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散文>>那些年,我和韦伯近距离接触
 
那些年,我和韦伯近距离接触
  文 / 张小华
  



    第一次见到韦伯,是在1989年初秋,那时我才加入诗社不久。
    是一个傍晚,单位工会摄影记者谭富堂告诉我,大诗人、原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韦丘来了,住在风度园大酒店,桂老师他们一定也在那里,问我去不去认识一下韦丘。谭富堂在酒店门口等我。我骑了辆26永久牌自行车赶着点到了酒店。
     在一间客房,只见一身材高大的长者坐在沙发上,操着带些广州口音的白话,声音有点沙哑但很宏亮地说着话,根本看不出他已经是67岁的老人。一大群人围坐在沙发、床上,甚至还有人坐在他的沙发扶手上,大家都管他叫韦伯。无疑,这位长者他就是著名诗人韦丘了。桂老师将谭富堂和我介绍给韦伯,我很拘谨,小声地叫了声韦伯。韦伯向我们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继续他们的谈话。不善交际的我,坐在角落远远地看着韦伯,看着那个热闹场面。不记得那晚听到些什么了,记得韦伯没有记住我,但仍觉得心情很愉快。等告别韦伯和桂老师出到酒店,却发现自行车不翼而飞了。这并没有影响我的心情,一路和谭富堂说着文学说着摄影话题走路回家。从谭富堂口中,我知道了韦伯喜欢摄影,对韦伯以后每次来韶关都带着相机包也就不足为奇了。也许是见着了大诗人,也许是我和先生上班很近不用骑车,更何况家里还有一辆闲着的28大凤凰,总之,丢了自行车一点都不心痛。作为新人的我,见着了韦伯这样的名人,这样的大人物,那晚确实挺让人兴奋的。
     没有想到,过了三个多月,接到浈江公安分局的电话通知,要我去认领丢失的自行车,说是小偷抓到了。当时我心里一乐,韦伯,福星也!。后来和韦伯熟了,我告诉了他这件事,他听后哈哈大笑。
     第二次见到韦伯,是在1990年冬天。那是一个诗社的活动日。
     韦伯来了!我早早就赶到市文联三楼,只见会议室灯火通明。桂老师说,晚上的例会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韦伯和他的夫人李昭阿姨来了,另外还来了两对老游击队员。后来才知道,比韦伯小一岁的李姨,是原广东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室主任、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副社长。另外两对是享受红军待遇的游波和夫人乔毅(老游击队员);老游击队员谭军和夫人华英,这三对花甲老人,他们都是著名的诗人、作家、戏剧艺术家和编辑出版家。
     当年的三对老游击队员,按今天的说法应该称为文艺兵。那晚听老游击队员追溯历史故事,听他们说当年抗日表演《白毛女》时各自扮演的角色,没有想到韦伯当年扮演的是穆仁智。六位老人都很活跃,又说又笑,又唱又跳,年轻的我们反而被他们感染了……韦伯的普通话挺标准,难怪,他曾随部队改编后转战到山东。我的父亲也曾是一位东江纵队的老游击队员,这让我不禁对韦伯更产生了亲切感。这次的诗社例会,我还是与韦伯不熟。
     与韦伯真正认识,应该说是从单位宴请韦伯开始。当时的局工会刘厚毅主席为提高企业办报刊的质量,知道韦伯来韶关后,专门请韦伯、桂老师等人到单位指导传授办报经验,吃饭时我也参加了。桂老师向韦伯这样介绍我——这是张小华,她写了一组《一个女人的独白》。席间,我发现韦伯喝酒特别豪爽,谁敬他酒都不推辞,也不需要别人代喝。出于礼貌,我主动向韦伯敬了几次酒。刘主席还特别嘱咐我,以后知道韦伯来韶关,就要告诉他。这次以后,我不知为什么竟和韦伯用普通话开始了沟通,以至于好长时间都用普通话互相交流。
    用刘主席的话说,韦伯职位那么高、文学作品那么多、名气那么大,却一点架子都没有,我们很愿意交这样的大朋友。是的,以后我只要知道韦伯来韶关,就会告诉刘主席,然后负责联络单位有关人员和韦伯、桂老师等诗社成员一聚,谈文学、谈摄影,谈天说地,每次都不亦乐乎。
