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宗教信仰往往同时出现,这样就给人一种错觉,以为有宗教才有信仰,其实,宗教与信仰是两个概念。《说文解字》说“宗者,尊祖庙也”,“教,上所施下所效也”。维基百科说“宗教是对神明的信仰与崇敬”。我却以为,宗,乃宗派、归宗;教,乃教条、教义,宗之内容。信仰就是精神崇拜。二者合在一起,宗教信仰就是精神归宗于某一教派。两者分开,宗教便是有教义的宗派,信仰却是单纯的精神归宿、精神向往。
宗教是有具体指向、有物化实体对象,有规范的教义、实实在在的门派。规定(或真正相信)以什么作为崇尚(或崇拜)对象,因为崇尚对象不同,衍生出不同的宗派,规定了不同的教义。所以,宗教与崇拜常常相提并论。而崇拜,单纯的意义,却是尊敬、钦佩、佩服。宗教信仰是以某一宗教为信仰而崇拜。崇拜不能说成信仰,它与信仰有着质的区别。
崇拜所包含的尊敬钦佩,甚至膜拜,不包含任何主动理解的成分,却包含更多不可知的神秘色彩,于是就常常听到“盲目崇拜”一词。这往往会被说成迷信。迷信说白了,就是盲目信赖,过于信赖就接近于信仰。可谁听说过盲目信仰?二者的区别一目了然。
什么是信仰呢?平易地解释,就是仰望的信念。那不就是崇高到需要仰望的信念么?心灵中神圣不可侵犯的那方净土,就是信仰。有解释为自身价值观世界观的,有解释为心灵的产物、个人的意识行为的,我却始终认为那是精神领域的、心灵中那方神圣的净土,不是人们刻意模仿或压抑私欲表现出来的,而是从灵魂深处散发出来,思想、行为以之为轴心的精神内核。
孝,可以是信仰;忠,可以是信仰;善良,可以是信仰;爱情,可以是信仰;诗,也可以是信仰。只要心中有一块神圣的净土,神圣不可侵犯,就是信仰。这样说好像达不到崇高的境界,不值得仰视。我却坚信,能守住这方神圣,就达到了崇高。谁敢说至孝、至忠、至善、至爱不崇高?这样的精神光芒能说不是信仰?
莫迫桑笔下的《羊脂球》美在哪里?中国舞台上的《杜十娘》为何世代流传?并不是一定去写那个令人龌龊的职业或者阶层,才吸引人注意,而是人的精神大美,只有在那种极大的反差下,才得以充分地彰显,才足以使人们看到精神内核的崇高与伟大。闻一多《七子之歌》有一句“尽管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这内心的灵魂才是精神归宿,才是人与动物、与世界万物区别之根本——灵魂、精神、信仰——心中那神圣不可侵犯的净土。一个人的正直、善良、美好或邪恶、丑陋、卑下,与地位无关,与职业无关,与财富无关,与一切有形的、肉体的、能够衡量比拟的东西无关。艺术的终极目标是真善美,其实人类的一切活动的终极目的,都应该是真善美,这才是人类得以繁衍、壮大、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动力。
常见到一些人把自己痴迷的兴趣爱好当做事业,甚至标榜为自己的宗教,最流行的说法是“诗,是一种宗教”,而我却不这样认同自己,我觉得诗,是我的信仰。我是在用我的灵魂歌咏,与顶礼膜拜、疯狂崇尚,有着根本的不同。我张开灵魂眼睛看到的世界,美,无所不在。即使在开满臭腐之花的《死水》里,也看到水底对清流的渴望。
“拜金主义”是个词,金钱崇拜是人们的口头语,在积累财富、财富重新分配重新聚合的大环境下,追求财富无可厚非。可当财富和所谓的爱情挂钩,就演化出许许多多社会问题。比如房子的“刚需”,车子的“潜需”,爱情与财富真的就成正比关系?看看《杜十娘》吧。抛开其他社会环境、家庭因素等一切外因不讲,单说财富与爱情,十娘的百宝箱千百年来最为人津津乐道,那样的财富只能想象,而杜十娘却“怒沉百宝箱”。依我之愚见,《杜十娘》之所以千古流传,正是这“一怒”“一沉”“一殉身”。她有那么多财富,何至于去死?我认为,她是把爱情作为信仰。她心中的爱情破灭了,她的精神信仰毁灭了。在那个阶层她做到最好——名妓,积累了大量财富——百宝箱,是有一种巨大的力量在支撑她——爱情,她在期盼爱情,她在等待爱情,她的一切希望寄托在爱情。爱情破灭了,灵魂就灭亡了;精神毁灭了,她不可能存活。
如果杜十娘只是把爱情当做宗教,那么,爱李甲是爱情,爱孙富同样是爱情,崇尚膜拜的对象是可以变更的,不过更改一个对象而已。常听人们说“我改信什么了”,这是信教,由于认识的改变,膜拜的对象可以更易。如果是这样,十娘何至于死?不,爱情是十娘的信仰,她失去的不仅仅是李甲,而是爱情,是她的信仰。信仰是灵魂的依托,失去信仰,连行尸走肉苟活也做不到。真正的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视死如归,共产主义是他的信仰;忠心的臣子,为君王万死不辞,忠是他的信仰;杜十娘失去爱情,视财富如草芥,先“怒沉”再殉身,爱情是她的信仰,她为信仰视死如归了。
宗教有规定有教义,崇拜有神秘有膜拜,而信仰,是内心深处明明白白的追求,无形无态无外援,那方神圣的净土不可侵犯,维护那方净土,坚守自己的信仰,这个人就有了高度,就有了美。无论哪种信仰,一个有信仰的人,就是站在一定高度、浑身散发着真善美的人!
2012.0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