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四面环山,天气很是善变。常常是一夜之间,天地就变了颜色。冬如此,春亦如此。风也是这样跟着来的。小城的风,猛烈且寒冷。夜晚,风会不停歇的吹,压低了树枝,激起水泼荡漾,卷得沙土飞扬。清晨起来,风也不会停止,只是不再如夜间一样狂肆。
说来也奇,风后的天地却是清晰的,像洗过一般。也只有自然才能做出这样的大手法。起风的天,是不会有浓雾的,视野也就宽了。瞧那尚在枝头树叶,明亮无尘,脉络分明。远处的建筑也洁净闪光,闪光的是窗玻璃,连山上的“韶阳楼”字迹也依稀能见。拥有这般清新洁净的天地,我便爱上这小城的风了。这风她似性情中人,刚烈且自我,不娇情,不做作,也甚是猖獗,整一个文人秉性。纵使让人冷的瑟瑟发斗,也爱的真真实实。
我便好奇了,这让人又爱又恨的风,该是从哪来的呢?从东边么?太阳不正挂在那么?难到是西边?西方极乐不是佛的道么?从南方么?这里正鸟语花香哩。看来,只能是从北边来的了。歌里不也唱:雪花飘飘,北风萧萧……
北方,那是中国古文明繁盛的地方,孕育这有性情的风也能说得去。倘若想开了去,再往北,一直到北的极端。那是北冰洋,那里只有白茫茫的一片,是冰,是雪,是一尘不染的净土。
兴许我能这样认为:这风她不远万里,从北冰洋而来。越过大海,卷起层层波浪,沾上水的辽阔;遂又翻过高山,刮得尘土飞扬,带上山的雄伟;穿过森林,吹翻了落叶,容入树的清新。最后,来到我们的国土,装下了北方的古老文明与这江南水乡的飘逸灵动,容为一体,化而为一。来到小城,来到我的面前。
只是,这风终究是要去了的,上哪里了呢?我说不清,谁又说得清呵!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能者之思,飘飘若风兮……
◆书香相伴,满路芬芳◆
朋友经常问我,读书有什么用?那些不读书的人也能赚比我们多更多的钱。心中也不只一次这样问自己,但始终也没能想出好的答案。所以朋友问的时候,每次都只能报以浅浅的微笑。不想也不能回答。
现在写这篇文章,并不是我已想明白。而是我也和所有人喜欢看书的、不喜欢看书的人一样迫切的想要知道读书的用处,分享一下读书感想。
人之所异于禽兽者,在于能源源不断的思考。生存的技能和思想也由此而生,并发展完善。从来也只有禽兽才会只懂得从自己的直接经验去吸取教训和技能。我们是人,是高等的灵长动物,我们会思考,那我们就要学会利用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我们所能用到的一切知识去感知认识这个世界。先辈所创造的文明要传承下来,书籍确实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人要获得知识和经验仅仅靠口传身教那已经明显的不能满足,那读书确实是个不错的另一途径。
如果说读书不在有用无用而在喜不喜欢,那无非是要遭受世人唾弃的。文正公也曾说过,不能学以致用与识字之牧猪奴无异。当然,这里不是说有知识的人就不能牧猪,只是说明学有所用的重要性。相仿,那些越是学识丰富的人越能把脏累活干好。读书能赚多少钱是那些读书无用论者常拿来攻击读书人的有力武器。如果以能赚多少钱来衡量读书的价值,我真的不敢理直气壮的告诉你,读书有多大作用。这两者间从来就没有直接的联系。也不见得那些文才卓绝天下之人一定就家财万贯。也没听过富甲一方者就一定学识渊博。不然富人怎还会有绅士与土暴发户之别呢?
读书不在于有用无用,也不在于喜不喜欢,而在于精不精。实则,也只有清心寡欲,淡泊之人才能真正把书读好。读书若为名利,则太累;若为附庸风雅,便会显得媚俗。
书的种类繁多,数不胜数。无论是哪一类型的书,都能予人开卷有益。哪怕是枯燥乏味的教科书,你也能从其中获得有利于提高生存技能的专业知识。纵使是一本禁书,乱书你也能将其视为反面教材嘛!我们看书更多时候只是从中寻求与我们观点相同或相符的部分,而不是毫无目的接受。所以从来就不相信一本书能把一个人带坏,当听到有人被指责价值取向有问题时便立马说是受了某某书的毒害我就觉得无比可笑。你既然知道不足,为何不改正呢?而是要不知廉耻的在人前狡辩。
每个人从一开始就是注定孤独,尤其是读书人。在这不至于令人无法生存而又不是令人十分满意的社会,四处一片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繁荣假象。能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孤独,安安静静看书的人真的不多。
青灯孤影,风掠寒衣,最渴望达到自我,最渴望被认可的时候,往往是最冷清的时候。
当你踏着这书籍修的路,从富强走向文雅,从开放走向文明,你会发现,为这孤独所付出的肉体上和精神上一切痛苦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看书在很多时候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看专业书籍时,有时候为了一个概念一个公式,你要苦想一宿,能把脑袋胀得两个大。但这痛苦毕竟还是短暂的,当你看一些思想论著时,那些先辈圣人携带他的思想一窝蜂的全部近入你的大脑在你还不能将其相融时,那种痛苦才真的让你受尽折磨。
且不论西学之但丁反古原罪,塞万提斯、莎士比亚之古典复兴,培根、伏尔泰之理性典雅,卢梭、康德、尼采之自由平等。泱泱中华,乃文明古国。其文化源远而精深。有孔、孟、荀之儒家仁者爱民,老、庄之道法自然,翟之墨家兼爱非攻,商鞅、不害之法家爱民重行,公孙龙子之名家论辩察士,邹衍之阴阳五行相德,鬼谷、苏秦、张仪纵横家之捭阖合纵连横云云。凡此种种虽有瑕疵,却也耀眼非凡。若能深思而后消溶化为己用,则受用无穷。反之,恐如邯郸学步,最后只能爬着行走。
当然,读书带来的更多是乐趣。有人说书亦师亦友,其实不仅如此,书还是个很好的恋人。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便是此意。读一篇好的文学作品,就好像跟作者,跟书中的主人翁谈一场洁净而不失浪漫的恋爱。在这里,没有利益的计较,没有世俗束缚,没有羁绊的去寻求最完美的爱情。生命的遗憾也能在此得到补偿。放下书,你便不再沉浸其中,更勇敢的去面对现实。
没有面包,怎么跳舞。没有物质基础,哪来精神享受。不过,只有面包的日子,无疑是单调的。没有书的日子,那也是不完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