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冬雨,今天终于得以收敛。寂寞已久的阳光已无法再忍耐,一大早便蹦了出来。看见这久违的阳光,群群兴奋的说:“晓晓说梅花开了,我们去南雄看梅花啊?”“看梅花?”这的确是个不错的主意。关于梅花的诗篇我读过无数,可是梅花的芳容我却从未目睹过。
说去就去,我们约了上懂天文,下懂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雯雯。明媚的阳光伴着畅通无阻韶赣高速大道,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在弹指一挥间便到达。晓晓早已在梅岭出口等候着我们。下了高速,走了20多分钟便到达了景区。下车来,只见路边开满了微小纯白的小花朵。晓晓说:“看,这就是梅花,全都开了。”看着这小得不起眼的小花朵,我似乎有点失望。“这就是梅花啊?也太小,太不起眼了吧。”心中千万遍臆想的梅花应该是如桃花般灿烂,扑着粉红粉红的脸蛋;或是纯白纯白的花瓣片片;亦或是如绿叶般清透;如水仙般灿黄灿黄。怎么展现在我眼前的竟是这小不点儿啊?
雯雯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走到我跟前吟起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诗句。还说了许许多多关于梅花的种类和习性。听了雯雯的讲述,让我立即对这小精灵起了敬佩之心。是啊!在凌冽的寒风中,无论是娇艳的花朵,还是清淡的花瓣,都一一隐去。即使顽强的小草,也纷纷枯黄。只有这小精灵,在冰天雪地中越发陡峭。不骄不躁,不艳不媚。无论是否有人观赏,总是那么静静的,静静的守候,守候这片贫瘠的土地,守候这条历代的千古绝唱。
我们几个边走边聊,边晒享受着这难得的明媚。一路上,大家都活跃得不行。勤劳细心的晓晓为了让我们玩好吃好,手中拎了一袋又一袋的零食水果。虽然不堪重负,仍是谈笑风生。群群则象个孩子般,每到一处便叫着嚷着要拍照。雯雯呢?又表现出了她那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性格。边给花儿拍照,边跟我们说些拍照技巧。还不时的提些问题为难我们。“你知道为什么这路不是台阶式的呢?为什么路的中间是小鹅卵石,两旁是大的石块呢?……”走到夫人庙前,雯雯虔诚的向我们讲叙古道的历史。“相传张九龄奉旨开凿梅岭官道,开山凿岭非常艰苦,尤其在梅岭顶上,岩石坚硬,工程毫无进展。一日遇神人指点要以用孕妇之血祭祀。张九龄夫人当时正身怀六甲,于是张夫人毅然牺牲自己,感动天神,道路始通。后人因崇敬张夫人的献身精神而建起夫人庙。”听到这里,对夫人的崇敬之心油然而生。我感觉自己走的不仅是一条古道,观赏的不仅是一朵梅花。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
迎着微微的寒风,我们继续往前走。也许因为我们的到来,路边的腊梅也忍不住竞相开放。那薄薄嫩嫩的花瓣,在阳光的照耀下清澈透亮。让人不由升起了怜香惜玉之情。路边满是洒落的花瓣和飘落的枫叶。其实我是很喜欢踩在落叶上的感觉,听着咯吱咯吱的响声。感觉总是那么飘逸,那么自在。而今天,我却于心不忍。生怕这花瓣被我的双脚糟蹋。看着我这般小心翼翼的呵护,晓晓和群群风趣的说:“今天不是黛玉葬花,感觉像是红玉葬花。”雯雯则继续发挥她的个人专长。边走边吟“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元朝杨维桢的咏梅诗句,正是眼下的真实写照。梅岭是“中国六大赏梅地之一”,自古便以“梅开庾岭为香国”之称而名闻五岭南北。千百年来,陆凯、苏东坡、朱熹云、何香凝等一大批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咏梅佳句。清乾隆年间一对联云:“红白花开两样雪,来往人占半边山”。就是梅岭梅盛人旺的形象塑造。
走到关口,晓晓指了指前方说:“那就是陈毅生活过的地方。开国元帅陈毅曾带游击队在梅岭战斗过三年,并因此写下了流芳后世的《梅岭三章》。”
往回走时,已是夕阳西下,寒风陡峭。此时,我心中的梅岭,已是另一番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