知不觉中远离了学术,也游离了批判社会的使命。大学教授批判社会,不是关注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而是自身以外的社会,他们对社会的评判,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标准,而是出于自身的良知和正义,从知识的理性出发,以社会需要、社会价值为尺度,不附加任何的个人私利。“宝马教授”完全站在自身利益得失上的算计,让我们看到了极其尴尬的一面。
    进一步说,这是教授人格矮化,背离知识分子责任担当意识的显现。陈寅恪先生在著名的《对科学院的答复》中强调,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独立精神和自由意识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一切都是小事,惟此是大事。因此,笔者以为,如果教授不能坚持自己的立场而甘愿随波逐流,甚至推波助澜,为利益折腰,一心企求成为所谓潮流中人物,不但有损声誉,且是自降身份、人格。
    “宝马教授”只见宝马不见教授,其“善意提醒”背离了知识分子担当精神,更像是讽刺和矮化。我们需要“毁灭自己,照亮别人”的教授还是那种斤斤计较于自身利益得失的 “宝马教授”呢? 【本文作者:朱四倍】


               ◆◆宝马副教授到底吃了多少添加剂◆◆

                   【原载2011年05月23日 “ 新华网”】

    开价值50多万元的宝马车去上课,手机号码有7个8,是3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副教授尹晓冰与同行交流时“善意提醒”:大学教师全心投入教学是种毁灭。(5月22日《长江日报》)。
    大学教授因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思维不同于一般人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超越了常人的心理承受底线,特别是道德底线,就不是让人不理解的问题了。这其是在利用自己的影响,不仅让自己,更在教唆他人堕落。
    “教师用不着讨好学生”是尹晓冰副教授的观点,为了体现自己的观点,尹副教授可以毫不客气地对因堵车迟到的学生反问:我开宝马就不遇堵车吗?可以对课堂上接打电话的学生讥讽的训斥:“把你的破手机扔掉,你用的手机我去年8月就用了,我的电话号码有7个8,你买得起吗?”尹副教授的这种高调炫耀是在激励学生吗?我看不是,倒是把自己的极端自私、冷漠和低俗的暴发户心态暴露得充分无遗。
    民间有句俗话,不怕流氓好打架,就怕流氓有文化。事实证明,有文化的流氓是相当可怕的,因为他祸及的不仅是个人,还是整个社会。试想,尹副教授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自然是有很多教师和教授“毁灭了自己”把他给“照亮”的,但照亮之后,回头就开始骂起了那些曾经为他“毁灭了自己”的辛勤园丁们,这难道不是流氓的表现吗?
    不久前,一位北师大的教授公开警告他的学生:“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同尹副教授相比,这位教授显然只是小巫见大巫了。他只是警告自己的学生,我们或许还可以理解为激励和鞭策,但尹副教授不仅蔑视自己学生的今天,甚至包括将来,骂的不只是他的学生,还有自己的老师,甚至千千万万把教书育人当做职业的教师教授们。【本文作者:朱永华】


            ◆◆“宝马教授”的“学霸”腔让谁伤不起◆◆

                   【原载2011年05月23日《华西都市报》】

     云南大学副教授尹晓冰在全国性的一个研讨会上提醒同行:“教师用不着讨好学生。”认为做好教学是基础,但把精力都用在教学上,是“毁灭自己,照亮别人”。他开50多万元的宝马车去上课,是3家上市公司的董事,他自称用在教学上的精力约占1/3。
  尹副教授高调声称无需讨好学生,与MBA课堂上的学生比拼豪车、手机、靓号,好一个“学霸”腔调,气场强大,令人讶异。如果说他的“炫富”是为了镇住学生,那倒还情有可原,毕竟那帮来学MBA的大多都是腰缠万贯的主儿,平日里斗富撒气惯了,有位个性张狂的“富豪教授”做老师,在课堂上多少会克制些。不过他认为教师若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学上,就是“毁灭自己,照亮别人”,这无疑是一个颠覆性的看法,笔者却不敢苟同。
  传统文化对教师的要求,一向是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本,以“鞠躬尽瘁、蜡炬成灰”的精神为范,以“桃李满天下”为荣,不求富贵飞腾,但守清平乐道。在这种奉献社会的理念约束下,教师基本与巨额财富无缘,最多也就是达到小康水平,但其社会地位很高,受到民众的普遍尊重。而如今那些“不务正业”的教师们,不用心教书育人,却在一门心思钻营职称、级别,捞票子、搞项目、拉关系,直将学校做官场、商场,钱权都有了,在民众心中的地位却直线下降,个别不负责任、信口雌黄的教授,则更是被人所鄙。
  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只要抓住发展机遇,每个人都有发财致富的机会,当然也包括教师。而且,早就有无数教师停薪留职,或者干脆辞职下海,在商海里拼搏一把,成功者亦不在少数,赢得了财富与事业。这样的成功榜样值得鼓励,说明他们本身就适合
   商海,虽然少了一位不安现状的教师,却多了一位积极进取的商人,乃是社会人力资源的重新优配,于公于私都有利。但是,假若身居教师之位,同时还在外面经商,或者如尹晓冰副教授那样兼任3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教学精力只占1/3,如此“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做法,很难想象其精力如何均衡分配。他忙得过来吗?授业水平又究竟如何呢?
     这是一个自由选择个人发展路径的时代,没有谁去挡住教师的发财之路。何况,在人生的漫长道路上,转换职业亦稀松平常,有些人正是在不断转换的过程中,寻觅到自己最擅长的职业。不过,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与其四处撒网,不如专心一域。教师还是应敬守本业,以育人为己任,如果受不得金钱诱惑,那就不妨跳出“象牙塔”,去商海放手一搏。若总想着左右逢源,恐怕到最后是会左右为难的。【作者江德斌 原题:《“学霸”腔调颠覆传统教育理念》】



