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五月诗笺

 首页 | 评论 | 诗歌 | 散文 | 古典诗词 | 诗意小说 | 菁菁校园 | 海外心羽 | 八面来风 | 精品原创 | 个人诗文集 | 诗文竞技 | 散文诗 | 诗社公告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五月诗笺>>评论>>黄海凤的诗歌创作
 
黄海凤的诗歌创作
  文 / 黄海凤
                        本文作者:蔡莉莉

   黄海凤(1962— ),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祖籍湖南。21岁到广东,当过知青,做过棉纺工人,1985年加入韶关五月诗社,1989年开始任广东《飞霞》文学杂志编辑、副主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清远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从1981年开始写诗以来共出版《花期》、《朦胧的你和我》、《一夜倾情》、《弹奏阳光》、《聆听清远》等五部诗集。
    在广东诗坛上,黄海凤是一位“诗龄”较长的女性诗人,从花期少女到成熟中年,从最初将诗歌当作“精神上的情侣”,到最终将诗作为自我的“另一种生命”,诗歌始终在诱惑着她,呼唤着她。在长期的追求、思考和磨练中,她的诗歌观念不断转换,诗歌内蕴逐渐深化,写作技艺日益娴熟、丰富,正在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花期》和《朦胧的你和我》时期,她对诗歌还没有太明确清晰的理解,诗歌只是她倾诉困惑苦恼,抒发喜悦梦幻的情绪稳定剂。那时她说“对写诗这件事,我一直不喜欢做什么解释。”不解释一方面是因为“情动于中而发之于外”,写诗是那么自然的一件事;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她当时对诗歌的认识并不自觉,正如她自己所说,“我没有想到我的诗带给别人的是什么。”不过,也正是这种单纯的诗歌观念使她初期的诗歌保持了真正的诗的品质,虽然不够深沉、厚实、辽阔,但正如开在幽谷里的花,没有照过影子的小溪,别有一番纯洁、自然、清丽之美。在96年出版的《弹奏阳光》中,她有意识地拓展自己的生活空间和艺术视野,从个人梦幻的低吟浅唱中超越出来,虽认为诗不能“改造世界”,但诗人应该“真诚、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于是她尝试在平淡凡俗的生活中寻找诗意,描绘普通人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寄寓自己对历史、人生的思考和感慨。2004年的《聆听清远》是她转变诗歌观念后的又一大胆实验:用诗歌的形式抒写第二故乡清远的山水风光。美丽的风光折射着清远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反映着清远人热情、开放、进取的人生态度。她说“诗人不但要走向内心,探入生命的底层,同时也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和民众在一起,这样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经过二十多年的创作实践,黄海凤对诗歌的理解日益深入,从自我梦幻的抒发到社会人生的多维表现和思考,她已经突破了走向成熟的第一层障碍,进入了更广阔的艺术空间。
