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零年,此前经营“南方艺术团”的赵尧刚突然心血来潮,到南美“闯世界”去了。只身走天涯,一混就是一年多,由于不懂外语,就别说有多难了。本来他是想,也许外国的月亮比自家的圆,机会也会多,外币也来得快,咬牙坚持一年多,寻觅到的总是失望,这位总喜欢冒险和新鲜事物浪迹天涯的游子,终于明白了文化教育对人一生的重要性。他毅然回国。
回到祖国后,在东莞包下两个山头,广种果树,做起“庄园主”;另外又投身房地产新潮,一九九三年搞起了东湖山庄,资金有所积累。他与原来在韶关一起组织五月诗社,聚会采风、野营露宿、谈天说地爬格子的诗社“元老”们一直联系紧密,偶有回韶总免不了喝茶聚会。诗社经过十来年坚持,老的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也不断有新人加盟。尤其是那时韦伯已从领导岗位退下来,每隔一两个月总往粤北“上山下乡”,一住一二十天。常带着年轻五月诗友走访矿山、乡镇……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赵尧刚,为了让桂老师、杨惠民、周伟、林才康、邓妙蓉、郑凤英、陈建桥等“老友记”开开眼界,感受新浪潮的气息,多次邀请大家到东湖山庄和“尧庄”农场作客。有一次还专程盛邀韦伯、黄丹宁和韶关、清远的五月诗友一起前往,他特地在旁边的五星级酒店租下了“总统套房”,一干人十多个一起住进去体验世间传说的“顶级享受”……
那时任韶关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的桂老师,在编辑工作和文学组织活动之余,常常参与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发起的“希望工程”公益活动,结对捐助了十多个因贫困失学的乡村孩子重返校园。他不但自己带头,还利用报刊和诗社活动的机会,热情宣传、发动大家参与。一向不甘寂寞的赵尧刚也产生“做好亊”的念头,但没有与桂老师说过具体想法。一九九六年夏季的一天,他突然拎着十三万元的现金来到桂老师跟前,要求他负责挑选失学少年,“一对一”资助他们重返课堂。桂老师一想:按中国青基会那时的规定,一个乡村孩子读完小学,只要每个人资助四百元。十三万除以四百,要短时间内确定那么多“一对一”的捐助对象,是很难办到的。加上今后要与每一个资助对象通信联系,跟踪关心,工作量也实在太大了。桂老师把实际情况一摊开,赵尧刚才恍然大悟:办好亊也得考虑办得好才行呵!“那怎么办?”桂老师马上介绍了中国青基会实施“希望工程”的一些具体方式,“一对一”只是其中一项;另有一项重点工作是捐建希望小学。个人出资二十万元,便可以兴建一所以个人名义命名的希望小学。桂老师就对赵尧刚说:“你干脆就增加七万元,凑够二十万捐建一所希望小学吧!据我所知:整个粤北地区还没有个人出资捐建的希望学校,你带个头,意义非同一般呵……” 赵尧刚一听,略作思考,爽快地答应了:“那好!不过还是要你来操作。”桂老师与团市委历届书记和负责希望工程工作的干部一直联系紧密。他很快与他们作了沟通,要他们先行了解下面需要捐助的乡村学校,提出几个备选地点。大约过了半个月,赵尧刚再次回韶,专程与桂老师和团市委书记等人前往备选地点考察实际情况。第一站到了抗日名将张发奎的故乡——始兴县隘子镇,了解到这里还是当年抗日风度大队的集结之地,属革命老区。在这里办好亊确实很有意义。又遵照当地领导的意见,把在已很残破的泥砖木楼中上课的联丰村小作为兴建希望小学的首选之地。赵尧刚、桂老师看了现场情况,觉得很合“心水”,于是马上拍板定了下来,原来备选的另两个点也无需再去看了。
捐建资金很快转入团市委的希望工程专项帐户,学校教学楼建设很快进入施工阶段。因为寄托新时代生态梦想的农场命名为“尧庄”,赵尧刚要求把捐建的希望小学命名为“尧校”,并要求新学校落成时聘请韦丘和桂汉标老师任名誉校长。一九九七年九月,尧校希望小学顺利建成,赵尧刚却因为生意太忙,落成典礼来不了。韦伯和东纵老战友谭军、华英伉俪以及桂老师等五月诗人出席了剪彩仪式。这是粤北第一所私人捐建的希望小学,也是五月诗友参与公益活动最早的一项壮举。对此举韦伯赞赏有加,当年国庆节,何铭思先生邀在穗的东纵老战友在白天鹅宾馆茶叙时,韦伯说起此事还难抑欣喜之情:“我干了一辈子,这回首次当上校长了……”何老先生听罢老战友的介绍,立即叫好:“这些年我也老想着如何为老区做些好事,你和我想到一处了!……”在新华社香港分社工作的何先生是霍英东先生的挚友和顾问,他说:“前些年霍先生要给我一大笔钱,我一直没要。听你这一说,我想把它要过来,就到我们打仗走过的山村去建些希望学校。不过,这亊要你亲自出马才行!”韦伯回答说:“是好事,但我也没办过,是五月诗社年轻人具体办成的……”当即韦伯打电话给桂老师征询意见,早已热心参与希望工程善举的桂老师一听有此等好事,自然立马应诺全力以赴。于是,一个持续十多年的大规模“文教扶贫”善举就此开始启动,何先生在香港注册成立“铭源基金有限公司”,后来还在韶关成立办事处,由韦伯任主任,桂老师任常务副主任,冯春华、邓妙蓉、张凌、欧运通、唐小桃、虞永新等一大批五月诗人成了实施“文教扶贫”善举的“义工”,开始在粤北以及红三角老区青山绿水间抒写希望的新诗篇。
从1997年至2008年上半年铭源基金驻韶办结束工作,铭源基金通过五月诗人为主体的志愿者,捐建了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二级学院在内的五十项希望工程,组织举办了超过六千名大中小学生参加的四十六届校园文学夏令营 ,诗歌文学普及与希望工程相结合,在红三角老区构建了被专家学者高度赞誉的“南国新型文化工程”,产生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今,每回顾这些年来诗路追梦和传播文明的足迹,桂老师总会说起赵尧刚捐建粤北第一所个人出资的希望小学的善举,把它视为五月诗社投身大规模公益亊业的肇始之举。
商海风波诡谲,人生跌宕起伏。不管后来乃至如今赵尧刚经历了何种拼搏荣辱,他始终如唐代李白诗所言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而“尧校”正是浪漫与豪放的一个果实,经得起岁月永远的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