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习俗里,清明前一二日便是寒食,需禁绝烟火,只吃冷食,后来逐渐加了祭扫、踏青、蹴鞠、斗卵等节目,成为民间第一大祭日。明清以来,清明后来居上,取而代之,这一古礼也便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几至湮没无闻。
寒食的来历,源于春秋时名臣介子推。相传,介子推曾经追随重耳流落异邦,割股肉供重耳充饥。后来重耳复国,做了晋王,论功行赏,独独疏忽了介子推。待到记起时,介子推却已经带着母亲隐居绵山,避而不见,重耳搜寻未果,便便想了个烧山的法子,想逼迫介子推下山,不料介子推竟抱树而死。
介子推死后,相传曾留下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突然想起文种与范蠡,想起“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典故,专制国度的君臣总也逃不开这样血淋淋的利害冲突。“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多少风流雅士,因为看不穿这句简单的箴言,身首异处,含恨而终。介子推的抱树而死代表了士阶层所引以为傲的淡然——逆境中的忠贞与顺境中的自持。
追思名士的传统在中国绝非罕事。屈平抱石沉江之后,人们为了表达对屈子的缅怀,将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如此,多一个寒食的名目,似也不失为一个雅致的事情。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衣衫褴褛的读书人发现寒食节断绝炊烟竟与自身的境遇多相仿佛,寒食也顺理成章的成了“寒士”的代名词。“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沈佺期《寒食》诗中如是说;“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寒食》诗中如是说。于是,穷困潦倒的生计,羁旅异乡的漂泊,怀才不遇的痛楚,生不逢时的愤懑,交织成一张巨大的命运罗网,仿佛缆尽了失意者几千年萦纡蜿蜒的辛酸与无助。
唐代以后,清明与寒食渐次合二为一。《唐会要·卷八十二 休假》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大观》载:“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依然是当初的旧俗,祭扫、踏青、蹴鞠、斗卵,不一而足,然而文人的思绪却于幽微之间起了些许微妙的变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是,牧童遥指杏花村。”一般的行起羁旅,断肠起笔,却并没有让这种伤感的思绪蔓延下去,沉沦下去,词意顿挫间,转至酒家,至于渺远的村落,没有可以的排解断肠,只是由着字里行间透出淡墨浅痕似的袅袅余味;至于“清明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句,青草池塘,棋子落花,于余味之外飘逸出几分恍若出世的恬淡来。
同样的时节,同样的风景,却是完全迥异的心情。
人生亦时常如此吧。道路的满布荆棘,旅途的艰难险阻,不同的人亦会有不一样的生命体验,有些人心思戚戚,怨天尤人,踬于丘石之间而不可自解.;而另外一些人却能够从逆境的找寻到进取的乐趣,似张元济先生所言:“人生处世必有不如意之时,愈不得意,愈能振作,愈不难人定胜天。”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世间种种坎坷如同浮云流岚,随遇而安,得失随缘。不论风景如何流动,人世如何变迁,只要心境坦然、淡然,自然能于寰尘纷乱中寻到心灵中那片最纯净的栖居之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