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与“责任”,在我眼里,这是两个概念完全不同的词语。无论从哪方面去想,它们也无法连接在一起,甚至是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物种。诗应该是与浪漫相连接,无论欢乐悲伤,无论喜与忧,总是散发着浓郁的浪漫情怀。即使泪水,在诗的搅拌下也散发着淡淡的芬芳。而责任一词,每次显现在我面前,都有石头般沉重的感觉。
第一次听到将“诗人”与“责任”连在一起的是桂汉标老师。记得那是我刚加入诗社不久,我发了一些自己的作品请桂老师指导。桂老师对我说:“典型的小女人,抒写的都是自己的情感,几乎都是情感的倾诉。你生活在瑶山,是瑶家的山水把你哺育。你应该以瑶山为题材,把瑶家的山山水水,瑶家的生活习俗用你的诗作去表现。这是你的责任。”听了桂老师的话,我仔细的琢磨了好半天,也阅读了相关的作品。开始一些瑶山题材的作品,也受到瑶家人的认可和鼓励。可是,自己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是真情的流露吗?对,缺少的正是来自灵魂深处的情。是因为自己不够深入,无法触动灵魂深处的那根绳。因而所写的作品总也打动不了自我。
第二次听到把“诗人”与“责任”连在一起的是深圳著名诗人鲁迅文学奖得主刘虹。她在跟我们五月诗人会面时说道:“无论怎样,诗人是要更多地睁眼看世界,这至少是一个健康人格的存在姿态所要求的,更是文学的道义担当和写作的意义所要求的。其实,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并非对诗人的特别要求,而是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合格的公民都应具备的。诗人首先应该是一个合格的公民,那么就必须具有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只不过在方式上更多的是用笔。”听了她的话,读了她的诗,感受颇深。只是写不出像样的作品。我想:也许是我悟性不高;也许对生活观察不够;也许对社会底层了解甚少。因而总也下不了笔。
最近,在乳源县民族实验学校的倡议下,各大报刊新闻媒体报道了身患重症的邓峰明邓峰源兄弟。得到了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在我和校长王四请的陪同下,八十多岁的盘才万老县长也亲自到其家中看望。看到家中那建了一层而停工的奔康房;看到满面憔悴泪流的家长;想到等待五十万换肾在医院的兄弟俩。心,一阵阵的被揪似的痛疼。于是,这段时间,每天,等待着各单位及热心人士的电话捐款;每天,陪着兄弟两的父亲奔走各单位及银行。脑海满是孩子被病疼折磨的痛苦和父亲瘦弱无奈的面容。夜里,情不自禁的写了这首诗《孩子,你别怕》。写完,发现泪水早已溢满眼眶。心里,却有一种无比的轻松。(仿佛看到了兄弟俩正坐在病房读着我写给他们的诗。读完,他们笑了,做了个胜利的手势。感觉病魔已被驱走。)发到诗网,晚上,发现周春泉老师的跟帖:“替孩子喊的诗,很揪心,请告地址,略表心意,我电13986614380 ”。心里有一种无以言状的欣喜。欣喜之余,猛地想到“诗人”与“责任”。这欣喜,是不是“诗”的“责任”所带来的呢?我在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