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评论>>在梦的星空下——黎红梅诗文集《灵魂的温度》序
 
在梦的星空下——黎红梅诗文集《灵魂的温度》序
  文 / 胡列志


                         一

    黎姓,在韶关地区不是很多,在我们五月诗社就更少。记得高中时的同学中有一姓黎的,觉得该字书写繁难,一连练了不少遍,我终于记住。后来加入五月诗社,交往中有一位好兄弟姓黎,在曲江县文联任职,原来这个黎兄竟是我高中同学的亲哥哥。据说黎姓多为帝尧之后,再查百度,有文字描述,“黎氏,文可辅国武可卫疆,莼斋颍然立曾门。九黎和三苗,都是在中国南方土生土长的庞大种族,5000年以来,跟中华民族的关系至为密切,早已彼此融合为一体,不分彼此。黎氏名人辈出,为华夏贡献卓著。”我真是孤陋寡闻,幸好没有闹出什么笑话来。因此,当黎红梅出现在五月诗社Q群时,我很主动地与她攀起“老乡”来,犁市镇与龙归镇原属曲江县,说老乡也沾得上,可黎红梅不认我这个“老乡”。还未谋面,就认为她肯定是个倔强的妹子。2010年9月30日,中国移动韶关分公司与我们诗社联合,成立“红段子创作基地”,在中山公园举办挂牌仪式,在参加的美眉中就有黎红梅。见了面,黎红梅的真面目,完全打破我的主观猜想,文弱,怯生生的,不主动与人攀谈。其时我负责拍照,在多张照片里,她都是标准的“跟班”。其中一张我放在我的空间里,题目叫“见到老师”,画面里,五六个女诗人围着桂汉标老师,很认真地聆听桂老师说着什么,黎红梅显得更加专注,然而位置却站在了最后。挂牌仪式和中午聚餐共两三个小时里,没有听到过她大声说过一句话。
    在后来的诗社两周一次的例会中,黎红梅是不会缺席的。她总是找一个比较偏的座位,像小学生一样,认真得几乎刻板。后来她自己说,进入诗社,就像找到了“家”一样,更像“久旱逢甘霖”一般,如饥似渴地学习着。然每次学习,黎红梅都要提前离开,再晚也不会超过十点钟,再晚,就没有公交车回犁市了。桂老师说,黎红梅与诗社结缘,其实很早,应该是十几年前吧。与桂老师曾经有过“火星撞地球”的一面之交,对五月诗社有过了解和向往,桂老师还见过她的作品。2010年的“回归”不是偶然,令人欣喜的是,黎红梅的加入,出人意料地为诗社增添了不少光彩。
    桂老师介绍说,在去年加入诗社后的起初一段时间中,黎红梅的诗文里,几乎找不到一篇(首)完整的,空间里的散文都很零散,连日志都是些琐碎的记录,看不出其个人的写作能力。但很快,桂老师发现,黎红梅是个“潜力股”,不到两个月时间,她在学习例会时交上来和上传到诗网的作品,就透显出一股灵气;原来空间里的文章,经简单的点拨,她便能自行梳理,整理成文。在得到桂老师等长辈和诗社诗友的肯定和帮助后,黎红梅创作的激情被点燃了。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黎红梅的作品频频在诗网发表,在诗网的作品排行榜中节节攀升,现在已经超过我,进入诗社五强。她的作品还得到韶关日报副刊部冯春华、陈忆文等编辑的欣赏认可,有不少的诗歌散文见诸报端。更让人欣喜的是,在我市各级各类征文比赛中,黎红梅的作品往往脱颖而出,在过去的一年中获奖接近十次之多,被诗友们称为“获奖专业户”。值得一提的是,她的诗文,还被泰国《中华日报》副主编梦凌女士看重,选编在该报发表。


