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季羡林、任继愈去了。仰望这两位一辈子写下许多不朽著作的巨匠,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有些人,只用三个字就让我们感动;有些人,用一辈子让我们感动一辈子。看着二位老人留给我们的一本一本重重的财富,谁能不为之动容?
曾几何时,那么多巨人,在他们的时代,以他们的精神,为我们树立起那么多圣者的形象,成就了一座座让我们仰视的文学高峰。大风起兮,波澜壮阔,卷起千堆雪,那一代的人,几乎每一年,每一月,都有值得大书特书的情节。现在的中国,平静,安宁,蕴涵着向上的力量。文学越来越普遍了,它的地位,是高了还是低了?不懂。再没有一个让全中国为之震撼的作者了,如果有,那是因为他刚刚逝去。文学,谁都可以玩了,就象情人,谁都傍着一个在身边。情人眼里出西施,于是乎美女越来越多,可佳丽三千,没有哪一个可以一笑倾国,为了争宠,迫不得已地卖弄性感。伟大的书,必须捧着读,现在的书,可以抱着读,搂着读,脱光了读,压在身下读。经典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经典的时代,也随着一颗颗巨星的相继陨落,逐渐告别我们。
可是心中隐隐还有一种痛。冰心,钱钟书,季羡林这些称得上伟大的人去世时,我们在干什么呢?看看报纸关于他们的介绍,评论,悲痛一番。然后呢?他们离我们太远了吗?他们也是出身于人民的呀!可是他们去世时,好象只是报纸上的一个符号,和一叠厚厚的作品,还有小学、中学课本上的几张纸。我们这些人,表达不出自己的景仰了。当想起巴黎80万人,随一个作家的棺木缓缓而行时,当想起另一个作家的棺木上覆着“民族魂”三个字时,我们的一切表情多么苍白而无力。为什么呢?我们不能以更狂热的方式去祭奠一个个伟大的灵魂。当他们因为时光一颗一颗相继陨落,我们的机会也越来越少。……真的很恐惧,当最后的大师们,悄无声息地在网络文字、性感文学的烦嚣中消逝时,他们泉下无知,我们也无知者无泪,这也许是最大的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