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评论>>诗歌承载着时间的重量
 
诗歌承载着时间的重量
  文 / 李国荣



    首先我对几位年轻诗友的诗集出版表示祝贺!当然,这个喜事也是我们五月诗社、青年文学会的喜事。回头看看五月诗社30年的作为,尤其在十多年间对文学青年的梯级培养,淡泊而又坚韧地把文学作为社会和未来的事业去建设和推动,然后一次次春华秋实。用已故诗人海子的诗来描述:“一些花高高地开在树上,一些果深深地结在地里”。
   陈晓燕、徐健丽和江永强三位年轻诗友的处女诗集我是昨晚上才开始读的。虽然十年来已经很少读诗和写诗,诗的味觉有点钝化,但是,我还是从三本诗集中获得了阅读的快乐。我读到的是有温度的诗歌文本,有审美愉悦的诗歌形象和诗人情怀。三位诗歌写作者都是80后的年轻人,他们很自然地把爱情这个文学母题作为主要的抒情对象;他们还以敏锐的感受力去抒发对亲情、乡土、生命和自由精神的体验和感悟;对于当下中国的社会和现实,他们都以一个在现场的真实的个体感受来发言,这其中特别是江永强的诗歌,作为一个男性的社会角色,有更多更积极的介入。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受众的接受心理是从别人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诗歌的传播也属于传播学的范畴,诗歌传播就是要让读者去发现美和精神力量,进而达到心灵共鸣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这三本诗集的出版和传播,一定有着这样的价值和意义。
    作为最高级形态的文学,诗歌也是技术的语言,或者说是技术的艺术。诗歌写作是一种高智能的创造活动。这就要考察到诗歌写作者的技巧和能力。陈晓燕的诗集《我打宋词走过》让我有点吃惊,没有想到一个20岁出头的写作者具备这么好的诗歌语言技巧。我还记得台湾诗歌现代派的代表洛夫先生在诗歌探索和实践中改造中国语文语法的努力。陈晓燕的诗歌语言是非常鲜活的,特别是在把虚词具象化、实词抽象化方面的实践,在运用通感等文学修辞的努力。因为语言感受力和组织力比较强,所以她的诗歌展现出来的意象既陌生化又很鲜活,也让读者从她直接抒情或歌谣式的抒写里更好地解读到她的诗歌世界。徐健丽的诗集《爱,圣洁的倾诉》展现的是一种比较纯净的姿态,是一种散文韵味的自然抒写;江永强的诗集《云的内心》展现的是一种非常生活化的姿态,他在抒写80后面对的当下中国社会生态时,表现出新闻人的角色意识和真实美学。
   我觉得,三位年轻的诗歌写作者已经走到了一个较好的起点上。但是,这三部诗集还有一些缺憾,在意象营造上需要有更多的创造;立意需要更开阔和具有新意;语言需要更凝练、精致,以免因言害意,伤害诗歌的韵味;在诗歌写作中需要有一定形式感的追求。希望三位诗友在今后的写作中积极实践和探索,诗艺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诗歌承载着时间的重量。它在内在价值上完成对诗歌写作者灵魂世界的构建,让我们和海德格尔一起诗意地栖居,喂养一个人一生的精神生活。在外化的社会价值上,诗歌的传播点燃世界。
    华莱士•史蒂文斯说:诗帮助人们生活。
    工业社会的人们疲于奔命,这是一个精神焦虑的时代。因此,这也是一个最需要诗歌的时代。
    祝愿大家与诗歌同在!谢谢!

    (本文是10月22日在韶关市青年文学会新著出版研讨会上的讲话稿)                          
2011/10/25 20:20:54 发表 | 责任编辑:桂汉标
本文共有评论 5 篇︱已被阅读过 489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2459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