     在转变观念和拓展艺术空间的同时,黄海凤十分重视诗歌内蕴的深化,重视对灵魂深处的生命意识的开掘和对人类普遍生存状态的思考。这种开掘和思考使她的诗歌获得了更为厚实的底蕴。她早期的诗大多表现青春期爱的朦胧骚动和焦灼,情感虽强烈但比较清浅,例如《我不能再等待》:“我不能再等待你/为什么/你的步伐总是这样慢//真的,我不能再等待你/你可以恨我/你可知道/前面的深秋里/有一片更开阔的森里//你不能快点走吗/我篮里的花有一半交给了你/要不/你交还给我”。诗歌采用直白语言,直接表达内心的焦虑,虽语气委婉,但态度决绝,意蕴明朗。她在后来的诗歌中则融入了更深沉的命运沧桑感、时空感。《古典意象》这组诗歌中的《独旅》一诗就呈现出这样一种更阔大悠远的境界:“所有的呼唤都/没有意义了/走过沉重又沉重的沙漠/抬头看见/一只昏鸦在飞翔”,诗歌借助古典意象呈现出有限个体生命与无限宇宙空间的强烈对比,引发人独行于天地之间的孤独和苍凉感受。《独居》组诗中的《沧桑》中写道:“光荣与梦想/如同流行色/时时变化 反复出现//直到天空转暗  土地荒芜/直到生命的声音 凄厉地/在世界的尽头回响/才醒觉/短暂的迷醉/覆盖着深深的忧伤和寂寞//群星飞过 时间飞过/沧桑的音乐/穿越黑夜”透过光荣与梦想的表象,诗人看见世界永恒的沧桑更替,听见生命最底层的回音——忧伤和寂寞。这种更为深沉、辽阔的生存感、时空感的获得使她的诗歌逐渐脱离了早期骚动不安的情绪,开始呈现出一派宁静、悠远、隽永的气象。例如《坐看云起时》中的诗句:“坐看云起/云走走停停/阳光透过云层透过诱惑/诱惑着岩峰像远古的身影/像未被尘嚣侵扰的乔木们的叶冠/像溪涧游动的鱼儿/像原汁原味的民间歌谣/在透明的宁静中/我悄然飞翔在云间的岩峰……”她借用了王维《终南别业》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诗句,表现一种行云流水般自由飘逸的人生姿态,读之令人起超尘脱俗之心。
    对人类普遍生存状况的思考也是黄海凤诗歌意蕴日益深化的主要方向,这种思考伴随着她诗歌观念的转换而起。《小城之页》是黄海凤最初探索表现外在空间世界的作品,诗歌主要描绘时代巨变中小城的新生,但其中也隐约流露出她对小城人悠闲平和的生活节奏和浓郁亲情的羡慕、向往。《灯花之夜》中这样写道:“小城的灯花/没有大城市的灿烂/只有温情的灵性/预告着什么/从家中出来/我们牵着手背着雨丝和温馨/远远地看见奶奶和爷爷围在/饭桌前/孙子的笑声和闹声混杂一起//灯花开在小城的街道/开在游子归来的心间”。长期漂泊的游子在小城的抚慰中休憩,悟得梦想和追求虽唤醒生命激情,但人生“实实在在的是——生活”,“生活才是真实的一切”。如果说《小城之页》中诗人只是无意间触及了人类生存中出走——回归的永恒困惑的话,《泥土香味》组诗、《石灰岩地带》组诗则是她自觉关注思考乡民生存状态的作品。这两组诗歌主要反映清远山乡村民生活,表现村民浓厚固执的守土情怀,执着、顽强的生存意志、卑微渺小的人生梦想,表达了诗人对山民贫困、落后生活的深厚同情和忧虑。“迁徙是碰不得的音符/走了一圈/我们的双脚和灵魂/依然回到原来的土地//这片难舍难分的土地/生长着不可抗拒的诱惑/一朵鲜绿的采秧/穿石而上/招惹着风风雨雨/热乎乎的乡情/给予我们苦难/给予我们执著/也给予我们坚贞的祈求。”(《迁徙》)在这首诗中乡民的迁徙出走、离开故土不是为了某种精神上的梦想和追求,而仅仅是出于生存的考虑,但即使是严峻的生存困境也无法使他们永远离开故土,走了一圈他们“依然回到原来的土地”。人的生存必须依附于土地,扎根于土地,失去土地灵魂将无所归依,在向城市化大步迈进的过程中人类最普遍深刻的精神焦虑就源于这种根的失落,黄海凤敏锐把握了历史转折时期中国人普遍的生存困境和情感冲突。
    黄海凤诗歌给人的最鲜明突出的感受还是她在艺术技巧上的不断尝试和突破。她说:“第一、二部诗集我还是一个初入诗坛的学生,对诗歌的技巧还是一知半解,艺术上还很不成熟,……之后,我在诗歌艺术上,注意吸收了古典文学的精华,又习读了外国一些现代诗歌,在学习过程中,创作了第三部诗集。而到了第四部诗集时,我已有十年诗龄了,这时我开始对自己不满足,总是尝试着用各种方式去写各种内容的诗……”
