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凤,一位女诗人,从十九岁的花季少年开始写诗,至今已经出版了《花期》、《朦胧的你和我》、《一夜倾情》、《弹奏阳光》、《聆听清远》、《黄海凤短诗选》(中英文对照)和《在明亮的疼痛中逃离》等七部诗集,坚持在诗歌创作上走了20多年。黄海凤能持之以恒的坚持诗歌探索,其动力来自何方?通过长期与其的接触与交流,考证其诗歌,笔者以为,是因为爱,并一直在路上寻觅,发现和创作,不断地创新和改进自己的诗路,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爱之路。
正因为黄海凤心中有大爱,这种对生活、对人生、对朋友、对恋人的热爱充分体现在她的诗歌中。因此她的几本诗集写的率真、纯情和富有张力。
●爱在路上的黄海凤●
只要生命不止就在路上。黄海凤的生活经历是走着的,至少在青年时代,她没有在一个地方过多的停留。祖籍是湖南省,出生地在浙江省,工作地从山东省的胶东半岛到广东省的粤北,下过乡,当过纺车女工,后到清远市文联,现在是清远市文联组联部主任,清远市《飞霞》文学杂志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作家,清远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清远市文艺批评家协会副主席,清远诗社副社长。身份有所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对诗歌的热爱。这种由生活的变化到诗歌升级的创作多变,使黄海凤有了独特的诗人风格和人格。她性格率真,诗也写得率真,真正的诗如其人。《绽放的女人》这组诗真切的表现了诗人在生命的历程中充满着诗意的爱。童年的梦想是“蓝色的翅膀”:“飞扬在秋千的天空,俯瞰翻转冲动/一缕阳光是发梢的彩带,浪漫多情/她编织的童话踮起了轻轻的脚尖”,以童真的语境表达女性渴望浪漫的飞翔,激荡着诗人的笔尖。女性的少年梦想是寻觅能“以身相许的英雄”这双翅膀抵达英雄无法到达的地方。“一条三八线就是你我的分水岭”梦想与现实撞了一下腰,她一脚就踏进了青年。发现“翅膀落在了英雄的身边,荣耀和梦想飞过青春的头顶”但诗人的眼里闪着亮光“羞答答的双眸是海洋的珍珠”她用这颗“珍珠”去发现爱的世界。爱是多么美妙,“山茶花悄悄地开”,爱来的时候,“翅膀是纷乱的柔情”,一刻不见的相思被月亮记下了下来,“温柔的思念从树上落下”,该如何保存这爱的结晶?诗人以母性宣言:“爱情呼喊,果实黄了”,以一个孩子从诗人里诞生宣告爱的力量,爱的不死,爱的永恒。
评论家陈良运认为,女诗人要过三关,即情关、婚姻关和子女关,才算是成熟的诗人。以这个论点来判断时到中年的黄海凤的诗路成熟标志也许略显武断了一些,但她坚守在爱的路上并为之寻找诗意的路径应该是成功的。
(一)朦胧的启迪
青春期的爱,是处在朦胧状态的,像是一枚青榄,想着时甜蜜,相见时难以启齿。朦胧的状态是憧憬、梦幻和浪漫,黄海凤青春期的爱也是如此,在她的一本诗集就叫《朦胧的你和我》中这样写道:“朦胧的夜了解我/了解了一种心情/干么要说出来/就这样/朦胧的我/朦胧的你/连我的心事也是一片朦胧”朦胧就藏匿在我们的心中,像天上的云,黄昏的霞。“灵魂深处/那永藏的秘密/时隐时现”(《秘密》)朦胧就是我心里藏着的秘密,说出来就不再朦胧。朦胧是可爱的,可爱的让男青年鼓起爱的冲动和力量,朦胧了女人的一桩心事。
人是要有憧憬的,特别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他们的憧憬总是带着梦幻带着理想,刻画着自己心中的未来。“女儿的心灵如水在刻画一道微澜/一个威武强壮的汉子般的身影/在我的心湖投下一个问号/并荡起一层层一叠叠的海浪/你把涛声注入我的心灵/让潜藏已久的野性渗透我的血液”黄海凤爱的憧憬是“强壮的汉子”,“渗透我的血液”这种率真的个性直接告诉我们,朦胧里也有爱的率真,爱的勇敢,爱的无畏。说出自己心中的梦想的确是需要勇气的,她说出了女人心中的憧憬。
(二)诗意的梦想
