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山里的孩子,相信都有或多或少、或深刻难忘的上山砍柴的经历。
出生于70年代末农村孩子的我,那个年代刚刚处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起步阶段,工业技术,农业生产都相对落后,加上家乡交通塞堵,山高路陡,只能用煤油灯或蜡烛,是个典型的贫困县,根本没有用上电,不能像现代家庭用上五花八门设备先进的电饭褒,电炒锅,热水器,电烤炉,方便又快捷。那时能用的还是最原始的东西---柴,烧柴做饭,烧柴热水,烧柴烧火……一切靠烧柴木来维持日常的生活饮食,而这柴木不会从天上掉,地下随手给,靠得是花力气花时间上山去砍了,砍柴就成了我童年生活的一部分,伴随着我长大成人。
小时候,周末一放假或寒暑假一扔下书包,约上几个同村伙伴就出发了,每个人的柴刀不用手拿着,柴刀放在腰间系着的刀销上,刀销两头拴根绳子,然后两根绳子绑在肚皮皮带处系紧,砍柴时不碍事,柴刀拿来取方便。到达目的后伙伴们分责任包干区,说好谁砍哪个片区的柴木,其他人不给砍的,分配好后,各就各位分头砍柴去了,一片青翠茂盛的树木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伙伴们懒得花时间去欣赏,此时迫切的心情是收获柴木“成果”,砍更多的柴木与同伴们试比多少,看谁的柴多,谁的柴大把,并得到大人们的赞扬。
其实砍柴也有技巧的,要观察树往哪面倒,你最后要站在另一边,防止树断砸伤,同时先把主干砍断,后砍支干,最后砍去小枝和叶子,然后把主干和支干丢在空旷的平地上集中叠放好。待柴砍好后,就准备绑柴了,绑柴的工具可不是我们想象的是绳子或铁丝,而是山上土生土长的滕或软小树杆,把砍下的滕或柔软的小树杆,拧上几圈,平铺在地,然后把砍好的柴按头尾方向放在滕或柔软小树杆上面,最后用滕或柔软小树杆捆绑柴木打个死结,严严实实,非常牢固。等小伙伴砍的柴准备就绪后,把它放在肩膀上,一路上有说有笑,停停歇歇,哼着歌儿,就把柴背下了山。在途中,偶遇山上有野果子那就高兴地脸上笑开了花,即马卸下柴先,就跑过去了摘起了野果,饱餐一顿后,大家带着品尝果子的余味,又开始上路把柴背回了家。
砍下的柴背回家后,因为是湿得含有水分等晒干后才可以烧饭做菜,所以每次背回来后,就竖靠在屋东边的墙上晾晒,一个暑假或寒假下来,一把把柴靠满了整个几米长的墙,真像一个展览厅把优秀的成果供给游客鉴赏。当得到长辈或同伴们夸奖时,心里感觉甜滋滋的。
201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