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散文>>何至拜弥佛
 
何至拜弥佛
  文 / 李紫楠
    



    在一个天气晴好的周末,我踏上了求佛的路程。细细思量,求佛倒是其次,真正所求之处,不过是“静心”二字。
    与同行的室友在繁华的闹市分别,独自一人向尘世之外走去。路上默念着“松山”二字,这两个字,令我神往多日,不知,是怎样一个所在。
    独自一人,边翻看着手机屏幕上专为此行准备的地图,边紧张地东张西望,为着自己不识路的习性,更为着那个向往多日,如今终可一见的世外净土。
    走了许久,却未见寺庙的踪影,地图上的显示,人已在附近,心底轻叹一声,罢了,有缘终会遇见。
    就这么想着、走着、念着,心跳忽的停顿,一个上书“松山寺”的门庭,金色的文字,深蓝的背景,透着些许的古朴与庄严。门庭及小,在繁华都市中,保持着独有的低调与从容。门外三三两两的乞讨之人,或坐或站,兴许,身在寺中,心亦变得慈悲。
    我站在寺外,心底却涌动起丝丝忐忑,迟迟不敢走进寺内。多半是如此,未见时,思念,憧憬,当日夜的思慕就在眼前时,却没有勇气走近,唯恐一旦走近,便打扰了心之所系的宁静。
    终于,我轻轻迈动双足,悄悄地走进寺内,寺中小路曲折幽静,诉说着世外的清幽,更增添了几分忐忑与向往,这座源自唐时的古刹,究竟如何?
    转了几个弯,终于看清了这座古刹的本来面目,庭院虽然狭小,却好似隔绝了尘世。在寺院的四周,陈列着各式的佛像,佛像前的供桌上,摆放着颜色素雅的蜡烛,皆上书“喃无阿弥陀佛”等字样。梵音在寺院内似有若无的回荡着,庄重与宁静的感觉,便在此时铺散开来。
    在寺院正中,摆放着香炉,供前来礼佛的游人进香所用,一旁的木牌上提醒着进香的游客,香不必多,心在便好。兴许,这便是佛门,不求奢华,不求排场,只求心诚,一尘不染,远离世俗。寺院的一角,坐落着一座小屋,是寺院的请香之处,一位神态安详的女尼在小屋里迎接着来往的求佛之人。
    三三两两的旅人在寺院中抑或向佛像行礼,抑或进香,满眼皆是坦然。仿佛无论心底沾染了多少俗尘,在这里,都可以清洗干净。
    我面向佛像,合上双眼,心底回荡着久违的安宁。多日来的痴痴惦念,终是未错付,便是匆忙赶路的风尘,也在这片安宁中,被洗涤,被沉淀……
    终是要走的,安宁也好,静心也罢,俗世不在这里,现实才是我原本的归宿。痴情女子自伤己,只是,便是这伤痛,也未曾有过逃避的余地。至少,在这个远离尘世的角落,停驻着我执着的身影,安放着我宁静的心。兴许,我留在这里的浅淡的身影,很快会被岁月掩埋,但是,在我的心里,这份执着与安宁,会是我铭记一生的过往。
    那么,走吧,又是一段曲曲折折的小路,出了那道门,便是尘世。
    匆忙行走在尘世,不知,要沾染多少尘埃。只是,那些或悲或喜的过往,那些匆忙之间写就的流年,总会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停驻着浅浅的喜悦。行程虽然疲惫,只要把心安放在那个宁静的角落,旅途的风尘,自会飘散。
    总问“何至拜弥佛”,其实,那丝宁静,便在自己的心底……


2012/12/27 17:24:40 发表 | 责任编辑:冯春华
本文共有评论 -2 篇︱已被阅读过 459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8672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