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散文>>我们是天的孩子
 
我们是天的孩子
  文 / 范芯
               


    
    终于结束缺氧的状态了,离开那充满消毒水味道的地方回家的感觉真是舒服。这一段时间是我喊天喊得最多的日子,想想,人之所以一遇事就喊天,或哭天,就是因为人太亲天了。
    天,是什么?
    天,不是上帝。
    天,也不是神灵。
    天,是自然。
    天,是宇宙规律。
    天,是万物之源。
    天,是敬畏之心。
    早在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伏羲氏,通过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发现万物都有其自然的规律。于是,他画“一”生天,让一切都在天的变化里衍生。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变化,天的力量是多种力量的相互转换与平衡,天的变化与转换形成一个圆,圆是天,是变化,也是平衡。天的变化与平衡,给予了万事万物生生不息的动力与源能。
    在一个又一个变化与衡里,人学会了观察,人学会了思考,人因观察与思考而日渐有了智慧。从此,人一步步走出了动物界。不管,人离开动物有多远,人骨子里对天的那份亲情不会变。静默或无助时,人就会大声喊天。因为,我们,是天的孩子。昨天是,今天是,明天还是。
    我们是天的孩子,所以,喊天就象喊爸妈一样。喊天,就是想引起天的注意,就是想天的呵护,就是想更亲近天,就是想天在意我们的存在。
    天,于我们来说只是潜意识的存在,而不是我们信仰。因为,我们这一代人是在文化断烈的大环境下长大的,我们所能知道民族的文化与精神只是寥若星子的点点珠片而矣。文化的迷失让我没有认同感,没有归属感。在一个特殊的年代里,我们亲手砸碎了自己天的文化与信仰。让我们从此失去了敬畏之心,从此飘浮着的精神没有了依托的家园。拭问:没有根基涵养的文化与精神能够厚重的起来吗?我们搬来所谓先进的科技与精神入本土,可毕竟它不是土生土长的文化与精神啊,能不得水土不服之病吗?更何况咱只学得人家的硬件,却把人家的软件文明狠狠地丢弃了。
    做人,我们应该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我们应该知道自己那土生土长的文化与精神之根在哪里,我们应该知道那天之文化的神圣感,我们应该有对自己精神信仰的那份敬畏心。我们需要远离轻浮的自己,我们需要轻盈的魂魄,我们需要用自己的文化与精神涵养自己,我们需传承我们自己的文化与精神。
    传承自己的文化与精神,不只是浮浅地陶醉在自己几千年的灿烂文明里。而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打捞,去过滤。许多人都说国外的制度如何如何文明,如何如何先进。那是他没有细读咱们的《论语》,没有细读咱们的《庄子》,没有细读咱们的《孟子》,没有细读咱们的《易经》,没有细读……
    早在几千年前咱们就有关天下大同的政治理想,那是世界上最早的共产主义。说到唯物主义,咱的老祖伏羲那才是始祖。惭愧啊,我们惭愧对祖先!如今,除了骨子里我们那不自觉的天之信仰。对天的敬畏之心,存在的最完美的地方就是青藏高原之上了。
    看,那漫天的经幡攀升,我会随着经幡而攀升。经幡上有着人对天的信仰,有着人对天的敬畏。经幡如云,云似经幡。雪山再也强大也被经幡与云漫过。因为,经幡与云上赋着人的魂魄。云与经幡携着人的魂魄去走进天,天敞开怀抱拥抱着云与经幡,还有那人之魂魄
    从徐家树老师发第一张动感的云与经幡图片开始,我就爱上了那赋满灵魂的云与经幡。每每面对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云与经幡时心都有种朝圣的感觉,我所朝的圣是天。雪山上的云与经幡用柔软的力度缠得我无法自拔,那一幅幅朦胧的前世影像一点点流泻出来。于是,我就一半在尘世,一半在天前。天眸里的温情暖着我久失信仰的心,无助的我听到了天簌之音,那乐韵里有:心的呼唤,有风的哨声,有云的歌唱,有灵魂震颤,有天的眼泪……澄明的天把所有的经书念破,一颗信仰之心,于敬畏之中只感觉一身清白好轻松。 
    人啊,只有信仰在心中,那孤独和寂寞的感觉才会越来越瘦。只有心怀敬畏,幸福和感恩的心才会越来越丰满。人是世界上最需要信仰与敬畏的动物,因为人是世间最脆弱和最具力量的动物,只有信仰与敬畏才能让人那脆弱和极易失控的心得到很好的呵护与约束。
    信仰,是一种坦然的敞开,一种幸福的感恩,一种美好的臣服。
    敬畏,是一种纯然的自律,一种清晰的界限,一种神圣的爱敬。
    信仰与敬畏,让人有了家的归宿感。
    我们,是天的孩子。
    天,是我们的信仰。我们对天要有敬畏之心,凡事合乎天之自然规律才是正确的。我们不能跟天斗,跟地斗。违背自然规律,就是自掘坟墓。看看,日渐升温的温室效应,那不是天对我们的惩罚,而是我们自己种下的毒果。
    天理,是合符自然规律的道理。道理是直的,但是,走进道理的路是弯的。
    天下,没有不弯的路,但是,我们要尽可能地少走些弯路……
2011/12/1 2:26:18 发表 | 责任编辑:冯春华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已被阅读过 483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9193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