                          二

    黎红梅的作品,以现代诗歌和散文为主。
    在这次选编中,我们主要从她发表在诗网的240多篇(首)作品中编选,精选出100多篇(首),编成四辑。
    黎红梅的生长环境和现在的工作环境都在基层,对底层群众比较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对普通百姓的感情。作为乡镇街道社区的一名工作者,每天面对的就是民生现状。在长期的交往与碰撞中,黎红梅除了从政策的角度思考问题外,也常常从情感角度看待和解剖问题,具体的表现就是写出了不少关注民生问题的好作品。如写流浪汉的《高贵与卑贱》,写乡村记忆的《与一碗油茶相遇》,写茫然的民工的《民工的困惑》,写环境恶变的《家乡的小溪》等。在《高贵与卑贱》中,作者把生活在最底层“卑贱”的民众与高高在上“高贵”的富人们的矛盾,也就是当今的社会的一个大问题——嫌贫与仇富问题,设计为一个流浪汉的瞬间遭际。“大路边/ 有点冷清寂寞/ 午后的斜阳/ 拉长/ 一个模糊的影子”。这是生活环境的描状。接着用特写镜头,推进,拉近:“头顶/ 一堆乱蓬蓬的草/ 怎么看/ 都没有/《昭君出塞》的/ 落雁美感”。这时,一个在恶劣环境下生存挣扎的“贱民”形象就已活现起来。然而作者并没有停止对对象的进一步刻画,作者的笔触,已不是简单的描摹了:“有点衰老的影子/ 在垃圾堆里仔细的刨着/ 仿佛/ 在找寻五千年前/ 留下的梦”。这不正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苦苦追求而历尽艰辛的写照吗?生活和社会的不公,就在于付出与获取的不对等,为什么呢?刘三姐歌中唱道“不是生来就命苦,财主有把铁算盘”。分配的不公和某些权贵们对普罗百姓的漠视,多少人在为生存而奔劳!可是,纵然“路有冻死骨”,仍见“朱门酒肉臭”:“一辆标志着高贵的银白色/ 轻狂的溅起/ 一片已腐朽的渍水/ 唱着歌/ 呼啸而去”。这种对比,已是很平常,甚至是我们司空见惯了的。这就是“我们心中有而笔下无的”东西,这不正好敲醒大家几乎麻木的神经吗?再看看“卑贱”代表的反应吧:“终于/ 他直起了躬着的腰/ 劣质衣服上的/ 点点如墨水印/ 宛如一双双失神的眼/ 看着渐去渐远的/ 银白/ 一声叹息/  久久/ 飘荡在/ 有点空旷的午后”。是不是准确贴切地剖析了当代老百姓的某种心态——愤懑而无奈!这首诗的意义在于,把当前我国社会的矛盾推举出来。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应有的现象。当两极形成的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新的革命就会爆发。一个基层的工作者,如此地忧国忧民,不正是一个诗人的责任感吗!别林斯基说过:“诗人谈到‘我’的时候,就是谈到普遍的事物,谈着人类,因为他的天性里就存在人类所感觉的东西。因此,人们能在诗人的忧郁中认识自己的忧郁,在他的灵魂中认识自己的灵魂。”
    我发现,在黎红梅的诗作中,具有理趣的篇章还不少。如《谁,更该念弥陀》、《吹破》、《月季与玫瑰》等。这类诗章,比之于关注民生疾苦的作品来,从写作手法上更进了一步,换句话说就是写得比较有“诗味”了。打个比喻,如果前者是书法里的“正楷”,而后者就是“行书”了。我们从她的这些作品中可以感觉到作者语言的顺畅与凝练,往往严肃沉重的话题,被她“轻描淡写”解决掉了。如《月季与玫瑰》:“只因为你/ 少了/ 一种标签/ 在玫瑰面前/ 注定/ 失宠”。我看到这里,不禁拍掌,这几句简短的诗行,把困扰我多年思之不得其解的问题一下子搞清楚了,好过读多少本《人生指南》之类的说教文章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黎红梅是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找到了写作理趣诗的门道了。我这个教了几十年书的人,真该好好向她学习。
    而我更欣赏的是黎红梅的另外两个题材的诗歌。一个是黎红梅心灵的独白,这一类诗歌,触及她的心灵深处,让我们窥见其灵魂的脉动与歌舞,感知得到其灵魂的温度,这恐怕就是桂老师要把她这本处女作取名《灵魂的温度》的一个缘由吧。另一个是她的情诗。有幸负责黎红梅文集的编辑,让我反复阅读她的诗文,心灵独白和爱情两类题材的作品占据了黎红梅作品的半过。在选编时,我主张把这两类作品作为重点来看待,但由于受印张的限制,最后还是忍痛拿掉了不少篇目。
    先说说她的爱情诗吧。
