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是人们用作沟通的专门称呼,是个人的专用的符号,又因个人的环境,际遇,素质不同而有雅俗之分。
唐学连,女孩子取个这么中性的名字,也曾引起我浮想连翩翩:一定是她家希望她将来学富五车,造诣连连。或者是她家文革的流毒未肃清,留下那时代的印记。就像抗美援朝时,就产生许多“抗美”,“援朝”等名字;大跃进时又冒出许多“跃进”,“奋进”;文革时又孵出许多“文革”,“卫东”,“卫彪”,当时挺时髦,过后俗不可耐的名字。
但后来读了她的《此生为莲》之后,原来她名字的背后,竟然还有那么多的喜剧元素,着实让我为她窃笑了好几回。1974年出生于湖南卲阳乡村的女孩,或许是她那被村里人誊为“老学究”的爷爷,读多了周敦颐的《爱莲说》,冀望孙女将来脱俗于他人,象一杆挺立于汚泥而不染,亭亭玉立而洁身自爱的莲花。可当童蒙时代的她,挟着爷爷希望的名字,迈进学堂里。却被那个“文化水又平”的老师无端端把名字改成了“学田”,惹来了小伙伴们的讪笑:“无出息,学种田”。受尽委屈的她,不明就理地埋怨爷爷,明明自己有个“滿伢崽”的名字,怎么爷爷还会给她安一个这样“沒出色”的名字。当爷爷告诉她是老师写错了,学莲是学习最远那块田边那口圹里的莲花,长在烂泥里而不受污染。老师在她坚决要求下把名字改过来了,但小同学们却不肯改口,依然认为她沒出息无文化。坐实了她是一个一心要学种田的,或许是家乡话“莲”与“田”同音之故。但她从此以莲为志,立志做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的有出息的人。
可当她打结婚证时,唐学莲头上的“草帽”不知让谁贪汚了,变成了唐学连。直到第一代身份证时“草帽”才回归,后来因身份证遗失,1995年她已来到韶关工作,当过企业工人,文员。等家里寄来身份证一看,哟,阿莲又禿了“顶”,“草帽”又没了。当換第二代身份证时,要求更改,但资料己入档,不能更改。于是,阴差阳错地注定了她的名字将错就错成为唐学连。
唐学连早在小时候用双手撑着下巴听爷爷讲故事时,心里就埋下了对文学的种子。梦想有一天也会写出这样经典的故事,让人们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一代代传说下去。可是艰难的生活环境并没有给予她追求梦想的条件:早早就因为家境贫寒而缀学,希望用并不坚实的肩膀给父母减轻一点压力。但对于文学的爱好并没有随着缀学而熄灭,她开始疯狂的看书,没有选择性的尽可能的收集一切可阅读的书籍来看。她就像一块干枯的海绵,拼命的吸收书本上的知识。有过不吃不喝连续两天两夜看完一部5本连载小说的经历,也有过在父母规定熄灯睡觉后,用手电筒躲在被窝里看书的经历。年轻的唐学连一直坚持用日记本写下自己的读后感,以及各种愿望和心灵足迹。虽然没有“科班”的深造条件,常年的自学,无论古典诗词、现代诗歌,还是各种小说散文体裁,她都广泛涉猎,从而为贫乏的知识打下了文字表达的坚实基础……在艰苦的打工生涯延续多年后,唐学连学会电脑上网时,正是2008年牵动全国民众心灵的“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举国的爱心大潮冲击着唐学连的心魄,在参与多种爱心捐赠活动之际,埋藏在心灵深处因艰难环境而窒息的文学种子开始苏醒了,她开始在网络上写作,先后有诗歌,散文达两百多(篇)首,还有长篇小说连载,在自己的博客和一些文学网站发表……为续她的文学梦,她为自己改的网名为“梦中人”,“唐诗梦”。
2010年10月,唐学连在网友介绍下加入五月诗社,她把自己习作古体诗:《残荷慕雪》,《冰露》发上了QQ群切磋,没想到受到桂老师的批评,认为题目违反自然规律不合时令。初生牛犊不怕虎,加上未知桂老师为何方神圣,反驳他的点评为孤陋寡闻,不懂得情感诗的借代修辞。引来Q群众多帮腔者反击她,她毫不示弱舌战群儒,热烈得不可开交,突然桂老师话锋一转:“请唐兄自报家门。” 这喜剧的一幕令我眼前浮现出梁祝的对白。俏皮在唐学连心中油然而生:“老师从哪一点看出我是雄性了?” 桂老师回答:“从你的名字和你的言谈。”“你就那么肯定我是男性?”“当然。”以后无论唐学连怎样解释,桂老师始终坚信她是个“公”的。后来花了不少周折,最后才验明正身,还回女儿身本色。
2012年五月诗社30年社庆的聚会,专门请假帮忙做会务工作的唐学连有了与应邀前来的大诗人叶文褔多次当面聆听教诲的机会。初次见面自报姓名之时,叶老师就己经知道她是个戴草帽的“莲”。他意味深长地对她说:“孩子,做好你自己,汚泥是别人的事,与你无关,任何髙尚的东西,都要付出代价:你要拿鞭子抽自己,一定要出一本集子。” 还为她写下了“此生为莲”的橫幅,落款时还写下:“唐学连君留念”。好一个“君”字,把唐学连感动得泪光连连,自己何德何能,被一个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大诗人尊称为“唐学连君” ,可见叶老师视众生平等,虚怀若谷,他本心如佛,他夲身就是一首好诗啊!
是的,进入五月诗社,唐学连追寻文学梦才真正进入了文学自觉的正轨。她进一步激发了创作热情,更重要的是开始懂得了文学与社会人生的关系,懂得了传播真善美的责任,懂得了如何像叶老师那样写出真正的好诗……近三年来,唐学连的新诗和散文作品,已经被《韶关日报》、《韶关广播电视》周报、《清远日报》、《黄金时代》、《品文》等国内报刊和海外的《中华日报》、《葡萄园诗刊》等频频选载。在粤北近几年的几次征文评奖活动中,她几乎每次都榜上有名。
叶文福老师曾勉励唐学连说:“你爷爷为你起的这个名字好啊!叶老师这次来,给你树立一个目标和方向,你要努力啊!” 唐学连感概自己走过的路:“加入五月诗社,是我生命的重要转折点。在这里我学到许多东西,结识了许多无论是学识还是品德都是非常优秀的人,让我进步不少。我心存感激。文学的路很长,我还在门口徘徊,但凭一腔莲的高洁情怀,我一定会努力前行。虽然,我不一定能完成叶老师布置的作业,但老师的一番话,唤醒了我逐渐麻木的心。回过头来瞧瞧坎坷的足迹,尽管布满尘埃,但坚实依然。唐学连虽然被丢失了‘草帽’,但我心里永远葆有莲的情操与向往,不奢求能有多大成就,也不会迷失在物欲喧嚣之中。此生为莲,足矣!”
2013.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