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三角”,指的是广东韶关、清远两市,江西赣洲市、湖南郴洲市三地跨省际区域的经济圈,而在倡导和支持下启动的,是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博士。
与如今广东提出的“泛珠三角”、“9+2”发展区域经济模式圈相比,“红三角”有它更深的历史内涵。
用著名诗人桂汉标的话来说,现在的“红三角”,就是特指新中国成立前,广东的韶关、清远两市,江西的赣洲市、湖南的郴洲市三地山水相连的“老区”。
我认识“红三角”是后来的事。那时,仅是对该地区的文化和教育的扶贫。
上世纪的1997年前,我在韶关做记者,自认为是著名诗人韦丘、桂汉标、饶远、郭福平、谢添炳等作家的学生。
当韦丘的老战友,从原新华社香港分社退休的何铭思先生走入我的视线后,在不知不觉中,我也走进了后来的“红三角”。
我不熟悉何铭思先生,但从何先生对“红三角”的文化、教育的无私扶贫,到积极参与“红三角”经济圈,让我看到了老一辈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
听韦老说过,他与何先生是老战友,当年曾在“红三角”一带一起打过仗,流过血,结下了战争年代的战友生死情。可谓,一日走三省,终生情是缘。
何先生退休后,与老战友来往密切,知道每年韦丘大部分时间都离开广州的家,回到他们一起战斗过的地方韶关,在那里关心扶持当地的文学青年。
正是非常环境下结下的非常友谊,俩个老战友重逢在了“红三角”。而此时,何先生与霍英东博士的关系,谁也没听说过。
当何先生提出,用霍英东博士出资成立的“香港铭源基金有限公司”,对“红三角”的文化和教育扶贫时,我着实楞了!
当时,我已调离了韶关。大约是1997年,有一天,桂汉标老师从韶关打电话到广州找我,说,你赶快回来和我到江西大余县去看点,何先生有意在江西大余、湖南汝城建‘铭源希望小学’。并说,这两个地方都是何先生和韦丘当年打过游击的地方。
好在对方从电话看不到我的表情,我的眼睛湿润了。
要为江西大余县做点事,已在心底压了好多年。
从1994年,我涉足江西大余起,与当时的县委常宣传部长刘开连,其部下温观生、刘小燕、黄宝生等,都结下了非常好的关系,我看到了大余人的真诚和朴实。
和所有内地人羡慕广东发达的经济一般,大余人也非常想结识有钱的广东大款,欢迎到他们那里投资置业。只要有机会,刘部长就向我挑明,而我,充其量算半个文人,何缘结识大款?
不忍心说自己无能,也不想伤了大余朋友的心。即使我到了广州后,也在留意那些结识的大款,好想拉几个大款到大余去。
后来结识的,现任江西宁都县委书记,时任大余县委副书记杨文光笑着对我说,认识就是朋友,能帮上忙的是朋友,暂时帮不上忙的还朋友。
就是“朋友”一词,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来,总在寻找机会。
“香港铭源基金有限公司”了却了我的心愿!而更让我感动的是,从何先生创建的“铭源基金会”,我看到了“老革命”与“老区”结下的不解之缘!
从上世纪的九十年代下半叶,“香港铭源基金有限公司”,对该地区实行文化和教育扶贫,共捐资达1亿元港币,兴建、改建或扩建“铭源希望小学校、中学及大学二级学院”共四十五所,受惠三地的贫困学生逾10万人。
1 0万人受益,不要回报,而源源流长的,还有子孙万代的教育。这不能不说“香港铭源基金有限公司”的伟大。
也正是从“铭源希望小学”开始,才有了“红三角经济圈”的理念。也有了我与“红三角”脱不了的干系。
“红三角”顾名思义是红色的土地、是革命的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600万老区人,正为脱贫致富而努力。
2002年8月,霍英东先生正式提出了以广州南沙为依托,打造红三角经济圈的理念,11月23日,在江西大余成立了红三角经济区联谊会。2003年2月,广州“白天鹅会议”,完善了红三角领导组织和章程。
从此,红三角经济圈,从策划步入了实施阶段。
今年7月底,桂汉标老师通知我,8月2日起,“红三角”文人赴广东南沙采风,你要来。
从8月2日到4日,我以记者和团员的身份在采风团待了2天,亲眼看到来自“红三角”的文人,在感受南沙的变化;看到了为实施“红三角”理念,做出努力的八旬老人韦丘在一天天老下去;也亲耳听到了远在加拿大的何铭思先生,打越洋电话叮嘱桂汉标,要如何关心“红三角”文人的生活;记住了韶关市文联主席郭福平的话:文化先行,就是造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声势,旨在达到三地的共同发展。
离开“红三角”里的“一角”的韶关已8年了,原本以为从此是个看官在看“红三角”,哪料又被卷了进来。
还好,我乐意,毕竟我在这“一角”的韶关生活了38年。
(2005年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