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退休干部黄义隆
车站,嘈杂着拥挤的人群。一个衣着朴素的背影,那么坚定而又那么从容的站立在笔直狭长的站台上。他,就是岭下村新村建设的带头人黄义隆,一个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
个子不高,脸色微黑的黄义隆在同事们的眼里是个沉默寡言埋头干活的人,而在黄义隆的家乡英德市横石塘镇的岭下村,在村民的眼里,他代表着权威、代表着能干,他说话的嗓音不大却铿锵有力。走在凹凸不平的乡间小路上,呼吸着山野带来的新鲜空气,黄义隆心潮起伏,30多年过去了,农村有了巨大的变化,但岭下村的大多数乡亲们依旧还住在泥砖结构的老式围屋里,他们的生活条件依然艰辛与贫穷。看到贫穷落后的家乡,怎样才能改变岭下乡亲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怎样才能提高农民生活?怎样才是真正的新农村?这些成为了黄义隆思考最多的问题。他,一直在等一个机会!
2006年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号文件发表后,黄义隆觉得他一直苦苦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兴奋异常的他,将最后一件东西放进背包,拉上拉链,难抑兴奋的从韶关坐火车到英德,积极的组织岭下村村民学习中央一号文件。30多年来村里有事、村民有难,在韶关电视台上班的黄义隆从来没有拒绝过,这让他在岭下村村民的心中积累了足够多的威望,多到他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付诸于行动。当黄义隆把自己想在家乡岭下村建设新农村的想法向村民提起时,正好村民也有很迫切的建设新农村的愿望,于是,大家都积极响应和支持黄义隆的提议。
得到了村民响应和支持的黄义隆很快的拿出了自己建设新农村的方案。他的方案分三步走:一,为岭下新村另选住址;二,通过岭下村自身优势,经营旅游业,提高农民的收入;三,提高农民意识,真正做到授之于渔。
岭下新村建设从设想到施工到规划都是由黄义隆一手策划。2007年6月,新村建设拉开了帷幕,此时正值夏季,天气炎热,黄义隆冒着酷暑,顶着烈日,站在工地里指挥施工。他的脸上、脖子上、胳膊上,凡是暴露在外的皮肤,都被紫外线灼得脱了几层皮,晒得满是斑斑点点的印迹。夜晚,忙碌了一天的村民和施工队的工人们都累得躺下了,而黄义隆却完全不顾白天的劳累,依然还在灯下孜孜不倦的研究施工方案。夏日的夜晚,蚊虫特别多,黄义隆那裸露在袖外的肌肤满是蚊虫叮咬的小红疙瘩,但黄义隆顾不上这些,实在太累了,就点上一根烟,深深的吸上几口。弥漫在眼前深深浅浅的烟雾,是他,最好的提神物。
岭下新村在修建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和困难。黄义隆时刻保持着共产党员的社会责任感,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凭着一股子韧劲迎难而上。冬天,寒风一吹滴水成冰,当别人都围坐在火炉边取暖的时候,他却顶着刺骨的寒风坚持在施工现场,积极果断的处理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大小事务。由于岭下新村建设是由黄义隆牵头搞起来的,碰到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短缺。为了能争取到英德市市委政府、横石塘镇党委政府的有关项目贷款,他三番五次的去有关部门,但是从不吃请,饿了,就吃从家里带来的面包、鸡蛋,渴了,就喝从家里带来的白开水。出差往返的费用,他没要公家哪怕一分钱的补助。他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是:能为村集体省一分就省一分。“ 他就像上满了发条的钟表,从不计较苦与累,把农民的事当成他自己的事。”提起黄义隆,村民们都纷纷这样的形容他。
一晃时间就过去了一年多,岭下新村的建设也接近了尾声。
