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散文>>乡行记
 
乡行记
  文 / 黎红梅
   




   车开到了乡间的路上。
   车子行进中,车窗外飘来了一阵阵禾杆淡淡的清香和星星点点缀满山峦的野花迷人的芬芳。
    我们是以客人的身份来到这个村庄的。还未走近,就听见一串串欢快的笑声。探出头,看见离山路不远的田野里有三两个放牧的孩童骑在牛背上。一幅生动无比的牧童骑牛图就这样的凭空移植到我空白的思想里,瞬间,就年轻了我日渐苍老的心情,人也跟着开朗起来。
     村子依偎在靠西北的山坡脚下,绿色是村里的主题。村口的一棵大樟树爬满了绿色的藤蔓,藤蔓上挂满了紫色的喇叭花。风只需轻轻的一动,这些紫色的喇叭花就在眼前柔柔的摇晃,散发着道不尽的婉约与妩媚。据说,树是村庄的眼睛,一个村庄可以没有山没有水,但不能没有树,许是因为那郁郁葱葱的树,可以让村庄看起来更富有诗意吧。村旁靠东一角有一条面宽几十厘米的水圳,在灿烂的阳光下晶滢透明的溪水滋生着亮闪闪的光奔涌而来。时不时的吹来一阵风,置身其中,目之所及都是山和绿树,深深、深深的呼吸一口,扑鼻而来的清清甜甜的山野气息让人感觉凉凉爽爽的仿佛就像进入了一个纯天然的氧气吧。
    看着如此美景,呼吸着如此清甜的气息,我情不自禁的连连惊呼这里可真是个避暑的好地方啊!
     走进村里,不管你站在村里的任何一个地方,看到的和听到的都是一种纯天然的景色和天籁之音。除了狗吠鸡鸣鸭叫, 就是鸟声、风声、水流声,还有那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树枝间传出的会让人产生无数梦幻和恋乡情怀的蝉鸣,丝毫感觉不到任何工业的气息。走进村庄就像走进了一个通灵的天地。那份纯粹的温馨与美丽亦让人有些眩晕,就连天空中的云朵好像也因此而迷失了方向........  
    刚走到姑妈的家门前,一条毛茸茸、面目狰狞的大黑狗就从敞开的大门内冲出,朝着我们一个劲的狂吠。把正在东张西望的我吓得赶紧的站住。战战兢兢的望着这黑狗子,心里不停的祈祷这凶相毕露的黑狗子可千万别猛扑过来的张口就咬啊!
     屋里的人许是听到了我的惊呼,一边大声的呵斥一边把头露了出来。哇,怎么露出来的是圆似一张大饼的脸?正疑惑是否走错了门时,这大饼脸刚看到我时似乎是一脸的惊讶,接着仿佛又像是一脸的惊喜。(算算,我已有三年不曾来过这里了。)在与她对视的一瞬间,我的表情亦和她这张大饼脸差不多,才望一眼我就禁不住的感慨,不就是几年不见嘛,这原本尖尖瘦瘦的脸咋地突然间就变成圆煎饼似的呢?
    我还在门外站着一味的顾着感慨,大饼脸已拍拍手上的米粒,笑意盈盈的把我们迎进了姑妈家的堂屋。(介绍一下这大饼脸是我姑妈的邻居,按辈分我该叫她表嫂,年纪比我大一点,脸,黝黑黝黑的,许是长年在太阳底下劳作的缘故。)
     问起姑妈,表嫂说:“磨豆腐去了,知道你们来,这不,你姑妈还特意叫我过来帮忙包芒粽呢。”
     山里人这点就是好,隔壁的邻居都能相处得跟一家人似的。难怪俗话都有云“远亲不如近邻”,看来能流传万万年的话还真的都是硬道理啊。从前,我只要来了姑妈家一律毫不例外的都会上她家坐坐,所以,我和她之间也不算陌生。
     芒粽,顾名思义就是用山上的芒叶一层层包裹而成的跟粽子差不多的糍粑。每一个成品都足有三四两重,因了混有碱水故,蒸熟的芒粽一般色泽微黄、味感清、脆,吃的时候若蘸上些许白糖,入口不但清甜且还脆爽无比。
     这芒叶两边有很锋利的锯齿,在各地的山上都随处可见。到了芒叶茂盛时,这里的人们都喜欢到山里割些芒叶回来包碱水粽。每次吃着这大大的碱水粽我都会想不明白这小小窄窄的芒叶裹出来的粽咋就能硕大无比的呢?一直以来都没机会身临其境的看人包芒叶粽,这回可赶巧了。我把手洗干净,捋起衫脚,正儿八经的坐在表嫂旁边,很有一股准备大显身手的气概。
     表嫂拿起一条长长的芒叶看似随意的绕两绕,放一些米,然后再绕一绕,再放些米,若绕到某个地方,感觉芒叶太薄米将要露出来的话就在原来的叶子上再缠上一根芒叶。以此类推,做成一个成品芒叶粽,正常情况下至少要缠三到四根长芒叶。我一边听着表嫂的“教导”一边尝试,只是自己的手实在是太笨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别说做好一个成品了,就连半成品也没弄好一个。看着表嫂一会就裹好一个,再一会又完成一个,禁不住的深深羡慕:多么灵巧的手呵,让人好生佩服啊!