    那一次父亲来韶关我家小住时,正好韦伯也在韶关,我有意让这两位老游击队员认识,就请韦伯晚上来家里吃饭。韦伯交代让我买好牛肉,说是做牛扒让我们尝尝他的手艺。两位老人相见很高兴,韦伯告诉我父亲,他原来也是东江纵队的,后来部队改编去了山东。那晚韦伯要做牛扒,一直在厨房边忙碌边和父亲说着话。韦伯笑说我买的牛肉都是筋,说我家的菜刀不好使,我说先生出差了,不然这些都不是问题。韦伯说这次做牛扒有失水准,不好吃。我很不好意思地说,都怪我,牛肉没有买好。其实,本想请韦伯来家吃饭变成让韦伯做饭我们吃,心里不舒服了好久。
    韦伯每年都会来韶关几次,一来二去和韦伯也慢慢混熟了,从此,我牢牢地记住了他的红色贝雷帽、挂在胸前的眼镜以及他那独特的韦氏笑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只要一见我,就还用普通话叫我——小—华,声音拖得很长,然后就改用白话和我聊天,感觉特别亲近。和韦伯见面最多时大约是在2000年至2002年之间,记得那段时间我和彭红英这两个最不善于交际的人,却走得很近,近得她都愿意将大姑娘的心事告诉我。彭红英家离诗的小屋最近,所以,只要韦伯住在诗的小屋的日子里,有时大家都忙不过来看韦伯的时候,诗社都会安排彭红英过去照看一下韦伯,所以那段时间我也会提上水果和彭红英一起去看韦伯。可是韦伯却说,以后不要拿水果来了,你看冰箱里还有呢,边说边拿起桌上的水果给我们吃。韦伯还常常拿出他摄影的几本册子给我们翻看,我虽然不懂摄影,但感觉画面好唯美,最喜欢的是他在每张照片旁边配的小诗。在韦伯摄影的相册里,我竟然看到了自己的偶像、上海诗人张烨的照片,我告诉韦伯我好喜欢张烨的诗,韦伯就翻找出他为张烨拍照的不同时期的照片,对我娓娓说起张烨的许多生活事情。和韦伯相处最多的那段日子,我将韦伯当作了知心朋友,告诉他好烦写官样文章,好烦周边的人和事,好烦已经长时间写不出诗了。韦伯说,写不出诗就不要勉强自己,换另外一个角度看事情……我曾在心里对韦伯作出了这样的评判:善良、大度、乐观、稳重、睿智;为人处事旗帜鲜明,看人一看一个准。
    最后一次参加刘主席宴请韦伯吃饭,约是2004年。那时看到的韦伯精神已不如早前,全身皮肤搔痒很严重,变得不太爱说话了,不停地抓挠着两手臂,直抓得渗出血丝。我心痛地说韦伯别抓了,他只简单地说:痒。韦伯喝洒还是不减当年勇,我想,韦伯的身体仍然不错。以后几年陆续听到韦伯中风、不便出门等消息,但没有能见到韦伯本人。
     去年初,在群网上知道桂老师要带领“老诗人”去广州看望韦伯,我立即报名了。在广州文德路79号省作协宿舍韦伯的家里,终于见到了敬爱的韦伯,那一刻,感觉很酸涩,有种想哭的情愫。坐在轮椅上的韦伯真的老了,老得已认不出大部分人,认不出我了,虽然他仍然对我笑着,可笑得一点意识都没有啊。好在吃午饭的时候,看韦伯还能喝几杯酒,心里多少有些安慰,韦伯的身体还行。今年初,冯春华发来短信说按照惯例,桂老师要组织老诗人去广州探望韦伯,可惜我已回了老家,不能前往。想着明年吧,明年还和大家一起去广州看韦伯……
     七月十三日上午,我进入诗网,却惊恐地发现诗网框上了黑边——七月十二日下午三时八分,韦伯离我们而去了,永远。我赶紧上Q群,看见诗友们已纷纷送上了对韦伯的哀悼。我急迫地Q张凌,我不知道自己想要求证什么?下午二时多,看见桂老师不断地上传《韦伯,永恒的笑容》组照,照片从86年铁龙笔会开始,一直到今年年初探望韦伯的近照,看着各个时期韦伯的笑容,我终于忍不住留下了怀念的热泪。我想,在Q的那一边,一向坚强的桂老师,此刻是否一边传照片,一边也忍不住留下他的男儿泪呢?
    韦伯,不知去天堂的路是不是很遥远,您可要一路走好啊!

                                2012年7月22日于深圳
2012/7/22 20:58:31 发表 | 责任编辑:冯春华
本文共有评论 2 篇︱已被阅读过 599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2404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