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徒步穿越丹霞山已经过去三天了。这次穿越,全程46.33千米,我竟足足徒步了十一小时五十分钟,才达到终点丹霞山大门口。回想起来,当时我已近走到了身体的极限,每抬一步都感觉到非常的艰难,双脚后跟都起了泡,烧灼感很强烈,双膝关节都能感到疼痛,也出了很多很多的汗。徒步中,特别是到后面的阶段,心里很多次都想打退堂鼓,放弃,搭车去终点算了。但我心里也在不停地为自己打气,坚持,再坚持,最后还是咬牙挺过来了。其实,徒步就是为了寻找一种自信,通过挑战自己的极限,完成一件很难完成的任务后,让内心获得强大的成就感。最终,我也走下来了,我也成功穿越丹霞了。
这已是韶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五届徒步穿越丹霞山活动啦。其参与人数之多,保障力量之强,所经路线之清晰,绝非一般的户外活动所能媲美的。24日早晨七点半,随着兰茵副市长的一声鸣枪号令,徒步穿越丹霞山的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四千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自帽峰公园出发了。我们沿途深入到了丹霞山腹地,领阅了市区皇岗山、马头寨、上京古道、丹霞山巴寨、上天龙、姐妹峰、茶壶峰、僧帽峰、阳元石、田螺峰及锦江等的秀美风光。一路上,看到主办方在沿线设有许多路线标示牌和安全标语,我们只需随着标识路线走或说跟着大部队后面走就行了,根本不需担心走错路线。途中依次经过了黄沙村、大王冲村、茅坪、暖坑、车湾等五个签到点,在那儿有主办方免费提供的补给水,我们可以小憩片刻,顺便补点能量。虽然徒步那天,天气还算可以,多云,没下雨,但近一周来连续阴雨天气,在几处田间小路、小溪和山林小道时,路上仍然很湿淋,再说走的人多了,更加泥嗒嗒的,免不了会脚底打滑。幸好主办方考虑得周全,只要是遇到存在危险的地方,都派有工作人员驻守,指引并鼓励参赛者安全顺利通过。
参加徒步丹霞活动需要以队为单位,每队4人,以集体计算成绩,但必须有一个异性,很合符“男女搭配,办事不累”的做法。我和单位三名同事组成一对,一个女同事小梁,还有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小谢,我和同事小胡年龄稍大些。刚开始,我们自认为实力还行,都很自信能走完全程。四个人并没走得很匆忙,只是悠着走,边走边闲聊着,途径上京古道时,我们还开玩笑说,这次我们是去上京赶考啊。我们并不追求要拿名次,但只要能顺利走完全程,就成功了,也就达到我们的目标。再说这次徒步活动,队友们必须要有团队精神,只要其中一个放弃,我们队就拿不到成绩,也就拿不到穿越荣誉证。前两三站大家体力都还凑合,可到了第四段山道,小梁体力跟不上了,脚步也慢下来了。小谢仍然精力充沛,他先往前冲刺去了,我和小胡护着小梁一路艰难地走到了第四站签到点。看到小梁实在走不动了,我建议她先打个摩托车去到第五站签到点,然后再继续向终点前进。我和小胡继续结伴前进,自第五段路始,都是水泥路,很平坦,但就是路程很长,再加上前四段已经走的体力不支了。自己逐渐感觉越来越累了,看到一个接一个参赛者打着摩托车从身边穿过,我也有些心动,多次想打摩托车去终点算了。幸好有同事小胡伴行并不住地为我打气,最终拖着铅样重的双腿,撑着手杖一步一步地移到了终点。
经历这次徒步穿越丹霞,我发现不论是攀登,还是徒步,往往体能不是最大的问题,意志力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内心就会感到儒弱,失去勇气甚至妥协。总之,只要我们的肉体没有磨灭,精神就不能垮塌。假若当时真的搭摩托车达到了终点,也许当时能获得一时的轻松,一旦体力恢复后,反倒会在内心留下深深的遗憾。回过头来想想,这次徒步,最先到达终点的参赛团队走完全程仅用了五小时,而我们团队却持续徒步了近十二小时,也许我们耐力更好呢?!不管别人用了多少时间去完成这项任务,但只要自己踏踏实实地顺利完成了,也就成功了。
2012-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