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散文>>【建党90年征稿】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坚守
 
【建党90年征稿】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坚守
  文 / 黎红梅
    



    今年63岁的黄义隆,是韶关电视台退休电子工程师,是一名已有着42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这位老党员,有着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追求,在入党的那一刻起就立下了自己庄严的誓言---哪怕我只是一只小小的蚂蚁,也要为祖国的富强壮大添砖加瓦、为建设祖国的美好家园而燃尽毕生的光与热。       
    黄老1966年北江中学高中毕业后,1968年响应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报名回原籍英德横石塘龙新岭下村当了一名农民。从那个时候起,黄老就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决心为建设家乡贡献自己的毕生力量。在农村当干部的几年时间里,黄老带领村民整治村容村貌,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赢得了乡亲们的真心信赖和广泛赞誉。30年来,村民耕种也得益于当年的农田水利建设。至今说起来,村民还感激不已。
    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分田到户后,单为着自家的几亩薄地转,黄老觉得无法实现自己入党时立下的誓言。改革开放的春风,把他从农村吹到了城市,成为了韶关电视台的一位工程技术人员,过上了比较安逸的城市生活。但每年回乡,看到乡亲们还住在七、八十年前建的泥砖土屋。看到当年自己带头兴建的比较宽敞的村前大道现在被野草等杂物堵塞得连小车都到不了,原先兴修的机耕路和水利设施也已逐渐不能发挥作用。想到曾经旱涝保收的良田现在变成了“雨天涝、晴天旱”,黄老深觉痛心。再看到许多外出打工回来的青壮年男女尽管穿戴光鲜,饭桌上也算丰盛,但黄老作为一个在外长居多年的游子,深知这“光鲜”的背后隐藏着许多漂泊异乡的辛酸苦辣。虽说每逢春节回老家,村民们都会不约而同的围坐在黄老的身边,探索如何发展致富的经验和教训,但年年谈发展,却年年依旧,村子面貌没有丝毫改变不说,耕作条件反而越来越差。
    走在凹凸不平、坑坑洼洼的乡间小路上,呼吸着山野带来的新鲜空气,黄老心潮起伏。为了让自己偏僻落后的家乡能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常年居住在韶关市区的黄老对家乡的发展总是魂牵梦萦,一直有着为自己的家乡、为祖辈们繁衍生息的地方做点什么的念头。
    为了改变家乡一穷二白的面貌,黄老从2005年就开始研究“三农”问题,参阅了大量古今中外很多专家学者有关农村建设的文章和资料,脑海里无时无刻不萦绕着把家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想。可一直苦于自己是工薪阶层,无职无权不说,手上也没有多余的资金。面对这种境况,黄老常常发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
    自2006年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号文件发表后,已接近退休年龄的黄老觉得能为家乡建设出谋献力的机会来了。于是,满腔热情的黄老在2006年春节期间组织岭下村民学习中央一号文件。通过一年的学习、宣传和大讨论,到2007年春节黄老召开村民大会时,全村的村民思想基本统一,达成了建设“岭下农家乐新村”的共识。在2007年4月7日清明节时,全部村民(户)代表在建设新农村的协议书上签字,标志着岭下新农村建设的正式启动。
    黄老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曾带领村民干了很多现在仍然感觉得到和看得见的好事、实事,在电视台工作的二十多年里,也经常尽心尽力的为村民们排忧解难,在乡亲们的心中一直有着很好的口碑。新农村建设正式启动后,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团结一致,群策群力,新农村建设很快推进。黄老于2008年5月退休后,一直都在村中主持工作,白天泡在工地,晚上和村民商量,处理和解决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为了能让岭下村的乡亲们早日告别那破旧的泥砖瓦房,早日告别那人畜混住的旧村舍环境,黄老以他这份热心公益事业的赤子之心不辞辛劳的一趟趟的在韶关、英德两地往返。到了英德老家,黄老也一遍遍的走访英德市各级政府,争取各级党委政府能对岭下村的新农村建设给予大力的支持和资金上的扶持。