    她初期的诗歌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来看,基本上属于“朦胧诗”一派,注重通过意象来隐喻暗示内心世界,技巧上也经常采用通感、变形的手法。她的爱情诗,也颇有舒婷诗歌的缠绵和忧伤格调。不过,由于初学写作,还无法真正体会、自如运用现代主义诗歌的艺术技巧,而且“朦胧诗”就其精神实质来说也还是浪漫主义的,她有一些作品采用直白倾诉的口吻或格言警句的形式,忽视了意象的经营和含蓄蕴藉的意境的创造,诗中的情感、思想一览无余,缺乏回味和韵味。比如《海浪中的诗情》组诗中的第五首:“没有浪涛/哪是真正的大海/没有奋争/哪是真正的人生”。她的个别诗歌在语言句式上还有明显的模仿痕迹。比如《我永远是个女孩子》:“你在天上/我在地下/遥遥相对/我觉得我们很近//你在屋里/我在门前/面面相看/我觉得我们很远//你在街头/我在街尾/静静对望/我觉得我只是个女孩子”,结构和句式语言很明显地出自顾城的《远和近》。
    从诗集《一夜倾情》开始,她一方面从古典诗词汲取养分,一方面向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借鉴,有意识地营造自己诗歌的艺术“真境”:借想象之境表现历史人生的最深境,由虚抵实,由幻入真,在虚实、真幻的边缘实现对历史人生普遍情绪和意义的象征性表达。如《古钟》中深山古寺的钟鸣之声“锈迹斑斑”,而敲响古钟的是“逶迤而来的山月”,虚的音和实的色构成想象性的意境,烘托渲染着岁月的悲凉与深沉。再如《距离》:“蓝天下/一座远山轻雾如烟/天堂尚近//林中的蝉鸣/传到耳中已是唐诗中的/绝响”全诗两节,第一节从视觉的空间的角度写距离,第二节从听觉的时间的角度写距离,从远山到天堂,从林中到唐朝,诗人的想象轻松跨越遥远的时空距离,创造出既自然明丽又深邃辽远的意境,情境融洽,了无痕迹,很有几分唐绝句的神韵。
    最近几年,黄海凤在诗歌艺术形式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她自己在《诗意在画境中飞翔——创作诗集〈聆听清远〉的一些想法》一文中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很细致的总结:一、镜头式的画面感;二、语境的动感;三、奇特的比喻句式:尽量摆脱俗套,表现语言的新鲜和意外;四、语词的平淡出奇:奇在高度的概括力和凝聚力。黄海凤开始注意到诗歌语言、修辞层面的技巧,对诗歌艺术的探索越来越明确、具体。诗歌是人类灵魂的艺术,也是语言的艺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言技巧和能力是诗人的基本功,在口水化写作泛滥的当今诗坛,黄海凤对诗歌语言的重视和努力创新显示了诗坛上沉默进取的力量。
    正如戴望舒笔下的那只蜉蝣,先是跨着小小的步子,然后踌躇着生出了翼翅,渐渐化作蝴蝶、云雀、鹏鸟,“浮动在白云间,/在苍茫的青天上,/它展开翼翅慢慢地,/作九万里的翱翔,/前生和来世的逍遥游”,黄海凤的诗歌创作历经蜕变的艰辛和痛苦,正在向更为自由、高远的艺术境地翱翔。






           (本文作者是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教师   蔡莉莉  )


2009/8/22 23:02:51 发表 | 责任编辑:桂汉标
本文共有评论 -2 篇︱已被阅读过 821 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网上大名:

评论主题:

您的评论:
 
验证码: 1111  

 
友情链接: 武江起航网络┋CNH个性网址航┋诗歌报汝莲茶分销平台阿君软件工作室SEAGATE女子诗报韶关新闻网韶关民声网
名誉社长桂汉标社长冯春华┋诗社Email:fch928@163.com 五月诗笺微信公众号:maypoetry ┋ 网络技术:SEAGATE

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亦可转载,但必须署明作者及本站网址!
Copyright © 2008-2029 五月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56035号-3