    我是相信内容与形式统一的,但事情也会常常例外。黎红梅不妖艳,也不是热情如火的类型。她给我的印象,一直是平静中带着少少的怯懦,以至于至今为止还没有跟她开过一次玩笑。在诗社所有活动中,她是说话最少的一个,连照相都是总是被姐妹们拽着完成的。在一次QQ聊天中,我把我的一些遭遇和困惑说给她听,得到的是一连串的安慰与开解,我忽然觉得这个人不简单,最起码不是我想象的那样简单。她是很通人情的,很懂情爱的,换一种说法是很有女人味的。而她平常的平静甚至近乎冷淡的外在表现和内心的丰富、热烈的矛盾,是如阳光下的一棵大树,向阳的一面熠熠生辉,背阴的一面阴凉暗淡,但绝不是伪装。所以有时候我会在这个问题上多想上一想,是不是黎红梅在人生的旅途上有那么一点不顺意呢?还是看她的诗歌吧。“年华在寂寞里埋葬/ 梦里/ 桃花落满肩/ 你/ 却不在我的身边”。(《期待谁的存在》)直接吗?直接!婉转吗?婉转!“年华在寂寞里埋葬”,多么的诗意,多么的脉脉含情。已是“桃花落满肩”了,而你在何处?是期盼,又是幽怨。这种情绪,在《中了想你的毒》中也有:“那朵开在峭涯上的/ 雏菊/ 依然绽放着/ 孤独的美丽/ 只为了一个/ 信守的诺言/ 封存了芬芳”。黎红梅的心是怀旧的,谁没有一段美好的初恋?在《那年那月我和你》中,她一咏三叹,反复叙说叫人回味的“那年那月”。黎红梅的心又是有憧憬的,人之常情也。看这一首《何处是心的归程》,值得推荐:“午夜的星星撩拨着/ 翻飞的思绪/ 不经意间你又来到了/ 我的字里行间/ 每一次呼吸/ 都灌注有你……经年/ 握了一把荒凉/ 你/ 选择了遗忘/ 滚滚红尘再次相遇/ 是意外还是尘缘?”黎红梅正享受着“柏拉图”式的情爱,她《醉晕了相思》,然而却有《心结》,梦里常常呼唤《你,何时能走近》,虽然有不越雷池半步的《坚守》,可偶尔也还会吧《把思念嚼碎》《枉然》《传送心音》。我看到她《璀璨的失落》,狠狠地《把你,剪成诗章》。诗言情,黎红梅的文字恣肆铺陈,不应该只是文字上的游戏吧,不应该“夜深了/ 我窝进被子里/ 灵魂张开/ 幻想着/亲爱的你/ 今夜能走进/ 缠绵的梦里”呵。
    再说另一个题材。
    黎红梅这类诗作中,投射着一种忧郁、苦闷的感情,就像一滴“落寞的雨”,滴注在她的心田。“寒流主宰了冬日/ 秃枝上的鸟巢/ 裸露/ 雀儿单调的鸣叫/ 无力”。这种思绪,不是某时某刻的心境,而是一种情绪的沉淀。突然想到她的QQ昵称叫“凝望”,原来也有出处和解释:“风陪着我/ 止步凝望/ 粒粒雪珠/ 仿佛/ 是天空落下的白色眼泪”。是什么让她如此的失落、孤寂?是要挣脱某种藩篱?是要划清某种界限?不得而知。听诗友们说,黎红梅的情感世界缺少应有的阳光,经常如“伏在树上假寐的鸟雀/ 做着绿色的梦/ 怔忪的瞳仁里/ 倒映着/ 冬季的春意”。在去年下半年的一段时间里,黎红梅上传的诗作中,这类作品为数不少。如《独乐》、《模糊了记忆》、《吹瘦了诗行》、《凋零》等。犹如走失的孩子找到了家一样,她把心中积郁用文字向诗社的文友们倾诉。“颤动的笔尖/ 掬起曾经的感动/ 若文字能有灵犀/ 你/ 能否用温柔的方式牵我的手”。读她的诗,感受得到她在情感世界的挣扎:“花色斑斓/ 徘徊在桃林边缘/ 凝望/ 春天的一次花开”。(《花殇》)。她的迷惘,叫人担忧,还叫人心痛:“风/ 没有来/ 或/ 已经走了”。(《落寞的雨》)她的情愫,托物生发,或花,或草,或鸟,或霜,一一具象,让读者可感可触,使人挥之不去。
    后来又知,黎红梅在基层工作了多年,至今还是个社区的临时工,眼看着比自己后来的,甚至是学校刚毕业的都招了工转了正,一次次的从希望变成失望。更叫人惊讶的是,她辛苦奔忙,一个月下来才几百元的“工资”。难怪,“岁月/ 从我的左肩滑向右肩/ 日子刮去脸上的死皮/ 痛/ 真实的/ 就如尘埃落进了眼睛”。(《命运》)虽然这样,黎红梅是坚强的,情感和工作的双重困扰,没有把她压垮,尤其是加入五月诗社以后。通过参加诗社例会学习,参加各类采风活动,参加各种文学征文比赛,她心情慢慢开朗起来,脸色逐渐红润了,眼睛也有了神采,难得一见的笑容,时时地漾上心头。有诗为证:“诗的火把把冬的寒气/ 拒绝在窗棂之外/ 诗的星火/ 点亮了/ 幸福的神经”。这是她参加完2011年五月诗社新年诗会后,在《诗园采葩》中的句子。在另一首新年诗篇中她这样写道:“风尘仆仆的乘客/ 把疲惫/ 寂寞/ 孤独/ 统统/ 卸下/ 在梦想的车站/ 带着梦寐的鲜花/ 换乘2011次列车/ 继续前行”。(《时光列车》)如果要给黎红梅的诗风画一个阶段的话,那么2011年伊始,是一个转折点。很高兴,此时的黎红梅不再是抑郁和苦闷的了。“一曲天籁般的草原清音/ 激起一片辽阔的绿梦/ 音韵回荡在宽广的心路/ 充塞着爱的时空”。(《草绿色的梦》)这不是少女的情怀吗?这不是花枝招展的春天吗?《思念,熟透了》、《恋歌》、《一个声音在苏醒》、《站在春天的门口》等,纯一色的喜悦和欢欣。今年三月的某一天,草长莺飞,春意盎然,我,桂汉标老师,梁红玉,还有桂头镇镇委书记秦正京等,应黎红梅的邀请,一起去探望她。当晚,她就写出《枕着月色探春》这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诗篇。“三月的桃花/ 充满金色的梦幻/ 硕红的花朵/ 深情的眺望/ 空中翻飞的燕儿// 枝条无声的搬动/ 身体里的绿/ 那跳动的初蕊/ 仿佛听到了/ 听到了/ 南风的呼唤//枝叶筛下的阳光/ 晶莹如玉/ 温柔的切割树的影子/ 照亮了我/ 如灰的眼眸//冒着芽尖的诗行/ 苏醒在这个温暖的季节/ 那葱绿绿的味道/ 清新如桂/ 如芙蓉//背对着自己/ 迎向你满月的眼/ 那如水的眸子呵/ 涌动着/ 涌动着/ 怎样的欢喜//月亮已高过云端/ 斑驳的夜晚/ 微微颤动的心声/ 悄悄的/ 悄悄的/ 枕着月色探春//因为你/ 只因你/ 今夜/ 无眠”。
    黎红梅的散文,已有不少成熟的篇什。在看完她的《伞下幽思》后,我马上写了一首小诗,算是对该篇文章的肯定:
读黎红梅《伞下悠思》——黎红梅的散文进步神速,令我击掌。

