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少年时的三次水难●
本人在似乎已很遥远的过去的少时,遇上1958年的“大跃进时代”和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等运动,同时家庭恰遇儿女荒(六兄妹正在幼、少时期),经济本来就非常窘迫,加上当时全社会经济极端困难,再加上政治因素而辍学,少时读书不多,无所谓文化知识。正是基于这点,在我后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幼小的心灵印下不可磨灭的烙印。
那时国家刚解放不久,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家里亦比较贫穷,一家8口(祖母、父母、兄妹五人,其时小妹还未出生,我排行第三),依赖父母俩做些零工维持生计,一家子虽然清贫,倒也乐融融。我的童年早期算是在无忧无虑中渡过了。
我6岁多(1959年)破蒙。读书的第一年是在刚刚创办的城关镇幸福小学,先在中山街一所民居上课半年,后搬迁至高堆叻,那时读书学费是2.4元,书杂费也仅1元多。读书的课桌等设施是学生家长捐献的,我的课桌是自己家里的神台桌,凳子是自己用两根柴木桩打入地下,上面钉块旧楼板,算是在校读书的基本设备了。晚上的课外作业一般在暗谈的煤油灯下进行,为省灯油,我们几兄弟的作业大多在饭前做完,晚上看些书或帮些家务。
记得我的第一任老师叫贞,她20左右,个子不太高,乌黑齐耳的短发,略弯的两道秀眉下,有双好像会说话的水晶般大眼。晢白清秀的脸膛时儿还呈现出两个笑靥。走路时候,袅袅婷婷,似乎伴随有一阵清风。她对我很好,很关心我,既像大姐又像母亲,还买过几次文具给我,那时我的学习成绩很好,担任班长,与她的接触自然较多……
这是五十年前的印象,至今还是很怀念她。后期的念书,换了多位教师,印象都没她深。
孩提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依稀记得,我少时不大善言,人称“哑仔”。曾因赌气,上午爬进家里的遗弃的旧货柜里,到晚上9点多才出来,家人铺天盖地找个遍,可见儿时也算有点顽皮的。
有件我终身难忘事是在约6岁(1959年)的冬季的一天下午,为了生计,我随大哥等几个到市郊的借村农田中挖茨菇(是在农户挖剩田里找零的一种食物),回家路上坐在路边大水渠边洗脚,不慎一滑,落入近2米深的水中,大哥汉华当即跳入水中将我捞起,全身冻得发紫打颤,捡回一条小命可谓是大难不死!(我一生曾遭遇有三次水难,这是第一次)……
到了1967年,那时,二哥明稍微大点,可较多地参加做些泥水杂工,我和四弟祥只能更多地去砍柴卖。记得那时我们不论寒暑,只要预估天气可以,就在头天花3-4角钱租部独轮车或板车。在凌晨三点前起床,用个竹筒装上午饭(里面常常只有点辣椒豆豉配饭),带上砍柴工具。赶在天亮前走到山脚,用铁链锁好车子,然后再走6-10公里山路打柴。一般每人打两担(每担约40-50公斤),交错挑下山。还要在下午4点左右赶到南雄食品公司养猪场,争取在人家下班前将柴收购,将钱补充家中生计。那时的柴价一般每斤在0.8-1.2分,一天能有1-2元的收入是非常可喜啦。常有因迟到些许或柴不够干燥原因,遭收购人员的训斥或白眼,也只能忍心吞气。遇上天公不作美时,我们充当“落汤鸡”至全身湿透也是为常事。记得在1967年的一个夏天,我和姑表兄良等几个到帽子峰(大伏岭)砍柴。午后,背着一把近百斤的柴横过密下水河(凌江河的上游),由于柴重水急,人小疲倦,不慎脚下一滑!连人带柴滚到了两个河段下的深潭之中,后来,鬼使神差的一个漩涡将我卷到河边的一块大石旁,我本能地随手抱牢,由此保住了一条命,只穿着一条土布内裤回家,其他的所有都随波逐流去了……
这就是我的第二次水难。
之后,在1970年6月,我遭遇了人生的第三次水难。其时,我到交通局参加工作才一个多月,被派往南雄坪田公社的中坪桥建桥工地,具体任务是制作修建桥梁用的木拱架。
记得,到工地不久,我在离工地700米许的驻地工棚,刚用完午餐,忽然,暴风雨来临,雷鸣电闪,山洪暴发!因考虑制作的木拱架在河边堆放,是一月多的心血啊!现在受到洪水的威胁,因此我当即跑到现场抢救。
当时不少已制作好的木构件已经被洪水浸到快淹没了,强烈的责任心使我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奋力将构件一件件捞到高处。转眼,水位越来越高,我也越搬越急!突然,一股近2尺高的洪峰涌来,将我一扫,卷到河里,一冲20多米!其时我脑已一片空白,似乎到了鬼门关……瞬间,身手触到一件物体,生命的本能使我随手抱住不放,旋即定神一看,抱住的是块凹凸不平的巨石,再过去20多米就是悬崖峭壁!巨大的洪流汹涌直下,击拍出隆隆的声响,惊天动地!啊—— 险,险,险!这真是天不绝我!旋则,我抓住一根就近垂下的树枝,极其惊险地逃离绝境,吐出咽水,半天才喘过气来,回首一看:一片汪洋,建桥的木架件也被无情的洪水吞噬了不少,身体仿佛只受了一点小伤。其时,我的心只在嘀咕:该如何向单位交代……
那时,我还不足17岁。
时过境迁,眨眼间40多年过去了,却记忆犹新,至今回想起来,依然惊心动魄!……
(此文节录本人长篇自传《岁月匆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