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模范教师、韶关市十佳师德标兵赵天金老师
他,瘦瘦小小的个子,黝黑的皮肤,是大家眼中典型的“瑶胞”。22年前,他参加了工作,在瑶区工作了22年。22年中有17年是在老家那地处深山瑶寨的东坪镇下寨小学和东坪中学度过的。2007年因为山里的学校撤并,他和他的学生一起回到了曾经就读的母校——乳源民族实验学校任教。2009年,他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去年又被评为市十佳师德标兵。他就是赵天金老师,民族实验学校教导主任。
为了孩子回到瑶山
为了那一双双渴盼的眼神,他工作的第一站就是回到自己的家乡,乳源东坪镇下寨小学。那是乳源深山瑶寨中的一所村级小学,进出要翻越一座大山,到镇里要步行30多里山路,所有吃的用的都得从山外挑进去,山里没有电,夜晚点的是煤油灯。因为太艰苦了,许多老师都不愿意进去,有的老师,没教两个月就忍受不了山里的艰辛和寂寞,辞职了。因为缺老师,开课很不正常,许多孩子都辍学在家。1990年的春节,亲友们又一次跟他提起这个情况,即将师范毕业的他内心再也无法平静了,家乡小学的情况这么糟,家乡的孩子们怎么办?“我得回到家乡”。于是他放弃了到大学深造的机会,在毕业前夕,给下寨小学校长写了封信,说:“我想毕业后回下寨小学任教。”就这样,他回到了东坪镇下寨小学。虽然是自己的家乡,但家在山外,学校在山里,他吃的用的,也得从山外挑进去。为了节约菜,他常常放一点酸菜,煮一锅汤,这样的酸菜汤拌饭,有时要吃一个多月。
在山里,开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家访,动员孩子们入学。因为山高路远,村落分散,为了不影响正常开学,他提前三四天便开始翻山越岭,挨家挨户去动员。有个叫小燕的女孩,家里特别困难,父母要她帮忙放牛,赵天金老师做了三次工作,还答应帮她交书杂费,可她父亲还是不答应。可是他并没有放弃,第四次来到小燕家,正当他在做家长工作的时候,小燕背着衣物过来了,眼角挂着泪花,嘴里就一句话:“我要读书!”这样的情景,让他流泪了。小燕的妈妈流着泪去拿了些米、菜,让小燕跟着他到学校了。他就是这样,想尽一切办法把失学的孩子一个个找了回来的。
瑶寨里的学校,山高路远,许多孩子都得住校,为了照顾他们,老师也通常周末才能回家,有时为了家访,周末也得放弃与家人团聚。爱人虽然有些抱怨,但还是很支持他,只是苦了年幼的孩子,每当他要离开家的时候,孩子总是哭喊着“要爸爸”,看着孩子可怜巴巴的样子,他心里真不是滋味。2004年,年迈的父亲得了肺气肿,病情危急,为了不影响他的工作,家人没有告诉他,当他知道的时候,父亲已经在病床上躺了一个多月。得到消息的那个周末,他赶回老家,把父亲送进医院,当天下午,又把父亲交给妻子照顾,独自翻山越岭回学校去了。
赵天金老师说:“对待家人,我有许多歉疚,可对待学生,我会尽自己所能照顾好他们。”
说到自己的事业,赵老师说:“我曾经有好几次转行或离开瑶山的机会,但我都放弃了。其实很早以前,当我知道自己的同学在珠三角发展得很好的时候,也曾想过如果自己去了,也一定会混得不错的。我一次次放弃,一次次选择了坚守,是因为山里孩子太需要我了。每当机会到来的时候,每当我世俗的心开始躁动不安的时候,孩子们一张张渴望的面容就会不断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一个个渴求的声音就会在我心底响起:‘老师,我们听话,你别走好吗?’……我一次次拿起毛巾,洗把脸,洗洗酸酸的鼻子和涩涩的眼睛,依然选择了坚守。”
传承改革的带头人
2007年9月1日,对赵天金老师来说,是个非常欣喜的日子。也是乳源瑶族同胞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这一天,县委、县政府为了让瑶族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投入4500万元建成的全省第一个民族实验学校投入使用了。全县四年级以上的瑶族孩子都集中到了这所新学校就读。政府对所有学生实行免除学杂费、住宿费,补助伙食费的“两免一补”政策。作为瑶山教师的赵天金老师,他有幸跟随孩子们一道“进城”了。
到了新学校,他带头开展了《瑶族文化进课堂》的课题研究,并获得了市课改成果二等奖。目前,课题下的瑶语、瑶绣、瑶族传统体育、瑶族民歌等系列瑶族文化校本课程已经走进乳源民族实验学校的课堂。2009年,县委、县政府为了保护传承发展瑶族文化,把民族实验学校作为“主战场”,推广瑶汉双语教学,而他也受到了领导的信任,负责主编《瑶语》教材,他经过2700多次的组合,整理出了乳源瑶语单音词表,并在此基础上编写《瑶语》教材,通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现在该教材已经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在乳源民族实验学校试用。韶关市民宗局和教育局举办的2011、2012年两期瑶语瑶文培训班选用的教材之一,便是这套教材。那两期培训班,他都负责教学,学员是来自老挝、泰国,以及国内的广东、广西、湖南的老师、公务员和在校大学生。目前,他的泰国学生已经在泰国传授瑶文了。
说到荣耀,赵天金老师羞涩的说:“这些年来,我只是做了一个瑶族教师本应做的工作,却获得了许多荣誉,这些荣誉,既令我自豪,又催我奋进,为了让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早日走出深山开创美好未来,这一辈子我将继续耕耘,无怨无悔。”
【原载《韶关日报》“校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