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于叔,源于同乘T236次列车,同时在韶关上车,同坐12车一个厢,他回唐山的公司,我赴长春办理一宗票据追索权纠纷案。
他,个子少说也有1.72米,头发黑少白多,稀稀拉拉,脸色慈祥,鼻子尖而微勾,说话幽默爽朗。1951年10月,他出生在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读小学时家境贫寒,升上初中正赶上文攻武斗,才念了一年,就不得不辍学,回家种地。1969年3月,19岁的老于穿上绿军装,在驻浙江的东海舰队4316部队服役。第二年加入共青团,因跟一名战友打架,拖至1971年7月,终于由安徽籍的排长张复林和上海籍的连指导员陈志明介绍,转为中共党员。首长特别器重他,准备给他提干,不幸碰上了林彪叛逃事件。本来义务三年,于叔却在舰队熬了6年,1975年3月复员进入唐山市海河工程指挥部。按理说,他前途蛮辉煌的,可偏偏遇上百年难逢的唐山大地震。
1976年,是中国灾难最深重的一年,亿万人民最崇敬的领袖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先后逝世,紧接着唐山地震,造成无以估量的生命财产损失。老于目睹了那不堪回首的悲壮一幕,自己身边许多鲜活、亲切的男女老少,就这样血淋淋的消失。7月28日,唐山最惨烈、最惊心、最悲凉!三天后的下午,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率领中央有关部门的领导奔赴救灾前沿,指挥抢救工作。死神没有盯梢上老于,他,奇迹般活了下来。
“我从鬼门关闯过,多活出这三十多年,还有什么放不下呢!”饱经沧桑的老于感慨万端。
是的,他经历了太多太多的不如意,磨砺了他坚毅、豁达的品性。
在海河指挥部干了几年,被调唐山市马家沟耐火材料厂。企业由核工业部属转地方,经不起残酷的市场考验,慢慢频临倒闭。老于55岁办理了内退手续,退休工资217元,现已涨到1400余元。迫于生活压力,1992年,他应聘到唐山某窑炉公司上班。老大不小的,他常常受公司派遣,跑天津、上海、河北、浙江、广东等各地工作,虽然劳顿奔波,但感觉充实、快乐。
去年春,他开始到英德市恒龙石灰厂有限公司,以自己精湛的技艺,替该公司安装窑炉,如今处于调试、验收阶段。
闲聊中,我们亲眼所见列车上的垄断暴利等现象,于叔很是愤慨。乘务员不时推着餐车一厢一厢吆喝,一支普通的矿泉水3元,听装啤酒一罐5元,一盒快餐20元,一小袋鸡蛋6元,一只鸡腿20元,每一件都比市面贵3倍;硬座有位无位价钱一个样,凭啥人家出了相同的价,却连个位子也捞不着,要忍受拥挤活受罪?客车超员要罚,货车超载要罚,而火车严重超员,政府部门、执法人员怎么就视而不见,放任自流呢?他建议我们做记者的当作家的,应该传递百姓的心声,反映底层的疾苦。
我面露苦笑,无奈地为个人力量的渺小而羞愧,而摇头。
老于充其量不过是个窑炉安装师傅,然而他并不被职业局限,能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多一些老于这样的人,把自己的视野和胸怀扩展开去,哪怕再微弱的声音,也会给文明、和谐、幸福增添活力。
2012.8.3.于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姚家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