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回老家时,收到桂老师转发的手机短信,才知道韦伯去世的消息。当时我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看错了信息的内容,又细细地看了一次,心里微微一怔:韦伯,你老人家真的走了吗?
后来打开五月诗笺网,看见诗笺刊头题着“诗送师爷归,韦丘功永垂”黑色背景的字样,才证实韦伯于2012年7月12日下午三时零八分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去世。
回家,坐在电脑台前,仔细端详着与韦伯合影的照片,仿佛过去发生的一切依旧在眼前。那是在五月诗社二十五周年纪念活动时跟他老人家一起拍照的。记得那时很多年经的诗友争着跟他合影。但他还是给了这次机会给我。相片上的韦伯那么慈祥和蔼,格外亲切。我一直小心地珍藏着这张照片,是因为韦伯太可敬太可爱了!
最初认识韦伯,那是1995年的春天。那天,韦伯和《韶关经济文化报》的几位记者到仁化采访。当时随他一起来的记者廖志伟打电话告诉我:“韦伯到仁化来了,你抽空赶过来拜见他。”
那时我在乡镇教委办公室工作,离县城30多公里路程。听到韦伯来了,我急匆匆搭上最后一趟到仁化的班车。晚上,我在仁化县委招待所见到了韦伯。刚见到韦伯,有点拘束不安的感觉。但见到他老人家待人那么随和,很快和他交谈起来。
那天晚上,韦伯跟我和几位诗友聊了很多话题,关于他童年的故事,关于他战争年代的故事,关于他的青春与爱情的故事,关于深圳的发展……我被他传奇式的富有浪漫色彩的人生经历所感动,心中对他生起敬意之情。在谈到广东的改革开放时,老人家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他说:“邓小平是中国亿万人民的福星,中国有希望了!”我知道,这是德望高重的老诗人心中的肺腑之言,也是一个炎黄子孙滚烫的爱国情怀!从一个战火硝烟中走过来的老人,从一个文革动乱年代走过来的老人,能亲眼看见自己的国家一天天美丽富强起来,你说他能不激动,能不高兴吗?!
之后,我拿出一些诗稿给他审阅。他戴着眼镜很认真地看起来。
“你有几篇作品写得不错。”他摘下眼镜,用鼓励的语气对我说。“下期报纸的副刊替你发表一二篇。”
接着,韦伯又认认真真给我上了一堂诗歌创作课。从诗的语言谈到诗的意境,从诗的意象谈到诗的审美,滔滔不绝,妙趣横生。谈到创作的经验时,他说:“要广泛阅读,要善于观察思考,挖掘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不要重复别人,也不要重复自己,把自己内心的感受用最朴实的文字表达出来。”直到现在,那情景,我还记忆犹新。
夜深了,我不好意思打扰他老人家休息。临走时,韦伯笑着在我的笔记本上题了一首古诗赠送给我:“咬定青山不放松,出身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字迹潇洒灵秀,刚健有力。我如获至宝,赶紧向韦伯道了声谢意。我明白,他老人家赠送这首诗,是希望我在文学追求的道路上,要像山中的翠竹一样,经得起风雨,经得起磨练!
自从那次以后,我一直很少与韦伯见面。他晚年身体不好,由于种种原因,我没有和诗友一起去看望他。如今竟想不到他匆匆地走了,轻轻的,没带走一片云……
九十春秋风雨路,妙手写就丹青史。韦伯的一生,他没有虚度。他是一面镜子,时时指引着我们,启迪着我们。
作为一名恩师,我们没有理由忘记他。我用自己简短粗拙的文字,为他献上一份深深的怀念。
2012.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