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汉清诗作《风中》随想
一个手里牵过怀里抱过的孩子,分别15年之后,在遥远的成都相见。长成帅小伙是意料中的事,能写诗却令我始料不及。他的父母都是财会方面的行家里手,现在他自己也帮着父亲打理一家电动车铺面,与文学一点也不沾边。他背诵的第一首习作更令我和桂汉标社长喜出望外。他叫唐汉清,这首诗的名字叫《风中》:
天黑了总该回去
没有人知道下一分钟
呆呆的站在风中
仿似木头人
仿似木头人
呆呆的站在风中
没有人知道下一分钟
天黑了总该回去
这首诗化用了古代修辞学里的“回文”格,利用汉字既表音也表义的特点,将一句话诉诸于听觉,造成顺读逆读都能读通的效果。四个诗句在颠倒重复之中,既强化了主旨,又形成回环往复的音乐效果,只听一遍便明明白白。意象简单却形象凸现:一个偊偊独行的孩子,天黑之际思量该回家而又在风中呆立,脚步不知迈向何方。这个情景很快就在脑海回旋,不仅挥之不去,而且浮想联翩。究其原委,应该是这种体验我自已在青少年时有过无数次。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茫茫然,是成长过程中不被自身所察觉的淡淡的烦忧。
我想起创造网上奇迹的帖子“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这个只有标题的帖子,也许在不经意间唤起了隐藏在现代人心底的忆念,因而引发了普遍的共鸣,一天之内被点击710万次、回帖多达30万条。是啊,吃饭的时间到了,孩子,你在哪里去了?妈妈等你吃饭了,怎么还不知道回家?
我想起世界的精彩和无奈。凋敝与落拓的年代,产生了许多想家却回不了家的人,那时候,世界很无奈;富有与繁华的今天,产生了许多不想回家的人,只因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想得更多的,还是社会人生存的烦忧和茫然,正如诗中所言:“没有人知道下一分钟”。就社会意识而言,天黑的时候,想到该回家了,是一种归宿感?是亲情召唤所系?就艺术效果而言,象征的不确定性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是这首小诗的特色,也是它的成功之处。中国早期的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戴望舒有一首《烦忧》,也是回文格,四个句子: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是为爱情而烦忧吗?可以是,但不都是。“你的名字”不是简单的“不敢说出”,而是不好说或者说不完整。其实,也根本不应该“说”,因为是诗,说了就不是真正意义的诗,最起码淡化了诗味。同样是象征手法,本体的不确定性给读者也给自己留下了阅读时填补“飞白”的艺术空间。唐汉清在写《风中》的时候,也许在有意无意之间,受到这类回文格的牵引,圆满地表达了自己想表达的意念。诗的韵味,也在诗句的颠倒重复当中生发、萦回。
人生于世,有若寄尘。漂泊是过程。鸟倦了,要归巢;天黑了,知道要回家,就不是“木头人”。
2011年10月于清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