     整个村子里的人住的大多还是泥砖房,泥砖房在现在的年代不但显得古老而且还显得沧桑。来到村头一间破房子里,姑妈正在一拉一推的用磨勾推动着磨石。山外的人在好多年前就已改用电磨了,如此原始的磨法平时还真的是少见。看着姑妈轻轻的往前一推,在转弯处时再轻轻的往回一拉,这白花花的豆浆就顺着磨心流到一个接浆的红桶里了。
    这磨勾推动磨石的“咯吱 ”声和豆浆落桶的“滴答”声,还有姑妈那一推一拉的动作,此时在我的眼里都充满了诗意的诱惑,感觉好像再也没有什么乐音和诗歌能比这更动人的了。我兴致勃勃的连声嚷嚷着怎么的也要尝试一下推石磨。
    姑妈笑吟吟的下来,我乐滋滋的站在姑妈刚才的位置上,把双手放在磨勾的把手里,学着姑妈的样子,稍微的一用劲往前一推,嘿,这磨石还真的是动了。正得意间不曾想到转弯处该往回拉的时候,不管我如何的使劲这石磨却再也不动一下了。
     我很用力的使了几次劲,还是无法让这石磨正常的运作起来。姑妈看到我“咬牙切齿”的样子,禁不住哈哈的笑着说:“使蛮劲是没用的,要使巧劲才行的啊!”
     哦,巧劲?这磨豆子难道也蕴含了“四两拨千斤”的道理?我边听姑妈的指示边思忖,可我啥劲都使上了,这石磨还是毫不为我所动。无奈,只得放下磨勾,缴械投降。
      中午时分,我们就吃上了滑嫩的豆浆和甜甜爽爽的芒叶粽。在我们的强烈要求下中午的饭桌里摆上了好几盘新鲜的家常蔬菜,我们这几个分散在韶关市各县、镇的亲友,每夹起,一块青菜,嚼两口,都要惊呼一声:哇!好甜!
      惊呼声多了,弄得坐在一旁的表嫂满脸的惊异之色:“这菜真的有你们说的那么甜吗?我怎么就吃不出甜味?难道住在城里的人的舌头和山里人的舌头不一样?”
      表嫂特幽默的一席话,让我们几乎喷饭。
     “不是我们的味蕾有所差别,若你也住在城里,每天吃的是‘苏丹红’鸡蛋、啃的是‘塑化剂’食品、喝的是‘三聚氰胺’、吸的是汽车尾气,你舌头的感觉就会和我们一样的了。”我笑着和表嫂说起了这些“都市流行病”。许是我刚才说的那些于我们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事,于,表嫂,却是头一次听吧,这不,把个常年两耳不闻山外事的表嫂听的一愣一愣的。
      落日的余晖慢慢的褪去了它那橙色的光芒,黄昏的旖旎很快便洒满了整个村庄。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情,尽管对它有着千般万般的难舍依依,毕竟,我们不属于这里。当袅袅的炊烟挤满了恬静的乡村时,我们伴着一路的虫鸣,愈行愈远.....       
2011/8/30 0:04:48 发表 | 责任编辑:冯春华
本文共有评论 1 篇︱已被阅读过 731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6899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