          ◆◆专家如何成“砖家” 教授为何变“叫兽”◆◆

                   【原载2011年04月28日 《 广州日报》】

     原本是没有“砖家”的,专家挨的“板砖”多了,才有了“砖家”一说。虽然“拍砖”原因各有不同,但深究起来,均可归于一条——很多专家日渐脱离了大众。比如,最近的陕西榆林251名学生饮用牛奶不适事件,虽然大家不太相信牛奶商家“空腹喝奶”的说法,但毕竟官方检测报告显示其牛奶没有检出致病病菌。但相关奶业专家“后天减退型的乳糖不耐症”和“学生间情绪的互相干扰与传染”的说法,却让公众如坠云里雾里。
  以大众眼光来看,251名学生同时喝奶喝得腹泻、肚痛,自然而然就会认为是“食物中毒”,就像平时大家都会说“中风”、“半身不遂”这样的俗名,没谁会将其学名“脑卒中”挂在嘴边,更不会去掰扯到底是“缺血性脑卒中”,还是“出血性脑卒中”。但是,专家把“食物中毒”说成是“乳糖不耐症”,喝奶喝得腹泻是情绪“干扰与传染”的结果,恕我等芸芸众生智识浅薄,实在无力理解这种“超凡脱俗”的理论建树。
  这不是专家第一次“纠正”大众的“认识误区”了。大家一般认为上访户多少都有点冤情吧,但北京大学司法鉴定室主任孙东东就说“那些老上访专业户……至少99%以上精神有问题”;通常而言,贫富差距拉大不是啥好事,但偏有专家说“只有拉大贫富差距,社会才能进步”;拆迁户补偿低有目共睹,但有专家说,“‘钉子户’推高房价”……有时候,你不得不佩服专家们天马行空的魄力和推陈出新的能力,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专家们自以为是的“专业论断”与大众的认识格格不入,为何?有学者认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知识分子逐渐“专业化”、“学院化”,社会担当和大众关怀不足。有些专家拜倒在了权力和金钱的石榴裙下,或与权力合谋,成为权力的婢女;或被资本收买,成为资本的仆人。近日的一项调查显示,59.2%的人直言专家学者在自己心目中的权威性有所下降,原因是“‘伪专家’过多”、“许多专家被利益集团绑架,失去社会责任感”。
  于是乎,专家逐渐丧失了公信力,成为“砖家”,教授变为“叫兽”,知识分子成为“知识混子”。 这种情况下,专家学者与大众之间信任断裂,专家发表意见,说了大众也不听,听了也不信,信了也不照办,总觉得他们是在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即便其中确实不乏真正的远见卓识,也遗憾地被“误杀”。
  村上春树曾说:“以卵击石,在高大坚硬的墙和鸡蛋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那方”。可如今,我国的专家学者们似乎更愿意站在石头的一边。所以,当你认为喝牛奶喝得腹泻、肚痛是“食物中毒”时,人家就出来“纠正”你的“认识误区”了——你们懂不懂?那应该叫“后天减退型的乳糖不耐症”,可能是“情绪干扰与传染”的结果。此时,除了拍上一块“板砖”,你还有第二个反应吗?【本文作者:薛世君 】


2011/5/24 4:00:24 发表 | 责任编辑:冯春华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已被阅读过 727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6653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