有了憧憬,自然就有了梦想,这种青春期的梦想带有一种梦幻色彩。面对纷繁的生活,黄海凤的梦幻是:“白天 阳光纷纷扬扬/马路冲撞憧憬的回音/荡起的车铃声 一阵阵/拍打着思绪 在旷阔的视野里/灵魂躺在五光十色的希望中”(《雨,还在下》)这种希望是缘自对文学的追求,诗人在自己的诗集《弹奏阳光》的后记中写到“也许在心中有许多梦幻是连自己也无法预知的,那埋藏在心底深处的梦幻一旦被挖掘就一发不可遏止。那就是文学。”诗人在构建着自己的文学梦,也在展现生活的梦幻:“梦幻展翅飞去/蝉翼般轻盈/梦幻的人不在梦幻之中”(《梦幻》)生活中的梦幻有点玄,但作为女诗人的梦幻却是丰富的“岁月是有裂痕的/而女人总是用梦幻来缝补”(《一个少女的思考》)一个“缝补”道出女人的梦幻世界。有梦幻,浪漫就成了自然的事。女诗人的浪漫是诗意的,你听:“虽然我知道你/是多么的动人/风不动声色的日子里/你为我披上了新娘嫁衣/让诗做我的嫁妆”(《浪漫时光》)女人的浪漫与男人不同的是,女人一个轻声的问候就能带来灿烂如花的阳光,“最出色的模样是/自己温顺而任性/在岸上轻声向你召唤/所有的阳光/都灿烂如花”(《流逝的水》)也许,这种怀想式的浪漫更让人期待。黄海凤诗意里显现的梦想是梦幻般的浪漫。
(三)独立的音符
一个成熟的诗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个性色彩,黄海凤写诗二十多年,从一个纺织女工到一家地市级文学杂志的主编,已经实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重大转型,但其内心深处和行动中始终把当诗歌当作自己的理想,并在坚持创作中不断创新,不断的丰富完善自己。黄海凤坚守一片属于自己的诗歌,以自己独特的个性色彩,唱出自己心中的歌儿,“当激情与激情相撞/我感到寻觅时的决心//小城不再古老/永恒的诗歌流向旅程”(《激情》)。黄海凤外表开朗,言辞泼辣,内心充满自信,表现在诗歌上就是体验、坚守和理想。她用爱的分解表现其中的内涵。
人人都要体验的,体验什么就收获什么。黄海凤以其对爱的体验理解世界、解释人生。世界是复杂多变的,黄海凤生性乐观、生活比较顺利,但也难免会有不如意或者遭遇生活困境的时候,她用诗歌告诉我们;“游动的我/是一颗沙粒/坠入无底的深渊/几口咸腥的海水/乘虚而入不管我/有没有防备”(《体验》)诗人直接用《体验》的标题告诉我们她的体验,尽管这种体验可能会“被海水吞没”,但是“敲打”会浮出水面,这是诗人的自信。黄海凤对爱的体验是丰富多彩的,体验勇敢的《对视》、《坦露》;体验期待的《沉默的爱情》、《白雪又飘飘》;体验梦幻的〈雨,还在下〉、〈梦幻〉体验无奈的《大家都说爱我》、《红酥手》;体验浪漫的《插花季节》、《流逝的水》;体验忧伤的《秋雨》、《记忆》;体验思念的《一个真实的下午》、《没有你的日子》等等。这些多姿多彩的体验使诗人有了完整的爱和诗性的充分展现。
(四)疼痛中飞翔
黄海凤体验了爱的浪漫、思念和等待,也经历了苦涩的疼痛。体验是坚韧和苦涩的,如何从疼痛中挣脱出来?诗人用自己出版的一本诗集告诉我们《从明亮的疼痛中逃离》,“逃离”是一种洒脱的诗意境界,同时也告诉我们,她曾经有过的苦涩。以黄海凤生活的安逸和家庭的稳定来说,表面上好像是没有什么苦涩的,表现在诗歌上好像就是一种无病呻吟的意思,但,深入其中,你会发现这种疼痛的诗意展现。“夜空越来越暗/忽明忽暗的情感/湿透了我/真实的时光/比梦想还重/真实的爱情/比黑夜还疼”(《触摸疼痛》)其实这种苦涩是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擦出的无奈和伤感,当这种感觉深入其中时就有了苦涩的疼痛,体现在诗歌中,也就使她的诗走向了丰满与成熟。
在爱的路上,从憧憬到追求浪漫到体验疼痛,黄海凤始终保持一种对诗的“迷醉”状态,而这种迷醉意状态的坚守进入到生活中并有了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色彩。她说:“写诗,就是要坚守独立的精神人格,坚守明净的心境,坚守自己真实的生活,那么诗之神就会钟情于我们。将诗与生活联系一起,使其诗歌有了鲜活的生活气息。”生命是如此的短暂/在黑夜的背后/爱情的伤痛与梦幻的飞翔/是我生活中的/一种体验”(《坚守》)黄海凤奉承“真诚、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于是她尝试在平淡凡俗的生活中寻找诗意,描绘普通人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寄寓自己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思考、理解、感慨。她说“诗人不但要走向内心,探入生命的底层,同时也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和民众在一起,这样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虽然她写了多样的题材,但更多的是关乎爱情的,纵观她的七部诗集,写爱情的占了百分之七十,因此,可以说她是坚守爱之路的探求。
