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散文>>初访张广义
 
初访张广义
  文 / 邓秋船





    注定与甘肃有缘,与金钟文学社有缘,与杨引丛、张广义有缘。
    不知天高地厚的我,在朱广发、陶冬生、邓辉球、邓金生等人的纵容和支持下,1996年3月,竟在南雄市的穷乡僻壤坪田镇成立了一家野草文学会,出版《野草》刊物,其困难和波折可想而知。那时,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语文月刊》主编诸孝正给我寄来了剪报《一个梦支撑一生》(董月玲,《文学报》1996年4月)。从此,才知道在甘肃省漳县有一个名闻华夏的金钟文学社,“认识”了社长杨引丛、副社长张广义。后来,又收到另一篇报告文学《架子车上的文学社》(李毅,《人间》1997年金秋号),加深了对穷山恶水中那帮文学痴迷者的了解。
    开始,跟金钟文学社都是书信往来,还不时将自己的诗歌、散文、小小说投寄给《金钟》,不管刊用不刊用,他们的油印刊物总要寄一份过来,慢慢积下十多本。农闲我认真阅读,撰写了一篇读后记《<金钟>印象》,带到佛山,2000年4月被《佛山劳动》发表。再后,杨引丛、张广义启用小灵通,换了手机,与他们的联系方式也就电波为主,信写得少。2006年1月,应上海市江沪实业有限公司谢益元之邀,社长副社长到上海度春节。引丛回家乡,广义留在公司做工。
    这下过瘾了,一个邀请我去甘肃走走,一个邀请我到上海看看,两个地方都令我神往,却苦于没有机会,总难如愿,几次答应,几次爽约。
    今年7月下旬,接了一宗票据追索权纠纷案,原告在佛山,送不锈钢材到中山,对方竟开出10多万元的空头支票,报警一查,该公司早已破产,而其总公司是长春市的民营企业,被告当然属长春当地的法院管辖。确定日程,立即电话与张广义联络,意欲顺道拜访他,并送他一件特别的礼物。
    处理好那摊事务,8月2日,从长春乘列车到得上海。有广义短信指点,坐1号线地铁,锦江乐园出站,左侧上南梅线公共汽车,20点30分雨中赶到南桥车站,见到了神交16年的远方文友。
    他上班的公司基地处在奉贤区青村镇,两夫妇租住姚家村。快进村了,他在超市要了一瓶上等的北京二锅头,妻子尤小姐做了几个川菜,陪我们喝酒、畅聊。我当即将礼物----新出版的《野草芊芊》奉送,博得他小两口不住地赞叹。
    酒逢知己千杯少。一瓶56度的二锅头喝完,广义又去要一瓶。见我们喝得尽兴,聊得投机,尤小姐跟亲戚搭睡去了,这时他不胜酒力,躺下呼呼入睡,我仍接着喝。夜深了,自己出到院子的摇井旁,洗凉水澡,回屋上网。
    第二天,他妻子很早做好早餐,一起吃过,两夫妇上班去,让我看书、上网自理。午餐晚饭,朋友把我领进公司与他的工友们吃工作餐。
    只有晚上才是我们交流的好时机,喝几口小酒,出附近散步。尤小姐指挥我和张广义站在厂门口一棵柏树下,拿手机替我们留下了几张珍贵的相片。因她有风湿性心脏病,先回宿舍休息,我们继续沿田野边的公路信步而去。
    两天来,我最关注的是他们文学社的事。
    广义娓娓道来:
    金钟乡看治坡村漫子路社的杨引丛,1967年11月出生,从小下肢瘫软无力,大庄附中毕业考上高中,却因残疾没被录取。郁闷中把自己关闭在五色旗山,能找来的书都看,感到不能这样沉沦下去,得做出一番什么事来。我也是1967年6月生,纳仁沟村池扎拉社,7岁父亲谢世,与杨引丛同学,仅读满初二就辍学回家帮妈妈干活。我们喜欢写稿,借阅临洮师范办的《洮声》,稿子写好多投往《飞天》杂志,不仅不见发表,连退稿信都罕见。引丛与我一合计,能不能自己搞个什么文学社,自己编油印刊物,给这里一些文学爱好者开辟交流园地呢?
    我利用晚上走访金钟中学的张盘山、李向英,大庄附中的陈旺春、郝进科、蔡贵荣,将想法掏出来,他们挺兴奋、热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1992年6月,金钟文学社草草成立了,杨引丛被推举为社长,我和李效真为副社长。我翻山越岭,走村串户收取文稿,引丛负责审查、修改,进科刻蜡版,一份散发出油墨香味、16开10页码的《金钟》诞生在漳县的山旮旯!
    很多穷孩子根本没念过书,眼睛浑浊,整个人像没有灵魂。我们立志为乡亲们多做点事,文学社就先后在纳仁沟、苏油沟、马台沟等村办起了夜校,免费向孩子们传授文化知识;多少人看不起病,我们就以引丛的个体诊所为依托,开设义务诊室,上山采集草药,不收或少收诊费,实实在在解决乡亲的难题;接着,又利用各地相识不相识的朋友捐赠的书籍,办起了图书室,组织文学社成员有计划地读书、交流心得,同时也对所有渴求知识的人开放。
    山里人世世代代种小麦、青稞,过自给自足的封闭式生活,从不与外界联系,看问题想事情也较偏执,我们无私地给大家做着有意义的事情,往往要长时间人们才能逐渐了解、体会。1994年7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播出文学社的故事;1995年,《甘肃广播电视报》报道了文学社;1996年,杨引丛被评为甘肃省自强模范,6月22日参加了全国自强模范暨扶残助残先进集体、个人表彰大会;10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赴漳县采访金钟文学社;同年,《中国青年报》《文学报》详细记述了我们的精神追求的甘辛;2006年、2007年,中央电视台和《解放日报》专机接杨引丛、李效真、李淑文到北京、上海作客。我们以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行为,凝聚良心,传播文明,热爱文学,至今,双月刊《金钟》出版了118期,每期25页,16篇诗文,印数300份,寄发到全国各地,终于获得了乡亲们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
    有一大帮伙伴的互相切磋、学习、砥砺,有杨引丛的带领和影响,文学社在进步,张广义也在进步。他博览群书,钻研中外名著,写各类体裁的篇章,1997年以来,在《文学报》《天津文学》《南叶》《飞天》《散文选刊》《工人日报》等报刊发表散文、小说、诗歌、杂文30余篇。目前,他正充分利用工余,构思和创作长篇小说《东扎河》,已改定的篇章近10万字。
    我被挚友的精神和成绩所感动所骄傲,难得晚上月光柔和,环境幽静,两人推心置腹,谈人生,话理想,指点文坛现状,激荡文学未来。针对我的不足,他建议我有空多读些外国名著,多读哲学著作,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作品的底气。
    回到宿舍,余兴未尽,他替我申请开通了新浪博客,我鼓励他注册五月诗笺网,令他与我与全国各地的文学发烧友增加更多更有效的交流。
    因他们夫妇还没有休息,而佛山等地一些事务上的牵挂,我决意要回广东,4日早上才吃过早餐,尤小姐以为我准备好苹果、鸡蛋,交代我带到火车上充饥。9点刚过,带上遗憾,也捎上祝福,我与张广义小俩口依依惜别,踏上了去上海南的公共汽车。

                              2012年9月7日于佛山
2012/9/7 23:18:27 发表 | 责任编辑:冯春华
本文共有评论 -2 篇︱已被阅读过 507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7204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