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汉标《心随彩云飞》读后
质朴的封面,舒适的手感,一百来页的厚度,端在手里很轻,像云一样干净、轻柔。再看看标题,桂汉标先生的手机短诗集《心随彩云飞》——真是书如其名!“心随彩云飞”寥寥数字,已是多么令人遐想的诗句!
如今,手机的发展是一日千里,短信对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起到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人们在文化消费方式上出现了重要变化——由以前的“读”和“想”向现代的“看”和“听”转变,理性的审美愉悦逐渐被感官的娱乐满足所取代。每逢佳节,短信还代替传统的贺卡,为人们献上节日的祝福。它以自身特有的便捷、廉价、环保等特点,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喜爱,然后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开来。手机短诗的创作,也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通过手机短信,诗人可以随时随地将自己的创作发给世界各地的诗友,犹如给诗歌插上翅膀一样。手机短诗的独特形式,对新诗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正如诗人所说:“手机短诗形式的出现、发展,为中国新诗拓展了一方新的生存空间!”
诠释生活 雅俗共赏
不管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不管是委婉高雅、慷慨激昂还是隐晦神秘,许多人对诗歌大多停留在难以亲近这个印象上。但是翻开这本薄薄的诗集,一阵生活的清新气息就扑鼻而来。既不晦涩难懂,也没有扭捏作态,自然、朴实却不乏美感诗意的语言始终贯穿前后。或幽默讽刺,充满生活趣味;或优美抒情,带来美的享受;或气势磅礴,揭示人生哲理。
诗人以慧眼观察生活,用心体会生活,使手机短诗成为一种诠释生活的方式。有时这种感悟是零碎的,只是源于生活的一个片段,但是短诗也因此具有了时代感、真实感。如组诗《写在鸡年贺岁卡上》,既不乏现代诗特有的优美动人,也有诸如“此刻人在何方 电话又改号了吗”这般充满生活气息的诗句。在诗人的笔下,诗歌不再是阳春白雪,而是更为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雅俗共赏。
构思巧妙 想象丰富
诗集中的作品不少经过了巧妙的构思,语言精妙。以《招领启事》为例:端午时节,一般人都是吟咏佳节盛况,抒发节日感慨。但诗人并没有流于俗套,而是从人们丧失传统精神的角度着手,这是构思巧妙之一;以“招领启事”为题,看似与端午无关,但实际却是暗含人们去找回在盛世繁华中丢失的心灵的明净与欢乐的意蕴,意味深长,读后令人恍然大悟,这是构思巧妙之二。
另外,一些巧妙的比喻,在诗集中也是俯首可拾。如“5是默默前行的蚯蚓,把活力献给可敬的泥土;1是饱蘸心血的彩笔,把美丽献给人生的画图”,将五一节的“5”、“1”这两个抽象的数字,分别赋予形象生动的意象,巧妙地融入诗句中,同时体现出五一的精神。而《人生字典》、《人生的功课》等组诗更是以不同的字、不同的科目来剖析人生的真理,形象而巧妙,充满了想象力。诗集除了比喻、拟人等手法,还有象征、通感、隐喻……各种精妙贴切的修辞手法接踵而至,令人目不暇接。
古今结合 形式多样
诗人以现代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一些仿拟诗、宝塔诗、独韵诗、顶真诗、回文诗等各种形式的短诗,古今结合,很好地将中国民间诗歌的精髓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有机融合,亦谐亦庄。
以仿照《陋室铭》而作的《山庄铭》来说,诗人将一些现代元素置入家喻户晓的名句中,精彩的改写不仅使诗句更具阅读的趣味性,还有力地刻画出同样具有高洁情操现代“刘禹锡”形象。而在《半山亭》一诗中,“半”反复出现在每句中,以“半”描绘了半山亭的风景,也描绘了前来的旅客百态。还有宝塔诗《新年好》、独韵诗《时谣》等等,都灵活地吸取了古体诗的形式,由此看出诗人在古体诗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古今结合的创作手法,使诗集的形式更为丰富。
针砭时弊 寻味人生
利用诗歌表达内心的美好祝福之余,诗人也创作了一些讽刺类、哲理类的诗歌,或揭露时弊,或感悟人生。在诗意的世界之外,寻找着诗歌更深远的社会意义。
《前腐后继》就是讽刺类诗歌的代表之一,反映了当今社会严重的腐败现象。诗中讲述了新任局长如何与前任一样走上了贪污腐败的道路,最终被送进监牢,但继任局长依旧重蹈覆辙。“前腐后继”的腐与“前赴后继”的赴谐音,但一字之差,差之千里。前赴后继的慷慨英勇,与“前腐后继”的堕落丑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其中的讽刺意味令人拍手称快。
而另一首诗歌《喜极而忧》,则使用了前后对比,遇到人生四大喜事,不料却被环境的污染破坏了快乐的心情,转喜为忧,在博得读者认同一笑的同时,也引起了反思和警醒。
比喻、排比、对偶、比拟……在组诗《我的修辞》中成为了书写人生的修辞,探讨着人生的哲理:追求独特的自我、享受人生的过程、打破平衡的勇气……这些深邃沉重的人生道理,在诗人的笔下就成为了浅显平淡的话语,在日常生活中寻味人生。
随心所欲 诗意飞扬
短信不仅能够为诗意的传递提供更为随性的空间,还兼具了更多的娱乐性与欣赏性——在我看来,它是传统诗歌的一次革新,给现代诗歌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它又是时代的产物,给普通的短信增添一些文学元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吸引新时代的读者对传统诗歌的回归。
“手机短诗的创作,已成为诗友的一个创作亮点。通讯的发展,为新诗这一人类精神领域的美丽追求,拓开了更为宽广的空间。通过手机短诗,将世界各地华人社区热爱诗歌的朋友联系在一起!”诗人这样说道。手机文化的全面崛起,对传统文学秩序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它改变了文学发表于传播的基本方式,使创作主体获得充分自由的同时,也使写作变得不再注重专业化的审美追求,而是更加信奉随意性的内心表达。
至此,我对“心随彩云飞”也有了新的理解:彩云是灵感,是诗意,短信让你随时将凝结在心中的诗歌,送往同在一片彩云下的人们;而诗意则像彩云一样,能够在天空中更为自由地飞扬。
海德格尔说过,人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在生活的点滴中发现诗意,把诗意凝结成诗歌,再给心灵的诗歌插上翅膀。短信诗的出现,将会是诗歌飞扬的翅膀。愿在诗人与更多诗人共同努力下,更多的诗歌能插上这双翅膀,随意地舒展自己的身躯,在文学这片天空下自由地飞翔。
(本文与梁琪合作写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