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毕业后的暑假看了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并喜欢上三毛,把她列为最喜爱的作家,爱上她的洒脱、豁达和真性情,并把沙漠列为是平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大学毕业我看了李娟的书,在她的书写里又找回了久未有过的感动,那种感动跟大地跟自然紧紧相联系,也跟我成长的乡村山水、春种秋收的环境相似,总之就像李娟说的除非是是自身体会,否则一切懂得与安慰就无从谈起那样。
李娟的书总是看着看着就有欢喜不期而至、让人不禁会心微笑。如果说我以前的偶像崇拜是有多朝秦暮楚多么没主心骨,这次对李娟的喜爱和崇拜绝对是坚定而持久,用网络语来说就是她是我最喜爱的作家,没有之一。从一开始看她的《我的阿勒泰》和《阿泰勒的角落》,就如获至宝并迫不及待地把这快乐跟我身边的人分享,把书送给亲爱的张老师和表嫂“竹子”;还在寒假的晚上把李娟写赶牛的那篇读给了妈妈听,而她也是多么的喜欢啊!就像回到了启蒙时代初翻语文课本时一样爱不释手。接着看《走夜路请放声歌唱》和今年出的《冬牧场》,继续感受着李娟的快乐以及有节制的悲伤。更多的时候,是从字里行间读到从李娟瘦小的身体里迸发出强大的力量,那是来源于自然赐予她的智慧和双脚稳踏大地的厚重又坚实的力量。再孤寂枯燥的荒野生活在李娟的眼里总能发现惊奇和可爱之处。在每个不可思议的场景里,她一个“豁切……”就往外人看似苦涩艰难的生活里放了大大的一勺糖。而李娟的星球总是这样有明亮的天光。唉,真想现在就能乘上火车换汽车再骑着马儿去到新疆李娟家开的杂铺店里,告诉她我看了你的书,我懂你的欢喜以及悲伤。
对李娟的喜爱现在也到了恨不得对身边人们“奔走相告”的地步,于是给堂妹买了《阿勒泰的角落》和《我的阿勒泰》,(我们柔弱的性格都需要通过阅读来壮胆^^)不用猜我就知道她有多喜欢-----她一段一段地在qq上粘贴了上面这篇书评给我。另外还给我哥和我亲爱的小叔带去《冬牧场》。呵呵~据说小叔整个童年大部分时间被安排去放牛,那书里总有片段倏地把他带回那个躺在山坡上数云朵,耳边听着牛儿一口一口咀嚼青草的时光吧,那可是最美好的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