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杂文”这个词,是在高中读书的时候。语文老师说:“你可以写杂文”。我问:“什么事杂文?”老师沉吟了一下说,杂感一类的。接着说,多看看鲁迅的文章。等我读到《这样的战士》,对杂文是投枪、是匕首的说法有了初步认识。
但是我喜欢诗歌,读诗写诗就觉得激情澎湃。第一首诗歌的发表,使我越发觉得,只有诗歌才是我情感表达的突破口,诗的语言才能激发我极大的兴趣和热情。阅读诗歌、阅读美文、读小说,甚至看戏,就是不喜欢杂文。至于写杂文,早已丢到脑后了。
生活是一所大学堂,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多年的跌宕生活,一次次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生活的积累就是社会对我的洗礼和磨砺,感谢生活,感恩生活,使我时时有一种不吐不快的冲动,对自身、对身边的人和事,我有话要说。把这些诉诸笔端,自然而然成了杂文,我竟然断断续续写了一些杂文。我明白了,杂文不是凭热情、凭兴趣就能写出来的,杂文是需要生活积累的,杂文是需要思想认识的,她是厚积薄发的精神精华。
读鲁迅,从来不轻松。那是因为,一种沉重的民族思考被唤醒,人性的归属时刻在拷问着我们,弃医从文,就是从医身,走向医心,杂文是一把锋利的手术刀。个体的小我,在这里遁于无形,民族的思考悄然走来。这就是鲁迅杂文的力量。
于是,我开始敬畏杂文。她是有感而发的思想结晶,是精神思考的结果,任何随意的喧哗鼓噪,都是对杂文的亵渎,哗众取宠是她的大忌。想借文字炫耀文采、求取功利的,请远离杂文,这里是纯粹的精神园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