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办理罗奀人的执行案子,两人在顺德区北滘镇莘村喝酒,他提到两个历史情节:伯母叶细妹原先是他父亲罗永旺的妻子,婚后没生育,离异了才改嫁二伯;坪田墟曾庆煌的妻子邓三妹跟我关系特殊、微妙,关切地问我打算不打算认回她做姐姐?
伯母自从嫁了二伯,田里地里家里都打理的精细出众,生育哥姐仨:黑牯哥篾器、泥水、木工样样精灵,哥嫂早做爷爷奶奶了;奀人姐嫁白星村叶长生,家庭和睦幸福;二哥过房,老实巴交,几度外出凭体力挣钱,如今在宝塔寨下盖起了两层红砖混钢结构楼房,也当起了外公。我高兴而平静。唯独认姐姐这个问题敏感得很,令我冷不防打起激灵来。
陈年旧事,一旦心湖被投入疙瘩包裹的炸弹,也会激起汹涌的波澜。我情不自禁想起了父亲多难的婚姻,不同凡响的境遇。
歪俚,龙头村叶屎缸的妹妹,父亲第一任妻子,因父亲不喜欢,她改嫁江西黄斑虎;奀奀,迳洞村叶锈壳膣的女儿、丙狗的姐姐,父亲第二任妻子,为父亲生了一儿一女,均夭折,后生了三妹。奀奀吵着离异,三妹三岁多便随母嫁禾寮背邓普秀。父亲从小岭医院回到镇上,如同不慎陷入冰窟,遭人白眼、歧视、侮辱、排挤,一辈子生活在贫困潦倒中,终日借酒消愁,几乎成了一文不值的人。每每忆起这桩往事,爸爸充满义愤很遗憾,当初他气冲冲登普秀家的门,只抢回自己的一件蓑衣、一担桶索。或许迫于舆论压力,邓三妹无法正视现实,从不敢认自己的亲生父亲。从血缘关系论,我与她是同父异母姐弟。从现实论,她不认我父亲,我有什么必要认这样的姐姐呢?两个家庭各有各的轨道,各有各的悲欢离合,各有各的滋味和前景,互不干扰。借某种机缘去相认去搅合,平静中会不会引发什么骚乱和事端呢?
姐姐嫁给坪田墟的曾庆煌,他们先后生育三女一男,超生,据说被计划生育工作者搅得很是鸡犬不宁,门板、锅灶等日常生活用品抄缴一空,夫妻两家徒四壁,四处躲藏,将子女拉扯成人。
转眼,他们夫妇发达了,据说在县城买房,过上了殷实的生活。
客观地讲,我有两个姐姐:叶四妹,同母异父,来自老宅村楼下,疳积致盲,3岁跟着改嫁的母亲,做了爸爸的继女,可惜不久赴天国去了;邓三妹,同父异母,长我6岁,现在至少该有53岁了。年幼时,也就三岁多吧,她母亲抛弃我的父亲,私自将不谙人事的姐姐带到新圩村禾寮背,继父邓普秀多了一个现成的女儿。
从我们涧霞去禾寮背两公里路,若是按新村址宝塔寨启程,就更近了。小时候,生产队分配几头黄牛父亲放,我上学前后得帮着放牧,不时牛群撒野,跑禾寮背糟蹋庄稼,人家圈起来,父亲要赔偿,我也跟着挨骂。圩日,他们村的人总要必经宝塔寨脚下,到坪田墟买卖。
邓普秀擅长做泥水,远近有人盖房、建猪圈牛栏,不时请他,我小时候很多机会见到。村里人会告诉我,他就是抢走你爸老婆的人。爸爸早把夺妻的不愉快抛到脑后,总教我要喊伯伯,我喊,尽管他回应得机械、冷漠。记得伯母、嫂嫂等人跟我讲,普秀俚是禾寮背人,他妇娘叶奀奀就是你父亲原来的妇娘,她带着你姐姐改嫁过去,再也没有生过小孩。英年母亲在我内心始终占据着崇高地位,叶奀奀和邓三妹我本来就不认识,在我脑海里产生不了一丝半缕的印象。
况且,她们也不可能与我家往来。生产队挣工分的年代,父亲负责赡养双目失明的奶奶,抚养幼小而失去妈妈的我,凭着健壮的身体和超人的毅力,他啊,既要参加队里各项劳动,又要侍弄自留地,回到这个残缺的家,还要打理家务,有时难免顾此失彼。随着我渐渐长大,送我上学,成了父亲的头等大事。好在我懂事早,上学前放学后,帮着放牛,星期六日就更不必说了,田里地里活跃着我幼稚、欢快的身影,父亲享受亲情的同时,还多了一个可使唤的小家伙。由于负担过重,父亲忙得没日没夜,焦头烂额,家里照样是生产队的铁杆超支户。开学了,父亲兴奋而又揪心,学费没着落,赊过一两次,学校不答应了。有几个学期,眼看父亲无计可施,我自己写报告,找大队支书批字,将盖红印的报告送公社教办主任,一元两元学费免了,父亲才放下压在心中的巨石。窘迫的家境,令我们缺亲少友。幼小的记忆中,圩镇里经常跟父亲喝酒的,除了外地两个老华,就数钗江的叶火生、禾寮背的老孬牯、垇背的笊箕牯、老宅的阳贵茶塘下的烂袋俚等几人。
其实,父亲也曾经风光过。
1956年-1959年,垇背、迳下山合并为简垇生产队,23岁的父亲是队长,副队长衔文、衔华,会计汉江,保管名高。别看父亲是文盲,他心肠直,责任心强,忠实贯彻执行公社和大队的指示,带领全体社员抓革命促生产,全力扑在集体事业上,深得上级同志的器重,发展他为共青团员,评选他为优秀干部,进县城出席表彰大会,还准备培养成入党对象。
