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汉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曾被中宣部、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司法部、人大常委会司法委员会等联合表彰,授予“全国保护未成年人优秀公民”称号。2001年他与钱学森、余光中等海内外著名人士一道荣获第二届“霍英东奖金”。出版有诗集、散文集,评论集10多部,编辑、主编文学专著100多部。★
2012年国庆节前夕,退休在家的桂汉标迎来了自己63岁的生日,这位与共和国同龄的粤北诗人,用自己的爱国情怀,写下了一首捍卫祖国钓鱼岛的诗篇——《e时代的警叹号》,他呐喊道:义勇军进行曲山呼海啸/莫让日货绑架了民族手脚/行动起来吧,万众一心/保钓!保钓!保钓!
●我开采太阳●
《我开采太阳》是桂汉标的成名作。与共和国同龄的桂汉标,曾为此自豪地说:“爱我中华的情怀早已融入到我的血液。”他更是一位有良知的文化人,粤北文学与诗歌的领军人物。
爱党爱国,是桂汉标这个铮铮铁血汉子的本色。他父亲曾以马来亚共产党员的身份参与抗击日本鬼子的斗争;母亲虽然没有文化,解放战争时期却在乡下掩护过地下党的干部从事革命斗争。父亲回国后,一直工作在为国家找矿的生产第一线。父母的言传身教让桂汉标从小接受的是革命传统教育,他一直把共产主义当作不可改变的信仰了。
还在桂汉标刚刚上初中的时候,为了办少先队的壁报,他鬼使神差地迷恋上诗了,整天看呀抄呀背呀,上学放学路上常常想着“诗句”想着押韵分行,常常为写成一首自认为是“诗”的顺口溜而洋洋自得,兴奋不巳。
作为“老三届”,桂汉标的命运是和祖国连在一起的。在北江中学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到乐昌九峰,然后在省广州电力建设单位工作,直到回到韶关。真正的创作并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始于在乐昌九峰林区当知青之时,因为青春在实际生活与青山绿水间磨练,有太多太多的感受,故以诗抒发情怀。1972年,停刊多年的文艺杂志纷纷复刊,有了发表作品的园地,从而激发了他在艰苦条件下坚持创作的热情。他的处女作《九峰山下新农民》(组诗)发表于1972年《广东文艺》试刊第四期。他的《春播》一诗被选入1974-1975年度的广东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春播》是我们当时小学课本必读的课文之一。现在,我们仍然笑他:“‘大伯遥指野猪壑’的野猪壑到底在哪里?”
桂汉标满怀爱国热情,并开始用手中的笔,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他用自己的的方式演绎了丰满而多彩的人生。1982年,他创作了《我开采太阳》一诗,在新创刊的《中国煤炭报》作为“太阳石”副刊首期重点稿件发表,并于次年获中国煤炭文化宣传基金会和中国煤炭报联合主办的全国文艺评奖中荣获一等奖,他在诗中写道:“我自豪/我是一个矿工/我为祖国和人民/开采太阳”。这首诗,气势磅礴地表达了立志开采太阳传播光明与温暖的浩瀚情怀。也成为了桂汉标的成名作。
作为一个具有坚定信仰与崇高追求的文化人。桂汉标爱国爱党,他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入党申请书不知写了多少份,但由于各种原因,总得不到批准,但他从不气馁,2000年,他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30多年的心愿终于得偿。他激动地写下了《我站在党旗下宣誓》一诗:“一种资格/穿越了一万多个风晨雨夕/朴素的感恩/朦胧的向往/随着夜里飘飞的思绪/心灵因信仰而坚执/肩膀因使命而沉实”,将内心的荣誉感与使命感作了深刻的诠释。
我们从《丰收时节》、《寄往未来的名信片》等等作品中可以深刻感受到他对党对祖国的满腔热爱之诚。
●铭源,铭源●
《铭源,铭源》,是桂汉标近20年来最成功的作品。