●黄海凤诗艺探索的艺术特色●
黄海凤走在爱的路上,以“情”点燃创作激情,富有艺术个性的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诗歌创作之路,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从其已经出版的七部诗集中,可以看出她探索诗歌之路的基本走向:以情为主线,不断的探索和丰富自己。她已从朦胧的摸仿到创作的自我觉醒;从勇敢的诉说上升到自然的率真;从浪漫的遐想上升到意境的升华。
(一)自然的率真
诗歌是表达真性情的艺术,是真性情的艺术体现。宋代诗评家严羽说:“诗者,吟诗情性也。”《诗大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没有性情的自然流露,诗歌也就失去了其独特的魅力。当代诗歌流行一种口水诗,没有 “真情”的自然流露,显然是已经背离诗歌“以情感人”的本意,也许,这也是当代诗歌成为不太受人们欢迎的重要原因。黄海凤为人耿直,生性开朗,乐观豁达,进行诗歌创作时也不改“本性”,形成了自己率真的创作风格。这是非常可贵的创作精神。直率的性格成就了黄海凤的率真,并且来得那么自然那么明快。
一个秋风撩人的午后,叶片叮当作响,敲醒了诗人的思念之情,也震醒了诗人心灵深处的一个秘密,按说这种甜蜜的秘密就让它埋在心底吧。“一切的约定/都成为永久的秘密/那串丁丁响亮的叶片/呼唤着你我的名字”(《秋思》)可直率的黄海凤,却从一片树叶里听到人到中年的那种爱的呼唤,坦然地说出:“把爱情给我吧/把伤痛也给我吧/哪怕是一闪而过的亮,一次透明的美/都会照耀我的一生”如此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所爱和呼唤,这就是黄海凤的率真。这种率真之所以自然,来自诗人巧妙的运用这些具有音响效果的声动词“响亮、呼喊”来推动诗人自然的说出来,像音乐的伴奏,催促诗人说出爱的声音。这种自然流露出来的率真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让人经久不忘,就像她在诗中说的“坦坦荡荡/个性之美溢出绚丽光彩。”(《对视》)
(二)意境的张力
意境是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使诗意达到自己内心情感世界的呈现。用唐朝诗人诗论家钟嵘的话说,就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用民国诗论家王国维的话说,就是有“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用现代诗评家的话说,就是“情景交融。”用黄海凤自己的话说就是“镜头式的画面感。”没有意境就没有诗意,从古自今,成功的诗人都注重意境的营造。营造意境少不了意象的适当运用,巧妙的运用意象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能让读者更好理解诗意,也让读者联想更深更广的意境。黄海凤营造意境上比较注重意象的发现和寻找,有时,为了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为了一个意境联想多个意象来表现。如《清新温矿泉》,黄海凤为了让读者领略清新温矿泉的美,诗人运用了“白鸽”、“流星雨”、“美酒”、“歌谣”、“小鹿”、“白莲”、“小蜻蜓”、“琴弦”等八个意象来展现,采用动态和静态的意象来表现景点的内涵,由远到近的拉到我们的面前,产生了良好的影视效果和艺术感染力,让我们品尝了一次“清香的美酒”。再如《连山大旭山》,由景入画,由画入境,由境入诗,层层推进,产生较好的诗意效果,让我们“也醉了”。
