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清楚是为了什么,也许是新鲜吧,在马尼拉我常常坐花车(公车)。
中国大陆的公交车固定叫一路,二路,几十上百的线路,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也有固定的站点。在马尼拉坐的花车,是不分线路的。看到是绿色的就上,这是朋友告诉我的,它正好载我到目的地。这倒也简单,每次上车就买十五披索(人民币二元四毛)车票。第一次,我付了二十比索买票,售票员退回五披索给我,我感觉自己乘车距离很远,应该付那么个价钱,是弄错了,用手比划着表示不用找钱给我。因为语言不通,我无法表达,硬是不要,弄得车上的人都在笑我。车到中途售票员要我下车,我指着前面示意我要在那里下。肯定是我含混的菲语让人听错站名。等我下车时,售票员明白了,向我竖起大拇指,我也为他竖起一个大拇指。
起初,我上车后就在靠近车门的空座位坐下,专著的等待我的站点的迎候。后来我发现,人们上车后大都往后面就坐,而原来坐在后面的乘客在其他人都就坐后,就开始往前面的空位子转移,他们是要在前面下车的乘客。车子在向前,车上的乘客就这样周而复始的轮换坐位。我豁然明白,这是一种良好的乘车秩序!
我问朋友,这是规定吗?他说,是习惯。
约定俗成,就象人们在马路上行走,总是靠右边一样,没有明文规定。
在中国老家,有时我也坐大巴。一次,因为拥挤我在车后无法购票,一位乘客把我手上的钱拿过去,然后交给前面的人。钱就这样从人们的手上一直往前传,直到售票员的手上,然后车票再传回来。后来在车上我多次把买票的钱往前面递,发现总会有人帮,别的乘客遇到这样的情况也一样。这也是约定俗成。
不管在那里,公交车上的乘客,每天的清晨都在拥挤中迎日出,傍晚,送晚霞收工。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良好习惯,一样的美德。约定俗成,是不成文的行为准则,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甚至是社会法律的蓝本和根据。
2008.6.9 马尼拉 发表于菲律宾《世界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