伴随着共和国曙光成长起来的桂汉标,用自己的笔和心,谱写出一曲曲爱国者情怀的壮丽诗篇。从《我开采太阳》成名30年后,2011年,他的诗作《铭记源流,与时俱进》在中央组织部老干部局在全国离退休干部中开展的“与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征文活动获得了一等奖。这也是韶关唯一获一等奖的作品。
铭源,是桂汉标近20年来倾注了大量心血的工作。
在希望工程刚提出之时,时任韶关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的桂老师便率先捐款响应,他推动创业有成的学生赵刚捐建了粤北第一间私人出资的希望小学,得到老诗人韦丘和他战友何铭思先生的关注与支持,最终促成了霍英东基金会和香港铭源基金对粤北、赣南、湘南红三角老区的大规模“文教扶贫”善举。
从1995年至2008年上半年,桂汉标一直兼任铭源基金驻韶关办事处常务副主任,受何铭思、韦丘等东江纵队老战士的委托,率领五月诗社的年轻人具体负责了50项希望工程的捐建工作。长达十多年时间,他一边完成一个文学月刊的主要编务,一边每年花一半时间跑遍红三角的穷乡僻壤,每年走过的里程都超过3万公里。白天为捐建希望学校的事奔忙,晚上或给学校文学社团讲课,或与各市县文学作者座谈创作,拒绝了许多当地接待人员好心安排的娱乐活动。他推动组织并亲历亲为举办了遍及红三角各市县的四十六届校园文学夏令营,参与的大中专学生超过6000人次。
上世纪90年代中,佛山的一个著名传媒单位,曾出多于他几倍工资的薪酬,几次来粤北诚邀他加盟,但为了“文教扶贫”的善举,他都不为所动。桂汉标并不富有,但他甘于清贫,他自己能支配的钱,多年来基本上都资助贫困学生了。他自己的几件十几二十元的衬衫一穿十多年。有一年冬天去县里发放奖教奖学金,带的寒衣不够,路过翁源县城买防寒衣服,他不听同行的学生进专卖店购买的劝告,随意在街头地摊买了30元一件化纤编织衫,过了10年了,现在还见他穿着。就是这一次到了一间中学,听说一个备战高考的贫困学生每个月只有50元生活费,马上诚恳地说:“这怎么行啊,要帮一下!”他掏出身上仅剩的700元,给那位学生每月补贴100元生活费直至参加高考,这位学生后来进入大学,桂汉标又联系他参与管理的可蕴基金给予了资助……这样的事例不知有多少!桂老师个人资助的贫困学子少说也有数十人,其中不少已成材。
爱国爱粤北,桂汉标为本土作者编辑出版了100多部文学著作;还在基金会资助和何铭思、韦丘两位革命老战士指导下,策划组织举办了粤北历史上规模最大、海内外专家学者、作家诗人来得最多的几次诗歌文化活动,为世界了解粤北、粤北走向世界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心随彩云飞●
《心随彩云飞》,是桂汉标与时俱进的手机诗集。
63岁了,在所有人眼里,桂汉标依然热情洋溢、精力充沛,与过去没多少区别。他最喜欢的一句话“梦是唯一的行李”,他对我们阐释的是“信仰指引着灵魂前行”!他一如既往地参与各种公益活动,活跃在文学青年当中;退休之后,桂老师说“自己老来学吹打”,倾注全部身心学习电脑操作,为的是让五月诗社与时俱进。他积极推动手机短诗的写作,在《羊城晚报》举办的手机短诗大赛中获一等奖。后来,他将作品结集出版。
从2009年开始,他发动五月诗人改版开通了“五月诗笺网”,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桂老师就从一个十足的“电脑盲”一跃成为“五月诗笺网站”的主要管理员。
他积极参与韶关新闻网的“版主”工作,兼任五月诗笺、青年文学的版主,运用现代工具扩大韶关的知名度。为了管理好这几个网站,他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常常一天在荧屏前十来个小时而不知疲惫。他运用诗网扩大了五月诗社的辐射与影响力,海内外广大诗友网友纷纷加盟,其中东南亚华文诗人已有十多人上诗网注册发表大量新作。他鼓动海内外诗人作家加盟北江论坛,第一时间在北江论坛里发帖点评,做这些工作,桂汉标完全是义务的,甚至他的手机费用直线上升,但他乐此不疲。
我们所有人都称桂汉标为桂老师,他以高尚无私的人格 和巨大贡献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他是一个开采太阳的人,一个普通的热爱祖国的粤北诗人。
韶关日报记者 冯春华
(原载2012年10月13日《韶关日报》周末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