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宾馆的二楼吃完自助餐出来,已近七点钟,参加会议的同行们三五成群地陆续走向街市。因为囊中羞涩,无论朋友们怎样热烈邀约,我还是不敢奉陪,独自搭乘电梯回房,借口自然是“有点累,要看新闻联播”等既苍白又别扭的滥调陈词。
张宏民浑厚的中音和李修平清晰的报道,很快把新闻提要灌进了我的耳朵。之后是让音画自由地飘散客房,我关注的是喷头射出来的水的凉热和镜子里时多时少的肌肉。我没有自恋情结,但关心身体的健康是人之常情,然而习惯容不得我仔细品评,十分钟后,我又重新看起新闻来。见记者炒了两碟“泪洒巴林”的冷饭和堆了几堆肥皂泡,我只好把数字一连串按下去,灵敏的遥控器把电视机害得无所适从,推出来一组闪烁不定的镜头和支离破碎的音乐与独白……
拉开窗帘,外面一片光亮,夜已降临了,华灯初上,色彩斑斓。忽然记起此时此刻自己正处在繁华的南国都市的星级酒店里,并位居高层。站在窗前,有种横空出世、凌驾一切的幻觉。用什么来描述与形容广州美丽的夜景呢?怎么样才能拥有眼前这扑簌迷离的世界呢?对美好的冷静参究,对繁华的拥抱欲望,使我心潮激荡,浮想联翩。一位外国文豪说,最澎湃的是大海,比大海更澎湃的是天空,比天空更澎湃的是人的心。是啊,黑格尔的哲学,柏拉图的空想,佛洛伊德的理论,乃至一个普通人的一个小小的构想,何尝不涌动着情感的惊涛骇浪!就算一个碌碌无为的贩夫走卒,他的一生难道就不曾闪耀过深邃的思想火花?或许我的胡思乱想也能有所收获哩。这种波动的思绪仅仅延续了几分钟,因为我已不是花季少年,生活的风霜雨露早已把疲惫的心一层层冷却。
下午三楼国际会议厅的议程,又浮现在脑际。评审专家们没有表情的面孔,象特写镜头,一格一格地从空中向我推过来。从把研究成果交上去的那一刻起,每个人的心中都塞满担心又怀着希望。在希望中等待是痛苦的,在他乡的孤独更是痛苦的。远在几百里的家,现在一定是处在忙乱之中。本来忙碌的妻正准备晋升中级职称考试,白天上班,晚上还要去外语短训班学习,下课后又要照看才八个多月的儿子;儿子呢,不懂言辞不会行走,只会咿咿呀呀满地乱爬;父母年迈且住边远的乡下。本来,心中有亲人是不孤独的,可是千山万水的阻隔使亲情成了牵挂。额头的皱纹不就是在思念与牵挂中爬上来的吗。
凝固的时间似乎留恋这无边的夜色,对黎明的期盼让我焦虑不安,半是失落半是无助的复杂心情向我袭来。多么的想有奇迹发生——电话铃骤然响起,老朋友伸过来有力的双手……可是连敲门声也不知何时才能响起。
孤独是什么?拜伦说,没有方法能使时钟为我重敲已经过去的时辰,还有比这更为深刻而绝妙的注解吗?
人就是在苦难的历练与光明的向往中前行的,只有欢笑与快乐的人生是残缺的。巴尔扎克说“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南森也有一句哲语——人生至要的事是发现自己,所以有必要偶尔与孤独、沉思为伍。
啊,孤独,不是人人都可以遭遇孤独,更不是人人都能够懂得享受孤独;当孤独与你握手时,接下来与你握手的可能就是鲜花和掌声……
2000年8月26日于广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