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除了黑手党,我所熟悉的莫过于威尼斯了。
“威尼斯是一个别致地方。出了火车站,你立刻便会觉得;这里没有汽车,要到那儿,不是搭小火轮,便是雇‘刚朵拉’……‘刚朵拉’是一种摇橹的小船,威尼斯所特有,它那儿都去。
“威尼斯是‘海中的城’……在圣马克方场的钟楼上看,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远处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这里没有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在温和的日光中,一切都像透明的。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夏初从欧洲北部来的,在这儿还可看见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会带你到梦中去。
“圣马克堂是方场的主人,建筑在十一世纪,原是卑赞廷式,以直线为主。十四世纪加上戈昔式的装饰,如尖拱门等;十七世纪又参入文艺复兴期的装饰,如栏干等。所以庄严华妙,兼而有之;这正是威尼斯人的漂亮劲儿。”
……
中学课本的老篇目《威尼斯》,朱自淸诗意地描绘,激起了多少人对威尼斯的向往。
记得有一部电影叫《最后的贵族》,女主角因威尼斯的美而把它选作葬身之地。好像还听过称某地为“某某威尼斯”的说法,真是“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啊!
应了那句话: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差点以为回到了中国。不是说游览的中国人多,而是整个景点的氛围与国内的景点惊人的相似。
游人如织,仿佛全世界的人都到威尼斯来了;码头上游艇上的工作人员冷漠粗鲁;随处可见的垃圾;林立的纪念品档口,见人就兜售货品的黑人小贩;刚朵拉的杂乱与敷衍;玻璃工厂购物点的揽客方式;圣马可大教堂的长队;巴黎、维也纳的咖啡馆,不消费也任你坐,威尼斯的不行,店员毫不客气地赶你走……
一个初二的学生走到我面前说:我不喜欢这里,威尼斯就是欧洲的中国。
Mi to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