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年过不惑却满腹经纶的朋友。他平时是一副谦谦君子模样,待人接物一律赔尽小心、笑颜相待。在朋友堆里可谓是算得上的好男人。
他的夫人一听这番评价,叫苦不迭。直呼,呀!他在家里可不是这种模样。别人一番追问之下,他的夫人终于娓娓道来。原来此君在家里除了懒惰的大官人一面以外还是一位典型的“一点就着,不点半烧”的火爆脾气类型。屈指一数,几乎每天都发几次无名火。冲着老婆就是破口大骂,对生活琐事百般挑剔。数落起老婆来,更是毫无昔日感情之说,说翻脸就翻脸,好一副老死不相往来之相,简直是比陌生人还陌生!
我还有另一位已过耄耋之年的朋友。他除了逢年过节和家里亲戚朋友坐着吃几顿饭,酒足饭饱之后擦擦嘴拍拍屁股一溜烟的功夫就跑了,他的子女见到此番景象无不面面相觑。这位老朋友却对结识不久的新朋友“情有独钟”。经常跑到别人家中聊至深夜被别人明示暗示请他离开也毫不理会不说,和自己子女见面就点点头打声招呼见到不相熟的朋友却一脸热情熟络地谈天说地。时间一长亲戚们脑袋都大了,更是减少了来往。
一个是亲者疏,转眼之间多了距离少了亲密。因为他们知道,在亲人之间有一个安全距离存在。亲人,尤其是最亲密的夫妻。他们坚信,相持已久的感情是会出现裂痕,但却不会轻易解约。只道是,昔日温情依旧在,今朝只是情况改,夫妻之间百日恩,朝夕只因脾气来,莫道只是脾气坏,感情需要多培栽。
一个是疏者亲,不管别人态度如何,对着不相熟的人不管别人态度如何也一阵亲热,无所不谈,看上去至亲都比不上外人。这位朋友在亲人与朋友之间找不到一个平衡的位置,在亲人之间的亲密无间在他看来也许成为了一种束缚,他就像是在囚牢里呆着,所谓的亲情在他看来不过是责任。而新相识的朋友却是客客气气的,他在朋友之间找到了心理安慰。只道是,家家有人无人爱,寻找朋友多在外,儿女子孙被淘汰,多年亲情已不再。悲哉悲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