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集《给心一个出口》后记
越过喧嚣的红尘,越过季节,越过岁月的河流,循着缪斯花园的芬芳,我一路追随而来。
如果说,有一种爱,能给生活带来更多的渴望和思考,能让心灵越来越清澈和宁静,那一定是诗。
至少,对于我,是这样。
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我,在海边度过无忧而难忘的童年。那个缺衣少物的年代,在奶奶满满的爱里,数海浪,听涛声,赤着脚在大海边奔跑的野孩子,成了我童年不可磨灭的印记。至今,那一片蔚蓝的海,仍时时缭绕我的梦境。
所以,我一直希望我的诗能像大海一样蔚蓝清澈,朴实情深,有涛声响过的余音。
对于诗,我是挚爱而虔诚的。和诗的相遇相爱,始于我的少女时代。那时候,一只死去的小鸟,一片飘落的枫叶,一滴透明的雨滴,都可以是我抒情的事物;那时候,在舒婷,北岛,顾城等人的朦胧诗里,一次次让心沉醉;那时候,拿着自己幼稚青涩的文字,去找刚刚成立的五月诗社社长桂汉标老师指导;那时候,天真的做着纯美的文学梦.....
在诗歌这条僻静的山路上,我像一朵云,一直以欣赏和喜爱的目光,默默的爱着注视着,从未远离。虽然我没有接受过系统全面的诗歌写作学习,没有写出过很好的作品。直到三年前,在经历了一次巨大的苦难挫折和疼痛之后,我才真正的走入诗歌的世界,行走在诗歌这条小路上。 子曰:“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是诗歌可抒不平之怨,言心中难解之殇,寄情山水的本性使然。多少个无眠的深夜,我与诗歌谈心对话,把心溶入一个个跳动的词语里,难言的伤痛,都化作笔下一句句跃动的分行。可以这么说,这本诗集,是我一段苦难岁月的纪念,溶入了我对生活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向往,对理想破灭的不甘,以及疼痛过后得到的感悟,是我人生过程一个阶段的总结。
关于我这本诗集的出版,说来也是我和缪斯,和五月诗社,和桂汉标老师的缘分未泯。如果说二十多年前,我和五月诗社,和桂老师擦肩而过,那么二十多年后我再次和五月诗社和桂老师的相遇溶入,就是冥冥中上天给我的补偿。说到这里,要感谢五月诗社的副社长,韶关日报的编辑主任冯春华老师。今年四月,我把自己三年来写的一些作品发送到冯春华老师的邮箱,请他给予指导。对于冯老师的诗歌作品,我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已经阅读熟悉并且喜爱,那时五月诗社自己印刷出版的第一辑丛书我一直收藏着,其中包括当时韶关五月诗社年轻的诗人黄海凤,冯春华,邓妙蓉,张凌等人的诗集。冯老师看了我发过去的诗歌以后,给了我积极的鼓励和指导,还把其中一些比较好的作品陆陆续续的发表在韶关日报,这无疑给了我极大的动力,我对自己的作品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投入写作。冯老师同时 告诉我,五月诗社一直在活动,仍是桂汉标老师在主持和管理,于是,今年五月,便有了我和五月诗社和桂老师的再相遇。 两个月前,桂老师告诉我,明年是五月诗社成立三十周年纪念,诗社要出版一套丛书,并且告诉我,我的作品够条件可以出书,我既激动又欣慰,自己的作品能够编辑成书,终于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在这里,我要衷心的感谢桂汉标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诚恳的指出我的诗歌存在的不足,帮我整理编辑诗稿,通宵达旦,极让我感动。有这样的师者,是每一个走在诗路上的行者的幸运。同时还要感谢冯春华老师,是他们帮助我圆了我的诗歌梦,圆了我心底那一个蕴藏了多年的蔚蓝色的梦。
对于写诗,一直遵循:诗在诗外。用发现的眼睛去思考身边的人和事, 透过事物的表象思考其本质,不断的感悟生活提炼生活,这是写诗带给我的最大收获。
世间依旧熙攘,我心依然朴素。我读书写字,只为让自己的灵魂更接近生命的真实。一片飘落的叶子;与一群飞翔的鸟相遇;岁月河流上那些跳跃的画面,我都在诗里诉说。
岁月是一条曲折的缓缓流淌的河流,诗歌就是河流上闪动着的亮光,因了这些亮光,我看到阳光看到花香看到绿树看到小草;所有的甘甜醇蜜,所有的涩如黄连,都在我的心中,在我的诗里一一交织,绽放;以及那些曾在灯下在指尖的等待和相遇,都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组成。今夜,我为无数个曾经深夜里的自己心折,若干年后,我想我也会为今夜的自己心折。
对于刚刚习诗才三年的我,还要走一段很长的路,但我已经向着涛声响过留余音的境界缓缓走来,那个蔚蓝色的梦,一直在我的天空,在诗歌的山路上引领着我前行。
最后,我还要诚恳的感谢冯春华老师为我的诗集拔冗写序,对于他和五月诗社的师友们,我已不止是感激。
2011.12.18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