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散文>>童年趣忆
 
童年趣忆
  文 / 黎红梅
    



    “萤火虫,挂灯笼,飞到西来飞到东,小儿女,不知愁,追看萤火到村头。”曾几何时,这些歌谣总是在我的记忆里打转。当仲夏的风带着丝丝凉意迎面扑来,或是在月朗星稀夜独倚栏杆遥望星空时,这儿时的童谣就会一次次的穿越时空隧道,一遍遍的在我的灵魂深处萦绕。 
    在我的记忆里,儿时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那是十分有限的。童年里记得最多的是母亲的劳碌,母亲似乎总是有干不完的活。故在我刚刚学会走路,母亲就把我给寄养在外婆的家里。
     许是“隔代亲”的缘故,外婆对我十分的宠溺。许多年以后,我长大成人,眼前老是出现这样的一幅场景:外婆牵着我的手,在小巷里来回的走动,或是在布满星星的夏夜,外婆轻摇蒲扇,边纳凉边柔声的哼着“明月在,清风楼,几人今夜看牵牛?七姐俏,牛郎穷,喜鹊搭桥去相逢”的歌谣。而趴在外婆膝盖上享受着蒲扇带来的清凉的我则遥望着深蓝色的天幕,学着星星的样子不停地把眼睛眨呀眨的。
    我的童年时光还没赶上改革开放后带来的好光景,那时没有电视看,也没有玩具可以消遣,唯一的乐趣就是和小伙伴们凑在一起玩跳皮筋、老鹰抓小鸡.....玩累了,还会时常的把屁股朝上,把头埋到胯下倒着看世界,这时的树、房子、天、地,整个世界都是倒着的,感觉挺好玩,经常乐此不疲的。
     村外有条宽约一米左右的溪流,那时的鱼儿异常的多,许是生态环境好的缘故,立在溪边通常都能看到鼓着眼珠子的小鱼在溪水里穿来穿去。夏末秋初是鱼肥虾美的季节,我们经常拿着个破竹篓,屁颠屁颠的跑到小溪边,仔细的寻找出水口较小的地方把竹篓放好,然后赤着脚,捋高裤管,走到大概离竹篓二十多米左右的上游,跳下水手拉手的往下走,美其名曰为“赶鱼”,目的就是想让小鱼儿全部都钻进竹篓里而成为我们的“囊中之物。”
    等日落西山头,我们把这些“胜利”果实按照平均分配的原则“分赃”好后,一般就地把鱼的内脏挤干净,用根小竹篾串起,再洒些早就用火柴盒备好的盐粒,就近寻个宽阔处,然后找些干树枝、干茅草,点燃,把竹篾串起的小鱼放在窜起的火苗上慢慢地烤。等鱼的两边被烤成橙黄色、且能闻到一股子焦味了,就说明这鱼已经烤熟可以放心的吃了。虽然这鱼吃起来有些焦腥,但在那个缺肉少腥的时代,我们却感觉这可堪比天下之美味了。现在偶尔的想起,唇边仿佛还余香袅绕。
    记忆最深刻的还是这里别开生面的“闹新房”习俗。
    婚礼一般是在祠堂里举行,时辰一到数挂鞭炮齐鸣。此时牵亲的大婶会指挥着新娘新郎拜天地、拜父母。等新娘新郎拜完天地后,宾客们方可入宴席喝喜酒。
    晚宴酒席散后,就到了热闹非凡的闹洞房时刻了。闹洞房的名目繁多,而最具这个村庄特色的要数新娘“掏鸡蛋”了。
    “掏鸡蛋”,顾名思义就是几个正在闹洞房的小伙子把新郎四平八仰的按倒在婚床上,把三个生鸡蛋放进新郎的裤裆里,而新娘的手则只允许从新郎的左脚裤管或右脚裤管里伸进,然后再把鸡蛋一个个的掏出来。据说,假如裤裆里的鸡蛋全碎裂了的话就会是个不好的兆头。若三个鸡蛋都完好无缺,则寓意“生生猛猛子孙满堂”。若三个鸡蛋剩两,则寓意“好事成双”。若三得一,则寓意“一丁独秀”。要是三个都碎了,则寓意“鸡飞蛋打”,那这小媳妇日后在婆家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小时候的我一直都想不明白这鸡蛋和生孩子会有什么关系?每次看完这别开生面的“闹洞房”,我都会对这“掏鸡蛋”游戏充满疑惑。但疑惑归疑惑,这并不影响我下一次去看闹洞房时欢呼雀跃的心情。而看新娘、闹洞房亦是我童年时光的乐趣之一。许是年纪小的缘故,也并没觉得有什么难为情的。倒是那些新娘子,羞答答的垂手站立,脸躁得通红。但习俗难违,所以,就算是生性腼腆的新娘都会态度认真的对待这个特殊的“村规民约”,基本上都能从新郎的裤裆里头把鸡蛋全掏出来。在我的记忆里唯一没把鸡蛋掏成功的就是住在村尾的二表婶,她进门的那天刚好停电,新房里只点起了几盏灯盏,不知是因为光线不够明亮还是因为她躁羞得心慌,三个鸡蛋都在摸索过程中被挤破了。
    此时说来这事也让我感到十分的离奇,这二表婶还真的是一直都没能够怀上孩子。这是否真的应验了那“蛋打鸡飞”的俗语?我不得而知亦无从考证,但婚后的二表婶,日子不好过,我倒是略有耳闻的。
    工作以后,我参加过许多婚礼,也见识过很多“闹洞房”的场面,但都没有一个有像“掏鸡蛋”那样让人啼笑皆非的习俗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习俗也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有些民风民俗也随着历史的变迁被遗忘在角落里,就如迎婚嫁娶的习俗也渐渐被新式婚礼所取代。据说,那个曾经热闹非凡的闹洞房“掏鸡蛋”习俗也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淡出人们的视线了。

2011/10/4 6:57:07 发表 | 责任编辑:冯春华
本文共有评论 1 篇︱已被阅读过 852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9963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