黄海凤造“境”,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在语言表达上注重“情”的色彩,让诗充满诗意的光芒。有了这些自觉意识,使她写起诗来便如行去流水,让人情动于中,如《峰林倒影》是一幅山水画,再美也是一座山,但,诗人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那流云是件洁白的婚纱/披在了 英西峰林/这个新娘的头上//峰林 英西峰林/你的情影/在水中 绚丽地/开放”,山就不再是简单的山峰,而是可以让人感知的有情的“新娘”,这就是诗人的情境。
黄海凤不满足于情境的氛围中自我陶醉,而是不断的拓展自己的探索,向更深广的意境里延伸。意境的拓展需要诗人对艺术的挚爱和深厚的文学基础,已经有二十多年诗龄的黄海凤不会满足于简单的诗意营造,而是勇于探索诗的深层意义。 《一个真实的下午》给我们一个惊喜,也是黄海凤探索诗艺之路的展现。一个平常的下午下着平凡的雨,但思绪万千的诗人却从“雨”中感受了不平常的“痛”,黄海凤给“雨”富于非常的意义。“雨敲打着窗/一道闪电划开寂寞/我的泪婆娑/想着分手的他”诗中“雨”有三层意思,一是“我的泪”;二是“分手的他;三是看不见的思绪。联起来就是一个下雨的下午,“雨”钓起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在这个令人怀想的下午,“闪电”送来了“分手的他”影子,这个“闪电”也许是一个电话,也许是一封久违的信,诗人不直接告诉我们。但这实在太美妙了,一想起他,雨会“跑”,风会“笑”了,而且还伴随着令人心醉的“小提琴声”,......可惜,这是梦。结尾,诗人照应雨,“雨/飘,飘,飘/门外的铃声响起......”这种似真非真,似梦非梦,似虚非虚的“敲打”,恍惚中,好像真有人敲门,又好像没有人敲门,有没有人敲门,是谁敲门?你去想吧。一个意象巧妙的运用语言产生的艺术效果,是语言的张力,也是意境的张力。
(三)女性的觉醒
中国的传统女性向来都是逆来顺受,表达爱情的方式也是被动羞答答的,在几千年的封建礼教渲染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近百年的女性解放,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后,女性才从根本上与男的有了平等的地位,但通过文学表现女性独立的还是不多。改革开放后以舒婷为代表的新文化女性走向了文坛,女性有了独立的觉醒,体现在诗歌上,她们开始更大胆地表现她们的爱情。黄海凤出生在六十年代初,广泛地阅读使其深受舒婷等朦胧诗人的影响。从其早期的爱情诗中便可以看到受影响的程度,结婚后,黄海凤更注重爱情的主动表达,表现的更为勇敢和直接。作为一个女性,黄海凤对爱情是勇敢的,坦然的说出自己心目中的爱人是“强壮的汉子”。诗人就是死,也要爱人的拥抱“假如我真的死去/请你最后一次/抱紧我”(《假如我真的死去》)这种大胆的倾诉,已经不是“忧抱琵琶半遮脸”旧的女性,她们向往着自由的恋爱生活并参与其中,成为重要的一部分。
新时代的女性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并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爱情。说黄海凤作为新女性的特点,那就是柔美的倔强,这种风格成就了她的诗歌,使她始终以独立的女性来思考探索诗歌。《独白》是女性的宣言,也是她走向诗歌的宣言,“一个曾经陷入自我封闭的我/倔强的性格/从骨髓中渗入灵魂/然后 从面容排出//我的本性 我的爱/都是因为我叫女人”有了女性的自我认识自我觉醒,在爱情的对弈中并多了一份勇敢和女人的个性,“我会以最温柔/也许 有时也极为冷酷的心/在空房子里/尽力爱抚和折磨/你火势的目光”(《漂泊的灵魂》)是女性的觉醒才有她们的独立个性,才有她们的自我解放。有了女性的觉醒和参与的世界,我们才会发现更为深广的诗意世界,才能更多关注我们身边的美,让爱有了更深刻地理解。
黄海凤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感受都在诗歌中有所呈现,对父母、丈夫、儿子、同事、朋友和生养她的土地等等,都会用其手中笔,倾诉其中的情感,这是缘自其对世界诚挚的爱。著名诗评家杨光治在给黄海凤的诗集《聆听清远》的序中写到:“尽管诗句中没有出现一个“爱”字,但我们在阅读时却能体会到诗人的爱渗透字里行间。”因此,说黄海凤是走在爱的路上的女诗人是把握了其诗歌创作的基本创作方向的。只有明确自己的创作之路,才能收获创作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