         我愿是抓着伞柄的另一只手
         我愿是伞上跳跃的一滴水珠
         我更愿是微雨中那一丝轻柔的风
         我要吻雨伞下那驿动的灵魂

         思绪  牵在谁的手
         铺满雨江
         情怀  为谁而开放
         已经天地苍茫

         淅淅沥沥   淅淅沥沥
         你就不会停吗
         伊人的脸
         怎还没有向这边张望


                          三

    今年五月底,五月诗社举办的儿童诗征文颁奖仪式在乳源民族实验学校举行,在获奖者行列中有一对母女,那就是黎红梅和她的女儿侯玉蓝,这正是五月诗社人才辈出后继有人的传统,当然也是黎红梅对女儿影响传承的结果。迄今为止,黎红梅还是没有吃上“皇粮”,仍然是“编外的一个”,但没有影响她对文学的梦的追求,也没有因此而对工作“偷工减料”。我们期盼黎红梅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写出更多的好作品。更希望,黎红梅的文学之路能够“吹糠见米”,通过文学这座桥梁,改变困顿的现状,这当然需要“伯乐”的出现。在梦的星空下,哪一颗是改变黎红梅命运的星星呢?我们热切地期盼着!
 
                                      2011年12月27日于粤北山城
2011/12/27 17:28:10 发表 | 责任编辑:桂汉标
本文共有评论 11 篇︱已被阅读过 691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1901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