2008年腊月二十八,还有两天就是农历新年。腊月的天空,出现了久违的太阳。骑着摩托车从岭下村到英德市区办事的黄义隆想到村民在2009年的春节前全都能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居里了,喜悦,情不自禁的涌上他的心头。冬天的太阳暖暖的照在黄义隆的身上,携着暖阳气味的风弥漫在黄义隆的周围。也许,是他已劳累了太久太久,也许,是他心里某根长时间紧绷着的弦突然的得到了放松,正骑着摩托车前行的黄义隆不知怎么的睡着了,重重地从车上摔了下来,而摩托车的车把压在黄义隆的肋骨上,一阵剧痛让黄义隆昏迷了过去。少顷,慢慢苏醒过来的黄义隆发现自己的手脚多处受伤,头上还有划破的血痕,被沉重的摩托车压得无法动弹的黄义隆被正巧路过的英德市农办一位见过他的同志看见并护送他回村。回到村子的黄义隆也只是把身上的伤口简单的处理一下,又继续的投到新农村建设的收尾工作中去。等黄义隆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韶关家里时,妻子看到丈夫头上已经结了痂的伤,问起,黄义隆也只是摆摆手并未解释伤从何来。当妻子辗转得知黄义隆受伤的实情后,心疼的说:“你啊你,非得要去搞这个劳什子新农村,看看都把身体搞成啥样了?在家带带孙子享享清福不好啊?”面对妻子的埋怨,黄义隆拍拍妻子的手憨厚的笑着说:“既然入了这个党,我就要为党做点事情,如果能给后人留下一个事业,留下一种精神,我才会感到真正的富有和欣慰,这样我才能对得起自己这几十年的党龄,到我死时,心,才不会留有遗憾呵!”黄义隆就是这样一个坚持为自己的信仰而永不言弃的人,一年多来他为新农村建设呕心沥血,皮肤晒黑了,人累瘦了整整二十斤。
一片欢声除旧岁,几多喜事会新春。伴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2009年春节,对于岭下村民们来说,是喜悦而又温暖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他们告别了阴暗潮湿的旧村舍,住进了占地180平方,有前后花园的新楼房。而岭下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村民们都亲切尊呼为“隆哥”的黄义隆,因为肋骨的伤发作,在2009年春节的前一天被儿子接回了韶关疗养,没能亲自参加村民们喜气腾腾的“入伙酒。”
新农村建好了,清远市、英德市的领导来了,李容根副省长来了,电视台的记者来了,村民对黄义隆带头兴建新农村的善举都感恩戴德,鲜花和掌声中,黄义隆没有选择带着好名声“隐退”回城市的家带孙子,享受天伦之乐。他想到如果单纯的只是让村民住上新房子,这并不能让村民真正的脱贫致富。于是,他决定接着实施他的“新农村规划三部曲”中的之二、之三,往他原来的设想“打造一个集休闲观光、旅游度假、生活富裕,乡土浓郁、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农家乐新村”前进。
2009年下半年,由于“广乐高速”决定在岭下村的背后经过,岭下村得到了一笔为数不小的赔偿款。有山岭的部分农户计算到自己一下子能有几万到几十万的补偿费,这可是岭下村某些村民一辈子也没有见过的大钱呵!这笔赔偿款的到来,让原本团结和谐的村庄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黄义隆因为在2007年忙于新农村建设,有很多问题没有处理好,有些协议因为时间仓促,也没有定得很严密,再加上有不少的村民对“农家乐”是否能实现持怀疑态度,更有个别的村民为了达到自己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认为赶走黄义隆才可以实现,于是四处散布谣言中伤黄义隆。
岭下村,悄悄的汹涌着一股狂风暴雨般的暗流。黄义隆想到如果此时隐退,极有可能会引起村民纷争,处理不当的话恐怕还会有流血事件的发生,这是黄义隆万万不想看到的,这也与他建设新农村就是想为民谋利益的初衷有所违背的。故尽管中伤黄义隆的谣言愈演愈烈,此时的黄义隆却觉得自己的名声事小,解决村民的纷争事大。他三番五次的走家串户做解析和劝说工作,遇到思想特别顽固的村民,常常是一说就好几个小时,直到嗓子嘶哑得发不出声音为止。一天天下来,也许是因为话说的太多,使得黄义隆的甲状腺越来越肿大,那摔伤的肋骨,亦会时不时的隐隐作痛,这身体的伤痛深深的折磨着黄义隆,可他顾不上住院治疗,带着伤痛继续的走访村民给村民做思想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让村民基本统一了思想。现在,一个全新的岭下农家乐新村建设已步入了正轨……
黄义隆依然在韶关和岭下村奔忙着。又一个清晨,他坐上南下的列车,眺望车窗外不断闪过的青山绿树,似乎看到了自己故乡红红火火的农家乐新村正从不远处走来,他舒心地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