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战火中的生命壮歌◆
在自卫还击作战中,战士们在战斗中所迸发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给人们留下深深的的记忆。在纷飞的弹雨、在燃烧的战火面前,他们英勇顽强,一往无前,要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屈服。战士们除了对敌人的恨,在战场上同时也表现出对战友的爱,他们说:“我是共产党员,我应该这样做。”在战友们的生命需要保护的时候,他们义无反顾的用自己生命掩护了战友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动天地,泣鬼神的悲壮颂歌。
●英雄郝修长●
1979年3月初的一个晚上,我广西部队9连5班的10名战士,潜伏在越南禄平(地名)附近的一处地方待机歼敌时,同敌人一个加强连遭遇。班长郝修长带领战士们英勇战斗,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战斗十分激烈,敌人从三面包围了他们。新战士李发根负伤了。敌人的机枪子弹,继续在他身边迸出一片火光。郝修长要冒着弹雨去抢救。战士孙金明拦住了他:“班长,你要指挥全班战斗,我去把他背下来!”眼看孙金明背着李发根快脱离险区了,敌人一阵子弹打来,孙金明也负了伤。
接近黎明时分,除了郝修长和副班长戢祥恩、战士熊木龙外,其他同志都在战斗中负了伤。这时,郝修长接到撤退的命令。夜色和浓雾正好掩护撤退。郝修长告诉戢祥恩:“我是共产党员,应当留下来掩护,你带领伤员后撤!”戢祥恩回答他:“我机枪打得准,应当我来掩护!”战士熊木龙也不肯先撤。他们都要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受伤轻一点的同志也要求留下来。郝修长命令大家:“回去一个就是我们的胜利!”他指示了后撤路线,决定4名伤员互相帮助着先撤。,另外3名伤员由他和戢祥恩、熊木龙掩护边打边撤。
在这以后,郝修长等3人为了掩护伤员是怎样英勇战斗,就无从所知了。
战斗结束,人们返回战场寻找他们,在一片田埂中看到了他们。
郝修长全身泥浆,向前伏在田埂上,前面2米处有11具敌人的尸体。他右手握着冲锋枪,紧挨着还有一挺打坏的轻机枪和一支步枪。除了身上背的冲锋枪子弹带和手榴弹带外,他脖子上还挂着一条冲锋枪子弹带、两条步枪子弹带、一个机枪子弹盒,所有子弹全部打光了。戢祥恩伏在班长后右方3米处的田埂上,保持和班长一样的姿势,也是全身泥浆,手里拿的是机枪,冲锋枪放在一边,子弹也全部打光。在他们后面约7米处有一条沟,并排卧着3名重伤员和熊木龙的遗体。从这里到他们原来潜伏的阵地约2百米,一路上有6处留下的激战痕迹:散落着许多子弹壳和血迹。而这一条血路的两旁尽是敌人的尸体,共有56具,最近离他们2米,最远的不超过50米。
无言的现场诉说着黎明前这一段战斗的激烈。可想而知,他们背着重伤员爬着、打着,硬是从包围圈里杀出一条血路,知道爬不动了,才把伤员和烈士安置在一个安全的地方,死死守住,同敌人进行殊死的决战,直到为掩护战友献出自己的生命。
也许今天会有人说,如果他们不管重伤员和烈士的遗体是会冲杀出来的,因为,那4个轻伤员不是冲杀出来了吗?去救本不能救的,搭上了自己,值么?是的,他们会冲出来的,可他们没有这样做。他们只知道尽最大的努力去抢救战友的生命,用自己生命掩护战友得以安全撤离,最后牺牲了自己。这种高尚的忘我的战友情谊,不正是对今天那些漠视生命,漠视人间冷暖的人,一种鲜明的对比吗!
●英雄汪普生●
3月27日我军3连一个突击排向一个无名高地发起攻击,高地上的敌人凭借有利的地形和各种工事,拼命地向突击排倾泄枪弹、炮弹。排长汪普生命令大家隐蔽起来,自己却冒着弹雨向前爬了30多米,伏在一条田埂上仔细观察敌人每一个火力点的位置。直到把敌人火力点的一切情况看得清清楚楚,才命令后面的战士向敌人开火。我军火箭筒手,以准确的火箭弹摧毁了敌人3个环形地堡。突击排向敌人发起冲锋,汪普生一直冲在前面。在临近半山腰时,敌人几个原来隐蔽的不被我军发现的火力点开火了。一条条猛烈的火舌封锁住了突击排前进的道路。战士们迅速卧倒。汪普生习惯地环视了一下左右。当他的眼光接触到新战士马启民的时候,发现马启民头部和右肩两处负伤,已经昏迷过去。战士们看到,汪普生猛地在地上打了几个滚,迅速接近马启民身边,用牙齿猛力撕开急救包为马启民裹伤。这时敌人发现了他,集中火力向他射来猛烈的枪弹。一颗子弹打中了他的左胸。但汪普生依然伸出双手,还想继续为马启民包扎。可是密集的迫击炮弹又向汪普生和马启民飞来。一发炮弹落到了离他俩一米的地方,在这危急的关头,汪普生听到了炮弹就要落地的嘶鸣,只见他奋力跃起,紧紧的抱住马启民,用自己的身体压在战友的身上。炮弹爆炸的硝烟散去,马启民得救了,汪普生全身流满了鲜血。他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战友的安全。
这就是战场,有时根本就不是什么想了再去做,那是一种平时练就的本能反应。在战场上,常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是共产党员,这件事危险,我来干!”负伤的战士在接受抢救时常说的是:“不要管我,先救别人!”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在战场上竟是那样的一种崇高精神贯穿每个战士。 在今天,我们的世界观和精神面貌都在变的前卫,时尚,新潮,可我们能不能说就不要了那些看似传统的、旧了的,舍己救人和互助友爱的精神呢?答案是肯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