那时,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三妹她妈自豪起来,心花怒放,决无理由背叛自己的丈夫。
天有不测风云。父亲莫名其妙染上那年代令人谈之色变的皮肤病,被强送小岭医院,三年后回到生产队,队长丢了,妻离子散的命运降临到这个不幸的家庭。
父亲痛定思痛,含辱负重,扭起二十四根头发做人,支撑着破碎的家,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我的身上,克服自然的人为的重重困难,供我上完重点中学。我有幸成为当时村里文化最高的人!逆境中挣扎得遍体鳞伤的父亲,忘了自己有个亲生女儿,漂浮不定的我,忘了自己有个亲生姐姐。
大约1990年吧,镇上忽然冒出什么三株口服液,店铺、路边、圩场打出一些彩色条幅,叶昌远说这是个赚钱的好机会,鼓动还没有真正外出打工的我,与他们一起走村串户,宣传、营销三株口服液。一个平常的早晨,他带我圩镇转转,竟转到曾庆煌家。三妹在做饭,我们聊了一会,她惊喜的说认识我,并神秘地自称是我的亲姐姐,要我叫她姐姐。因心里丝毫没准备,给她这么一嚷,我紧张得对答不上来,慢慢镇静下来,我略带歉意:
“你年岁比我大,就算陌生人,我也该叫你一声姐姐呀。”
就这样,第一次认识了我的姐姐。没有铺垫,没有过程,没有悬念,后来互相就淡忘了。
1996年,在家乡呆了一整年,与几名文学发好友组织野草文学会。我心血来潮,一大早前往禾寮背拜访老孬牯父子。论辈分,我叫他公公,同学邓志明得叫叔叔。先去老同学大哥老拣牯家,再到公公家。公公、姐借都在,我们聊得挺投缘的,笑声飘荡在土屋里。快吃早饭了,姐借正上菜,一名同她年龄相仿的妇人进来搭讪,还热情邀请我到她家吃饭。我脾气有点怪,无缘无故不轻易吃陌生人的饭,但又不好拂人家美意,直爽地答谢那老妇人:
“我不认识你呀,怎方便去你家吃饭?”
“你不认识我,我可认识你哦。你还得叫我伯母呢。”她笑着拿眼看老孬牯。
我摇摇头:“不认识,实在不认识。”
“因为你不常在家,不认识也不奇怪。我可经常到你二伯、大哥他们家,总不忘打听你们父子情况呦。”
公公证实,她叫奀奀,是你父亲的前妻。如今她的丈夫不在人世,老来孤独,想找你叙叙旧,去去她那儿也好。
拗不过那“伯母”,只得随她跨过祠堂廊角门,拐几下,在她家饱餐一顿。
多年后,我回乡顺便看老同学,找到她家门而不遇。听人说,伯母到东莞照料外孙去了。
随着家乡找我代理民事案件的人增多,回南雄的机会也多起来,去看看姐姐的念头又滋生了。想起高中同学叶新平是曾庆煌的妹夫,就去电向他索要电话号码,新平答应发信息给我,却不知什么原因,没发过来。几次在南雄,几次无从联系上姐姐。
虽说认回她做姐姐的条件毫不动摇,但作为弟弟,我力所能及做些基础性工作,也非多余。那些战争年代失散的,人家都要千方百计寻找,血缘牵肠挂肚啊,领袖、将军、科学家、普通人都不例外。一首歌唱道:“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古人云,父为天,母为地。父精母血,缔造了我们的生命,赋予了我们成长的无限关爱,殷殷期望,其功德何等浩瀚何等崇高!羊有跪乳之恩,鸦铭反哺之义,何况我们乃世上最高等的灵长动物?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些感恩教育,在每一个家庭演绎了千万年,才有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我敢断言,有感恩之心的人,有担当的人,前程越闯越宽广,越闯越辉煌。
不错,父亲给你的爱仅仅三年多,根本不可能在你幼稚童心里留下一点丁的留恋。然而,你在逐渐长大,阅历也逐渐增长、丰富,为人妻为人母,思想和灵魂在接受现实的磨炼,应该树立起自己丰满而成熟的形象。父亲为了我,鳏夫做了近50年,残酷的人生令他日渐衰老、麻木、迟钝、深沉,但他心目中自始至终仍然珍藏着你纯真可爱的音容笑貌,深深地悔恨年轻时过于刚强、愚钝,生活的煎熬竟使他糊涂到分不清大人的过节与小孩的无辜,没去看望你,抚慰你,关心你。岁月警醒了父亲,孤寂唤醒了父亲,饱经沧桑的老人以沉重的代价领悟到亲情的可贵,盼星星盼月亮,就盼你能走近身边,甜甜地叫上一声爸爸!那时,我也可以拥抱着你,深情的叫一声姐姐!
如今,父亲已届耄耋之年,体质虚弱,风烛残年,活在世间的光阴一寸少于一寸。姐姐,你能敞开胸怀,一笑泯恩怨,接纳自己的父亲,让他有限的晚年洒下阳光洒下爱,圆圆满满走向生命的彼岸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