    为了让乡亲们能在2009年春节前顺利的搬进新居,连日连夜扎在建设工地的黄老,在2008年腊月二十八在去英德市区办事时,因劳累过度,归途中,正骑着摩托车的黄老忍不住疲累睡着了,重重地从车上摔了下来,导致身上多处受伤,一时动惮不得。幸好被正巧路过的英德市农办的某领导看见并送他回村,否则后果真的不堪设想。而回到村子的黄老也只是把身上的伤口简单的处理一下,又一头扎到新农村的建设中去。到2009年春节,在镇政府和两级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黄老牵头兴建的岭下新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修筑了2.8公里的乡村水泥公路;建好了两排32套占地180平方,有前后花园的楼房;修好了两条主街道和两条横街道;高标准的建设了排水排污系统;供电、供水、通信和有线电视基本上高标准下地安装完成;村庄绿化也初见成效,村民们于2009年春节前兴高采烈地搬入了新居。副省长李容根曾下到岭下新村视察并对黄老的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善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说“建设新农村就是需要像黄义隆这样的带头人。”还说,等黄老的规划都实现了,要给黄老颁发大奖牌,以资鼓励。
    新农村建好了,但黄老想到岭下村的新农村建设离中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还相差甚远。富有前瞻性目光的黄老不满足于让乡亲们仅仅就是住上新房子,而是想着该如何利用岭下村山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围绕打造一个集休闲观光、旅游度假、配备运动场、公园和办公文化娱乐等设施的、适度超前的、乡土浓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农家乐新村”。但由于改革开放、人民公社生产队解体以后,村中除了开始的分田到户比较有组织比较公平以外,后来逐渐变为没有组织,自由放任的完全私有化状态,村中的领导班子和村集体,名存实亡。而目前岭下新村的建设步伐走的是一条与公社化和目前一般农村现状完全不同的发展模式,由于村里的青壮年男女都大部分外出打工,剩下的几乎都是些老弱病残和学龄期的小孩,思想比较保守,再加上中国农民的小农意识普遍较浓,村民的私有观念很重,特别是“广乐高速”公路征地引发了村民思想的混乱和矛盾,导致某些村民从狭隘的利益出发对岭下农家乐新村建设产生了疑虑,更有个别“村中灰色人物”存心衅事,加剧了矛盾的尖锐化。 
    层层难以化解的尖锐矛盾阻挠着“岭下农家乐新村”往前推进发展的步伐。很多去参观过岭下新农村的黄老的老同学、老朋友看到黄老因牵头建设新农村耗费了太多精力而变得越来越虚弱的身体,老朋友、老同学都很为他的身体担心,并积极的劝说黄老放弃对岭下新村再进一步往前发展的打算。但黄老始终坚持着入党时立下的宣言,始终坚持着为家乡建设燃尽毕生光与热的信念,迎难而上。黄老一趟趟的走访农户,一遍遍的给有意见分歧的农户做工作,积极的听取他们的意见,一次次的穿梭于市委市政府、镇党委政府、扶贫办等办公室。这一次次往返办事的费用都是黄老自掏腰包,没有在“公家”报销过哪怕一分钱的旅差费。
    面对那些对“岭下农家乐新村”建设持反对意见的村民,黄老并没有华丽的辞藻与空洞的口号,有的只是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所具有的“真、善、美”的浩然正气和一心一意为民办实事的朴实本色。因为黄老觉得,即使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还是有所畏惧和敬仰的,那就是看似简单朴素的“真、善、美。”历经重重困难,黄老终于用他朴素简单的“真、善、美”征服了那些存心衅事的人,让曾一度陷入低迷的“岭下农家乐新村”建设工程得以继续顺利的进行。
    一个63岁的老人,一个有着42年党龄的普通老共产党员,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与信仰,始终如一地发挥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牢记党的宗旨,恪守理想的信念,一心为民,忘我工作,思想先行,用他无私奉献和热心公益事业的赤子之心,无怨无悔的为岭下村的发展做下了惠及子孙的长远事业! 
2011/5/25 0:38:29 发表 | 责任编辑:冯春华
本文共有评论 13 篇︱已被阅读过 798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1154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