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东先生走了。新华社播发的消息称其为杰出的社会活动家、著名的爱国人士……
霍英东、何铭思、韦丘是同龄人,而我有缘与霍英东“零距离”接触是韦丘的缘故。韦丘是著名作家、诗人,曾任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原韶关作家协会副主席、诗人桂汉标是韦老的弟子,而我又是桂汉标一个只读诗而写不出诗的学生。正是因为有了这层关系,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我成了韦老弟子的弟子。
韦老曾在广东韶关、江西赣州、湖南郴州三省交界地,即后来的粤赣湘边的革命老区“红三角”一带打游击,与当时的战友何铭思保持着非一般的关系。何老从新华社香港分社退下来后,两位昔日的生死战友又把目光聚集在了当年餐风宿露的粤赣湘边,关注起革命老区“红三角”的发展。从在粤赣湘的大规模“文化扶贫”,到现在“红三角经济圈”的形成,霍、何、韦三位老人成了“红三角”的代名词。
来自媒体的消息称,霍英东一生为祖国的文化、教育、体育事业以及家乡建设捐赠的总数逾70个亿,是港澳地区捐赠最多的富豪。“富豪”关注革命老区“红三角”,是何铭思老人的缘故。韦老说,何老与霍先生的关系不一般。何先生是“香港霍英东基金会”的顾问。
1996年,霍英东先生到韶关参加首届中学生“英东杯”足球赛开幕式,作为记者,我接到了采访的任务。那天,霍先生的专列在韶关火车站停下后,我有幸被批准提前登上专列,为时任韶关市市长的覃卫东率当地党政领导上车迎接霍先生进行采访拍照。
这是我第一次“零距离”接触霍英东先生,也是唯一的一次。专列上猛一下上来这么多记者,显得有些拥挤,工作人员把扛着“长枪短炮”的记者赶得到处躲。这时,霍先生冲车上的记者们笑笑,随口对工作人员轻轻说了句:“随他们吧,挤就挤了,都是工作。”霍先生的话,一下子拉近了他作为一个高层人物与普通记者间的距离。在记者的眼里,霍先生显得非常可亲,一切都那样自然,那样平易近人,理解人。
我知道,霍先生不是第一次到韶关。1992年,霍先生就在韶关的翁源县投资建了一座水电站,这也是他在粤北唯一投资的企业。但霍先生说,他不会拿走水电站盈利的一分钱,全部留下用于粤北的“文教扶贫”。10年后的今天,该电站又无偿捐给了当地政府。
我至今仍记得,霍老的话不多,给人很是精神的感觉,让人想起一个慈祥可亲的老人。在专列上,他对身边的人说,不要让当地领导上车来了,还是我们下去吧。
记得在欢迎霍先生的文艺晚会上,一位当地小姑娘在念欢迎诗时,下面的话半天接不上来:是“同志”?“先生”?还是“博士”?……此时,偌大的影剧院鸦雀无声,静得有点不自然。然而,小姑娘全然不顾台下,满脸稚气地聪明地念出“亲爱的爷爷”,顿时,全场猛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那一刻,我的镜头里留下了开怀大笑的霍先生,留下了作为一个大慈善家,一个捐赠不带商业味道的霍英东先生!
由香港铭源基金会支持的“红三角”大、中、小“铭源学校”,今天在粤赣湘边的革命老区已达到了48所,受益的农家子弟超过了50万,而“香港铭源基金会”正是何先生用霍先生给他的一笔顾问退休金,为粤赣湘边革命老区专门实施“教育扶贫”而成立的。
在2002年江西赣州大余县的“红三角”年会上,我再次感受到了霍先生作为一个爱国实业家伟大的胸怀。那时,我已调离生活了37年的韶关,被派驻肇庆市工作。桂汉标老师通知我,“红三角”的年会在大余开,你要来。
江西大余是何老和韦老当年打游击的地方,也是我当年在韶关的涉足地。现在的大余“铭源中学、小学”有我穿针引线之劳。该县的领导对我说,哪一天霍先生来大余时你也要来。
但这一次我不是以记者的身份去的,充其量就是一个到场祝贺的朋友,没有更多地挤在霍先生的身边,我只是默默地远远地看着风采依旧,却又慢慢老下去的一个慈祥的老人。就是在这次会上,霍先生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三角”经济圈的理念,并希望以南沙为依托,辐射韶关、郴州、赣州三市,带动整个“红三角”的经济发展。和当年“红三角”经济圈的理念相比,今天的“红三角”更富有可操作性,成了媒体的关注点。
南沙,是霍先生晚年又一次大手笔开发的现代化新城,是霍先生总投资数百亿留给后人的一笔巨大财富。
17年前南沙是一个荒滩。今年8月,我应邀参加“山海相约——南沙珠江文化论坛暨第二届红三角诗歌节”,再次踏上南沙这块热土。我发现,与去年8月的“首届红三角诗歌节”相比,南沙的变化在飞跃。南沙“科技文化商贸中心”和“现代化海滨新城”,如展开的两翼,引来了50亿中科合资炼油项目的落户……
2005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霍先生说:“南沙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海滨新城,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不奢望在十几年、二十年内建好一个新城,需要第二代,甚至第三代的努力,才能把这件大事做好。”
有媒体称,作为一个商人,霍英东的价值无法用数字来衡量。其实,何铭思先生早在霍先生开发南沙的时候就说过,霍先生有一个坚强的信念:祖国会富强的,因为人民需要富强。尽管,我只有一次与霍先生短暂的“零距离接触”,但曾经开怀大笑的霍先生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底。
【写于2006年11月,发表于《南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