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可以永远摆脱孤独,人性灵深处本来就是孤独的。
人,是因孤独而生的。
天地初开时,女娲娘娘炼石头补天后寂寞孤独的感觉袭来,且在无限地阔大着。女娲娘娘为了消减寂寞孤独的感觉,用黄泥捏出了一个不同于自己的小人儿,看着这个可爱的小人儿,女娲娘娘依然看得到孤独在无限阔大的影子。于是,女娲娘娘又照着自己的样子捏出一个极象自己的小人儿。女娲娘娘纤美的双手让天地间有了男人与女人,望着立于天地间的这一对男人与女人,女娲娘娘还是感觉被无限的孤独淹埋着。
蓦然间,女娲娘娘让手中的柳枝飞舞起来,黄色的泥浆翻滚如潮,一个个男人与女人在柳枝下有了鲜活的生命。但是,女娲娘娘却把孤独的种子深深埋进了男人女人的心魂深处。
人,为了减少孤独寂寞的咬噬与折磨,用性灵与智慧衍生出了亲情,接着爱情也带着花的芳香一点点在生命里蔓延生长开来,然后,又有了友情的温暖。亲情的呵护,爱情的溺宠,友情的馨香,还是不能把寂寞孤独的感觉填满。于是,人又有了权利的欲望,名利的欲望,占有掠夺的欲望,以及各种各样娱乐的欲望,欲望的丛生让人多了好多累的感觉,累的感觉挤占了一些孤独的空间。虽然孤独因累而少了一些,但是,累比孤独更让人有负重窒息的感觉。性灵之人,为了减少累的感觉又时时用理性与人性控制着欲望的膨胀。
对孤独恐惧到极点的人是好可怜的,他们害怕孤独就拼命地放大着自己对权利的欲望,名利的欲望,娱乐的欲望,孰不知孤独是无孔不入的,他们越想摆脱孤独,越是孤独。生命走到尽头时,他们就成了最孤独、最凄凉的人。那些不被权利、名利、娱乐等欲望所负累的人,虽然可以操纵着欲望,有着孟尝君的热闹与繁华,但是,孤独也会在华丽过后袭击着他们夜空下的清梦。
人,是孤独的产物。孤独,有一点点缝隙就会疯狂地生长。没有人可以真正地逃脱那与生命同生的孤独。不管,他是圣人,还是凡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孤独,每个人的孤独是不同的。一个人,是读不懂另一个人的孤独的。然而,人心魂深处却在好渴望有人能读懂自己的孤独。人苦苦寻求那份读懂自己孤独的感觉,支撑着生命行走的每一个瞬间。
孤独,是人天性的东东,不是用来摆脱的。而是,用来享受的。学会享受孤独比一味的摆脱孤独要轻松快乐的多。孤独不仅仅是生命存在的一种状态,也是,生命一种别样的财富。
当我们把孤独享受成美好与幸福时,孤独之花绽放,在花开的声音里,我们听到了女娲娘娘发自内心的微笑,如秋天长空下的风铃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